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产业融合引领乡村产业振兴
——以株洲市荷塘区仙庾镇产业融合发展示范村为例

2022-01-01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农业

钟 杨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湖南·株洲 410012;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区家桥街道办事处 湖南·株洲 412000)

1 仙庾镇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仙庾镇位于株洲城东,毗邻浏阳、云龙新区,是荷塘区唯一一个建制乡镇。全镇面积80.1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7万。境内植被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70%,属于长株潭生态绿心核心区。仙庾镇现有一定优势特色产业基础,主要是以农业休闲旅游业为主,年均接待量占株洲城区的40%以上,主要业态有蔬菜种植和配送服务业,花卉苗木及景观输出业,水果种植采摘加工,甲鱼、鹌鹑、龙虾等特色养殖业,和以耕食记为代表的农家休闲旅游业,“湘里味”、“施老大”等10多种农产品加工产品已与国内多家超市签订了供销协议。“十三五”以来,仙庾镇现代农业建设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通过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呈现出基础更实、产业更强、后劲更足的发展特点,一批新型综合性现代农庄迅速发展,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通过农业项目示范推广,农业科技覆盖率达95%以上,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70%。同时,区委、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农业企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特色创建、农产品加工政策,成立了区级企业服务中心和农业科技银行,为农业企业提供小额贷款免息或低息担保服务。2019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1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3.4亿元,农业产值1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2亿元;休闲农业为我镇主导产业,年营业收入3.1亿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0.5%、年产值增长率15%。

区域内落户的两个主要龙头企业,包括耕食文化公司和华之育公司都有相当完备的经营体系和技术研发推广体系,能最大限度的整合、带动区域一二三产业的综合发展。区、镇农技推广中心服务体系健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与株洲市农科所、红旗种业公司以及湖南农大、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农林勘探设计院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依托荷塘区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2 职业培训助推产业振兴

荷塘区发展形成了两个市级培训基地,基地有专兼职技术员30多名,能定期为经营主体、种养殖大户和农民提供各类培训培养服务,积极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及农业生产技术指导等工作,具有明显技术优势。2016至2018年,两个基地共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00多人次,同时通过送技术培训到田间地头300多次,通过市“百企千社万名”项目的实施,重点扶持了海润通农林有限公司、株洲巨盛实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扶持和发展了10余家专业合作社,10多家家庭农场,带动了各类经营主体发展。通过技术扶持,全镇土地流转率增加了35%以上,农民自愿加入专业合作组织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不断提升,初加工产值率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

3 多维体系推广地方特色名牌产品

辖区内已认证7个“绿色认证”产品,有2个知名品牌,其中“施老大”、“湘里味”获国家食品注册商标,沙坡里甲鱼、柏春葡萄为株洲市名牌产品。我镇专门成立了微信群主联盟,设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大美仙庾”,2017年我镇在“大美仙庾”公众号重点推荐的樟霞村特产的“美人”茶油文章在我区的公众号“在荷塘”上推广的点击率达到10万+,樟霞茶油由此卖到了80元每斤。同时,我镇的民庆食品、“乡里味”、“施老大”、“湘里味”等特色产品均已成功入驻各种大型超市,在电商平台“你我您团购”等平台上均销售很好。同时2018年我镇打造的新一期“穿越荷塘”大型冲关活动为全镇吸引游客达70万人次,仙庾岭乡村休闲旅游已成为长株潭地区的热点,游客总量占城区总量的40%以上。2018年以来,仙庾镇始终坚持以产业促发展,加快发展仙庾特色农业产业。对樟霞油茶山林进行提质改造,加快樟霞茶油品牌包装,打造樟霞茶油品牌;深入挖掘油茶文化,规划建设油茶博物馆,加快油茶衍生品开发。整合境内优质葡萄种植基地,成立葡萄产业协会,进一步延长葡萄产业链,壮大葡萄种植经济效益;整合现有农村闲置房屋,大力发展休闲民宿产业。打造了一批旅游休闲农家乐品牌,建成了百亩葡萄、百亩花卉、百亩杨梅、千亩瓜果、千亩荷花、千亩油菜六大特色农业种植基地,不断助推仙庾乡村旅游发展。

4 区镇部门全力配合企业争支持

近三年来,支持企业创建市级以上农业品牌和特色产业6项,争取各类扶助资金600多万元。荷塘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各种惠农政策。试点区内的规划项目和实施项目,基础设施全部由区财政承担建设,所涉及的建设用地、农业设施等均简化审批流程,在国家政策框架内由区农村工作局和企业服务中心实行“帮你办、带你办和替你办”,对较大型项目实施土地流转费政府进行定期、定量补助扶持,对产品营销有专门电商服务中心,免费提供服务,设立了农业科技银行,对小微农业企业进行低息或免息贷款服务。

仙庾镇建设过程全面尊重农民意愿,保留乡村风貌,突出地方特色,节约农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合理规范布局。充分运用好境内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游、文化休闲游、乡村体验游、高端度假游,着重建设好中国耕食小镇项目和樟霞村美丽乡村建设,通过示范引领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把全镇村庄打造成“布局美、环境美、产业美、生活美、风尚美”的美丽乡村,使其成为一个区域性旅游度假基地和湖湘精品特色村镇。

5 科学整体布局谋发展

5.1 规划定位

株洲市城市发展前沿地;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以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健康养老为主的生态宜居新市镇。规划确定仙庾镇镇区性质是:以休闲与居住为主的旅游服务型镇区。

规划形成“一心一带五片区”的镇域旅游空间结构。一心:依托老镇区形成旅游服务中心。

一带:沿云峰大道—黄龙大道—金桥路,串联镇域内主要旅游片区及景点,对接云龙与大京,形成旅游发展带。五片区:都市农业体验区、滨水休闲区、仙庾岭风景区、健康养生区、婆仙岭休闲区。促进好区域协同,提高镇区旅游服务等级,使其能够服务于周边乡镇。打造自身特有的旅游品牌,有“共性”,但更要凸显“个性”。对景区进行分级打造,大力发展核心景区,优化提升次要景区。

5.2 重点板块

完善镇域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及旅游服务设施、主要交通通道体系,改善镇区环境,满足居民生活、生产需求,为全面建设打好基础。

5.2.1 樟霞村湿地公园

以现有水塘为中心,形成三大功能区,分别为油茶展览区、湿地景观体验区、荷花游赏和油茶体验区,主要有花卉、油茶、苗圃等植物观赏,果树、农田、农家乐等体验,满足游、赏、憩等基本功能,有本土的油茶文化,有效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5.2.2 中国仙庾耕食小镇

中国·仙庾耕食小镇项目占地8.16平方公里,以“齐雨坡·神农纪”农业遗址公园、耕食墟集、耕食书院本部、高塘“神农生命谷”、黄陂田耕食家园为先导,以实现荷塘区“乡村振兴”、“美丽乡村”为目标,带动仙庾镇其它村落,打造集农业生产、旅游休闲、教育培训、健康养老、田园社区、文创孵化于一体的全域文旅聚集区。教育、文创五大版块。中国·仙庾耕食小镇项目占地8.16平方公里,以“齐雨坡·神农纪”农业遗址公园、耕食墟集、耕食书院本部、高塘“神农生命谷”、黄陂田耕食家园为先导,分为农业、生活、商业、教育、文创五大版块。该项目以仙庾岭省级风景名胜区为背景,以“荷塘月色”前期规划为基础,以仙庾岭村及黄陂田村为核心区,以实现荷塘区“乡村振兴”、“美丽乡村”为目标,带动仙庾镇其它村落,打造集农业生产、旅游休闲、教育培训、健康养老、田园社区、文创孵化于一体的全域文旅聚集区。

6 强化机制创新促发展

6.1 加大整合资金力度

通过整合上级农口系统专项资金,安排专项资金,集中用于试点镇建设,充分发挥各类财政性资金的引导作用,形成合力促进产业发展。通过招商引资社会资本投入全省美丽乡村整镇推进试点镇建设。通过以奖代补鼓励支持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每年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和财政补贴用于补助经费不低于150万元。

6.2 强化资源利用率。

利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供销体制改革的契机,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和托管经营机制,走规模化经营道路,利用“三变改革”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增加村集体收入和农民受益,充分调动经营主体和农民的参与度、认同度和获得感,使他们扎根于农业产业建设,稳定园区特色产业发展。

6.3 促进利益联接机制

最大限度发展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倡导“龙头企业+公司+合作社+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社+农户”等模式,让小农户经济、家庭农场融入到农业产业链中来,鼓励支持发展订单式生产、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以股权合作与订单为利益联结纽带,构建共享品牌效益机制。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广“互联网+”农产品生产、产品加工、产品文化、品牌创建营销模式,共享销售平台,降低生产投入成本。

6.4 创新奖励机制

开展奖励助推发展,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加强政策引导机制,对实施土地规模经营并切实带动农户增加收入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予以奖励,优先安排农业专项扶持资金,优先协调信贷支持,优先提供科技服务。对项目资金整合单位进行奖励,建设由镇财政、重点办、农业办等部门全程参与项目建设的监管。对参与项目资金整合涉农各部门的项目工作经费予以适当倾斜;对参与项目资金整合的民间资本投资,给予政策支持,建立有效地激励机制。

6.5 创新技术服务机制

一是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持专业化服务组织做大做强,大力推进绿色防控工作,确保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90%以上。二是发展“互联网+”农业模式。建设现代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信息服务的带动,实现“互联网+”技术指导、产品销售、农资购买、政策解读。三是加强农业技术指导。由镇农业办牵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全方位为规模经营户、家庭农场和企业提供新技术推广与应用。

7 结语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仙庾镇越来越多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由传统种植开始涉足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等二三产业,发掘新的增长点,分享农业增值收益。仙庾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村以“耕食产业”为引领,乡旅融合发展为目标,在强化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农业创新创业功能、带动农民增收功能,多种功能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功能拓展型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正在形成,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猜你喜欢

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5G+农业”:5G如何为农业赋能?
健康富硒168慢病未病全靠它——加入农业合作社,与健康同行!
健康富硒168慢病未病全靠它——加入农业合作社,与健康同行!
外向型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