浅析高校辅导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的意义和策略
2022-01-01唐静
唐 静
(合肥学院能源材料与化工学院 安徽·合肥 230601)
价值观即个人对客观事物存在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具有主观性、稳定性、差异性、隐蔽性、历史性和可塑性等特征。内在的价值观体系极大程度的影响着人们的选择,是决定外在行为的心理基础。职业价值观即在职业选择方面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对职业的认知和态度以及对职业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对个人的择业方向、职业目标和素养起着决定性作用。
1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1.1 大学生就业的现实困境
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入学率和毕业生人数连年扩增。202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874万,为建国时毕业生的416.19倍,1978年的52.97倍,1999年的10.31倍。2019年高等学校毛入学率首超50%,按照马丁·特罗高等教育“三段论”理论,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已由大众化教育阶段过渡到了普及化教育阶段。这一现状一方面体现出我国教育事业的巨大进步,对国家文明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叠加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结构性矛盾、学生不合理的就业预期和错位的价值观等主客观因素,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和未来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度考验着政府、就业服务机构和高校等各相关群体的集体智慧。
1.2 新时代大学生的多元化职业价值观
经济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社会价值取向日益分化,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随之多元化。学者们对高职学生、女大学生、医学生、受助生等群体的职业价值观进行了调查,发现新时期大学生在择业观上更注重结合个人兴趣,更关注理想抱负的实现,但同时又各自存在不同特征,例如高职学生求职意向多元,较多的具有功利化倾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匹配度欠佳;相较于男大学生关注薪资福利、社会地位和个人发展前景,女大学生更关注家庭、就业稳定性以及法定假期等因素;由于医学的专业性质,医学生较工学、农学等专业学生对社会地位和专业对口方面上要求更高,就业目标更加明确,且具有更强的竞争意识;受助生在择业方向上更为保守,倾向于稳定性高的职业,且多数以现实利益为导向。
2 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择业和就业的意义
2.1 职业价值观对择业就业的影响
职业价值观作为人生价值观的一部分,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不仅对职业方向的选择具有驱动性,同时对就业创业过程中的职业素养和劳动绩效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例如关注理想抱负实现的学生,在择业时会倾向于选择自己感兴趣并擅长的领域,在就业后也会砥砺奋进、披荆斩棘,为达成目标不懈努力;反之,有享乐主义价值观的学生,在择业时会更为功利,就业过程中容易浅尝辄止,不思进取。因此,探索行之有效的职业价值观引领方法,对于大学生择业、就业、创业具有重要意义。
2.2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2020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将稳就业放到了“六稳”之首,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学生就业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深刻体现了经济新常态及疫情常态防控背景下就业尤其是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地位。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作用:其一,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大学生是国家创新创业的生力军,是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强力助推器。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大学生积极融入社会、稳定就业这一环节必不可少。其二,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每个大学生身后都是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族,就业问题事关千家万户的和谐,如果千万个小家不能稳定,更遑论社会这个大家庭。其三,实现大学生人生价值。寒窗苦读十几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负,渴望学成之后能在工作中一展身手,而心仪的岗位能让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最大限度的施展才华,贡献力量,展现个人价值。
3 辅导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具体措施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高校辅导员肩负着价值引领、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等九大职责,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价值观与所处时代背景、家庭情况、教育状况、个人身心条件、年龄阅历、兴趣爱好等息息相关,总体上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久性,但同时价值观又具有可塑性,个人价值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改变,处于不断重构和修正过程之中。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职业价值观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持续的关注和帮扶,而与学生朝夕相处、关系最为密切的辅导员就具备了这种天然优势,也理所应当地承担起了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并亟需思考和实践新时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的有力举措。
3.1 掷地有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党团建设实践之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党团建设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青年工作的有力抓手,致力于培养拥护党和国家领导,服务和奉献社会,积极向上、勇于拼搏、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做好党团建设工作,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党员和团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使其成为青年学子的思想认同和行为自觉;做好党团建设工作,就是要创新组织文化活动形式,开展“创新创业大讲堂”、创业体验、寻访优秀校友等富有特点、符合需要、既卓有成效又生动活泼的组织活动,将正能量的职业价值观贯彻落实到实践之中。
3.2 润物无声,将职业价值观教育渗透至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之中
思想政治教育包括道德、思想、心理和政治等多方面的教育。学校在将职业观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同时,辅导员也应当在日常针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中,注重输入正确的职业观教育;善用新媒体育人功能,于细微甚至于无形之处发挥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既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建立起师生间的信赖关系,又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砥砺担当精神,使其在择业和就业创业过程中,能更多地融入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责任意识,不断提升道德情操,夯实专业技能,传承和弘扬胸怀大局、艰苦奋斗的“西迁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3.3 因材施教,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新时代的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更倾向于个人兴趣,更注重个体价值的实现,但多数大学生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当前的就业形势有缺乏清晰的认知,因此辅导员通过上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传达好国家、省市和学校各项就业、创业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还需针对不同学生个体因材施教,帮助其制定与兴趣、性格、技能和价值观相匹配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得学生能够明确目标,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进而促其在工作工程中建立起良好的、顺应社会发展的职业道德,以此形成价值观到就业再到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良性循环,更加充分地助力学生的成长成才。再次,要注意从学生角度出发,通过观察与沟通,善于发现不同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差异,特别是就业过程中面临的不同困境,注重用自身丰富的学习、工作和人生经历,有的放矢地疏导和化解学生在就业思想和意识领域的矛盾和冲突,帮助其建立起符合国家需要,迎合社会需求,同时又贴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就业价值观,以利其在求职过程中能更加顺畅,以及在接下来的就业过程中能获得更高满意度和成就感。
3.4 行稳致远,以兢兢业业之姿当好学生的行为示范
陶行知先生曾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意为师者既要学识渊博,又要品行端正,以身作则,唯此方能成为学生的行为示范。作为与大学生接触最为紧密的高校辅导员,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的言语和行为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职业价值观,辅导员自身首先应该具备爱岗、敬业、奉献等优良价值观,以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的实际行动感染和带动周围的学生,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品性修为,以更饱满的热情、更端正的品格对待工作和人生。
4 结语
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日趋多元而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时代背景下,为保障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助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高校辅导员应当强化自身使命担当,内外兼修、多措并举,从上好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相关课程,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到充分开展党团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职业价值观,帮助他们成功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并在未来的工作中,既能实现个人价值,又能服务和奉献社会,收获圆融、丰富、出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