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经管类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研究
2022-01-01仪秀琴付洪垒韩光鹤尹丽丽
雷 光 仪秀琴 付洪垒 韩光鹤 尹丽丽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大庆 163319)
1 新文科背景下经管类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开展现状及必要性
1.1 新文科背景下经管类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开展现状
新文科的提法,是相较于传统文科教育机制和环境,在结合教育部学科规划和调整的大背景下,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前提下提出的一种学科门类更加细致、学科脉络更加清晰、学术支撑更加合理的一种全新提法。
尽管新文科的提法已有时日,但对于不同层次的学校而言,对于新文科的理念理解渗透的程度依然有所差别,而且结合重点专业扶持发展方向不同,因此实际上新文科在全国高校间的发展程度良莠不齐,必须加以引导扶持。
1.2 新文科背景下经管类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开展必要性
时代在每时每刻变化,因此在教育层次中最为接近步入社会的高等教育也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时调整和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方法及手段,在教育部及相关国家部委及时调整学科发展理念和体制机制的同时,各高校必须紧紧围绕新文科的提出,在教学理念培育、教学人才培养、教学设备更新、教学手段改善等方面提前进入角色,争取比同层次高校早抢先一步,从而才能在招生质量和数量上先拔头筹,培育好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全方位、能力强的优秀学子,也进一步为学校打响招牌、提升发展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新文科背景下经管类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教学理念和氛围不足
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教育部设置了高校之间的层次和等级,这些等级的设定虽不是一成不变,会因学校发展能力和方式的转变分阶段进行调整,但考虑到现实状况调整的周期和名额数量相对较长、较少,从而使得多数高校仍在原地徘徊发展。而不同层次的高校每一年所获得的经费资源与招生指标都有很大差距,这些都是决定高校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和指标。同时由于重点发展学科有所侧重,部分高校是以理、工、农、法等学科为主要发展方向,因此就会导致新文科的教学理念在该校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宣扬和普及,教育部及所在省教育厅部分关于扶持发展新文科的文件和资金申请得不到有效传达,即使有院校一线教育人员在兄弟院校看到相关文件,但找不到申报途径,只能“望洋兴叹”,由此导致新文科发展只停留在理念和口头上。与此同时,高等院校学校领导和教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与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省教育厅相关职能部门对接不恰,导致低效沟通;另一边,作为桥梁作用的高等院校教务处及教学评估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与所属各学院对接沟通也不及时,信息不通畅,使得新文科的发展渠道狭窄、路径崎岖,无法顺利开展新文科虚拟仿真教学。
2.2 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设备相对落后,资金投入不足
部属院校属于国家梯队,相对而言省属院校和市属院校则属于地方梯队,各层级院校之间的事业性教育发展资金明显有很大差距,同时在发展基金的来源途径中,还存在校友捐赠基金的数量差别,综上都会导致不同水平和层次的院校发展参差不齐。发展资金不足,新型教学设备更新速度明显迟滞,尤其对于地方梯队院校而言,层次相对较低,对那些在所在省份排名十几名及以后的院校来说,教学设备投入资金捉襟见肘,只能依靠落后于同等院校的实验实习设备继续培养学生,但这种状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在离开校园、步入社会的过程中,很难直接与企业或事业单位,尤其是跨国性全球性企业的先进的设备设施系统有效对接,致使新就业学子缺乏适应能力,企业评价不高,也会影响到下一年度学生的就业状况,导致恶性循环。
2.3 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专门人才匮乏
虚拟仿真在社会当中已屡见不鲜,各行各业早已有之,如在视觉欣赏的影视领域、融媒体时代的隔空采访交流、汽车生产制造及野外实验、远程医疗领域等等应用已十分发达和先进,但在教育领域,尤其是在经济管理类教学实践环节应用的得心应手的高等院校却凤毛麟角。任何一个领域,要想获得更长足的发展,人力资源都是最宝贵的生产要素,对于软科学属性的经济管理类尤为如此。现实来看,相较于理、工、农、医等学科毕业生,经济管理类专业就业层次相对较高,多入职于企业、事业单位的管理类岗位,就业薪资水平相较于以上几个学科也相对偏高一些,就业环境也相对较好,就业压力也相对较轻,综上便导致很少会有经济管理类毕业人员投入到高校就业,尤其是这些人员具有同样的能力和学历,在社会企业、事业或其他单位会获得更高的待遇薪酬;与此同时,留在本校或直接从外校招引来的经济管理类人才资源,又相对缺乏生产实践一线从业经验,这就必然导致经管类虚拟实践教学落后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教学与实践脱节,对高等院校和入学深造学子而言都会造成巨大的伤害。因此,必须想方设法加强对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人才的招引力度。
3 改善新文科背景下经管类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新文科经管类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发展的理念宣传力度
经济管理类学科,虽然作为软科学,很少能够像理、工、农、医等学科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直接作用,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每一个学科都不能瘸腿,不能跛脚走路,尤其是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支撑的第三产业而言,更多则要以经济管理类学科所培养的优秀人才为发展的最主要生产力,因此加强新文科教育发展理念在该校的宣传尤为必要,必须自上而下制定一套体系完备、保障有力、执行高效的发展体系和方针策略,并保证实施过程的高效性、联动性和完备性。尽管部分高校是以理、工、农、医类等为主要培养重点和发展方向,但这类高校专业设置上仍会有部分属于经济管理类等相关新文科专业,因此要给予经管类新文科以足够的发展地位和重视程度,拥有一定的教学科研发言权和资金设备争取权,让新文科发展的更加有尊严,时时刻刻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程度,获得发展的充分保障力度。
3.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更新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设备
经管类课程虽在教学前期以理论授课为主,但必须加入适当的教学实践环节,以此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从经管类学生的招生状况分析,既招收理科生,也招收文科生,这两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理论知识理解能力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些许差别,为保证经管类课程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必须在理论教学实践之余加大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力度,改善设备陈旧老化状况、更新最前沿实习实践物资设备投入。这一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做得就相对较好,重新规划实践教学空间和布局,腾挪出教室改造成为位列全国前三的实践实习综合模拟实验中心,并积极采购最前沿的实习软件、最新款的实验电脑,吸引来全国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农业类院校、经济管理类院校以及综合型发展兄弟院校的领导和同人的参观交流。这就是对新文科经管类虚拟仿真实践教学重视的最好案例。当然,在上述存在问题分析过程中,如确实存在事业性教育经费不足、校友或企业捐赠基金较少的情况,可以试验在相同区域范围内尝试共建共享经管类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实验中心,共同出资、共同维护、共同运营、共同使用,加快融入到共享时代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以此提升本院校经管类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为经管类学生顺利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3.3 加大对经管类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
综上所述,进入高校从事教学实践环节的经管类人才相对较少,其中不乏薪酬待遇水平相对于同样知识在社会企业、事业或跨国性全球性企业就业待遇较低的现实原因,同样更存在上升空间狭窄的现实因素。因此,在开展经管类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高等院校,一定要加紧时间制定出一套与所需人才在当地以及同样知识水平和能力而在其他领域就业人才的同等薪酬待遇和类似职位晋升体系,提升经管类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人才进入校园的积极性,且要到沿海等发达省份区吸引人才,因为这些领域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阵地,他们所具备的知识储备和生产实践经验也都是最先进的最富有创造力的,让这些优秀人才把知识体系传授给接受能力、学习能力最强的高等院校学子,将会极大提升本校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的效果,并有效提升学校经管类课程和学子步入社会的影响力。当然,加大外引力度的同时也可以参照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实践经验,即探索引进中央直属企业经济管理高端人才——大庆建筑安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总会计师、教授级高级会计师王祥明,在经济管理类课程授课过程中以及本、硕阶段学生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担任指导教师,这不仅是将实践知识传授给学生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更是提升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管类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形式。同时,该学院还引进了中意人寿高级培训师、注册会计师金业宏老师来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担任经管类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的兼职教师,指导本科、硕士层次教育领域人才培养。与此同时,对于人才引进名额和待遇不足的高校,更要着重考虑内部实践教学人才的培养力度,送到实践教学成果较为优秀的高校、企业或事业单位,接受定期的培养深造,并且在学成归来给予待遇和薪酬调整,并在晋升渠道予以适度放宽或照顾,提升本学校经管类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