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题活动培养小班幼儿主动性的行动研究
——以《有趣的色彩》为例

2022-01-01杨慧媛陈文清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颜色建构红色

杨慧媛 陈文清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幼儿园 福建·福州 350000)

小班刚入园,我们通过观察了解到,班级大部分幼儿在主动交往、主动参与活动、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较弱。例如在晨间或区域游戏时间,部分幼儿不知道自己想要玩什么,坐在座位上等待老师引导。平日比较安静,较少开口说话的幼儿总是独自游戏,很少与老师、其他幼儿进行沟通交流。

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教师要有目的的,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参与各项活动。一次,大班哥哥姐姐来班级讲述《彩虹色的花》,故事里五彩的花瓣颜色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他们开始主动和同伴交流自己衣服或鞋子的颜色,找和自己穿相同颜色衣服的伙伴一起游戏。关注到幼儿的兴趣,我们决定通过《有趣的色彩》主题活动,渗透了以下四种策略,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各项活动、主动思考及主动交往,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1 创设主题环境,引发幼儿主动与环境互动

1.1 案例:颜色分一分

为了在环境中渗透颜色对幼儿的影响,我们特意在柜面上设置了颜色分类盘,根据幼儿的喜好及常见的颜色我们在分类盘上做好颜色标记,引发幼儿主动将自己从家中带来的玩具归放至相应的颜色盘。在一日生活中的过渡环节,我们时常看到幼儿停在颜色分类盘前,有时是观察不同颜色的物品,有时数一数哪种颜色的物品最多。

1.2 案例:建构区的颜色分类高手

高高特别喜欢在建构区游戏,有一次,游戏时间到了,高高在建构区待了很久还没回到班上,我们发现高高一直在整理建构材料,越整越乱,看到老师来找他就有些着急了,“老师这里好乱,我整理不好”,于是我提出,“这个泡沫积木这么多颜色该怎么整理好呢?高高想了想说,“那就一个颜色一个篮筐吧。”教师问:“究竟需要几个篮筐才够呢?数一数积木有几种颜色吧。”高高认真数了数,一共五种颜色。于是,教师根据幼儿需求提供相应的篮筐,高高还主动邀请了他的好朋友一起帮忙整理,整理过后的建构区看起来更加整齐,美观了。参与整理的幼儿特别有成就感,紧接着,他们又主动将大雪花片、乐高桌上的积木都按照颜色分类整理起来。第二天建构游戏结束后,幼儿想要重新按颜色分类整理积木,第一次他们发现有的积木数量多,放到了小篮子里装不下。只好又重新整理。希希说:“我们像柜面上的托盘一样,也做个颜色标记吧。下次就不会找不到篮筐了。”“杨老师,你的颜色标记是用什么做的?我们也想做一个。”听完幼儿的请求,教师向他们提供了白卡纸、彩笔。高高像小队长一样布置任务起来:“我们一人涂一个颜色吧。”大家分工合作,颜色标记就做好了。

1.3 案例:走廊上的色彩盘

走廊上挂了不同颜色的色彩盘,孩子们时常到走廊拿起不同的色彩盘,看看草地、天空,惊喜地分享自己的发现。“哇绿色的草地变成了红色。”“你们来看,红色和蓝色放在一起,变成紫色啦。”昂昂把不同的色彩盘重叠在一起,发现颜色发生了变化。孩子们都对色彩盘特别感兴趣,于是,我们还提供了不同形状的彩色坡片,孩子们到楼下户外活动时,主动提出要带上玻片下楼看看,幼儿园的其他地方能变成什么颜色。

通过几个案例我们发现在提供有效的环境中能帮助幼儿积极主动思考并参与班级的环境创设、整理。在他们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则对周围的环境有着极大的兴趣,这种环境更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去操作探索,为小班幼儿主动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基础。

2 合理投放材料,激发幼儿的主动探索兴趣

案例:多彩的美工区。

通过前期幼儿在走廊与彩色盘的互动中,他们对两个不同的颜色在一起会产生新的变化产生了兴趣。于是,我们在美工区有目的的投放能产生色彩变化的材料。一次,昊昊在玩滚珠画,他惊喜地和坤坤说:“你看,红色的珠子滚到黄色线上,变成橙色了。”“蓝色线和黄色线碰在一起时绿色的。”他们的发现吸引了其他幼儿的兴趣,纷纷都想来美工区游戏。接着,我们在美工区还投放了印泥、滚珠等各种有趣的玩颜色美工材料。通过教师集中介绍后,幼儿纷纷感到好奇,主动来问:“老师,这是做什么用的?”“我想要玩这个。”幼儿的兴趣被激发后,会主动想要了解各种并尝试使用各种美工材料。由此,幼儿在晨间、区域游戏或自由活动时间更加主动地在美工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进行创作。

原先,幼儿在美工区游戏时,独立自主做决定的水平很低,主要依赖教师引导安排;当我们调整材料后,幼儿愿意独立自主地参与活动、做出选择与决定。幼儿在活动中体验了成功的喜悦,这样的成就感也推动幼儿下一次更主动和材料互动。除了在美工区、在其他区域我们也对材料做出相应的调整,通过幼儿感兴趣切富有挑战的游戏材料,激发幼儿的主动与材料互动的兴趣,因此在幼儿独立探索材料的过程中,促进了幼儿主动性的发展。

3 开展趣味游戏,促进幼儿主动交往、相互学习

案例:颜色对对碰。

一天上午,在集中点名时,总在一起玩耍的婷婷和菲菲两个人笑眯眯地看着对方,婷婷说:“今天我们两个都是穿红色的衣服。”婷婷刚说完,恩恩马上叫起来:“我也是穿红色。”孩子们纷纷开始关注自己身上的衣服颜色。抓住这个机会,我们组织幼儿玩起了“颜色对对碰”的游戏。幼儿伴随歌声,找到和自己衣服颜色相同的伙伴抱在一起。“我们红色的有五个人。”“只有我们两个是灰色的。”幼儿主动开始相互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你们的身上除了衣服有颜色,还有什么地方有颜色呢?”在老师提问下,幼儿开始低头寻找答案。“我的鞋子是黑色的。”“我的裤子的黑色的。”“那这次我们来找一找和自己鞋子相同颜色的好朋友吧。”恩恩提议到。

在几轮游戏中,大部分幼儿主动地和不同的伙伴进行了互动。有些一开始比较被动的幼儿也慢慢地融入到游戏当中,逐渐主动地找相同颜色的小伙伴一起互动,他们游戏中体验到了和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通过这个游戏,幼儿更加关注日常大家穿的衣服、周围事物的颜色。他们会主动分享自己的发现:“你看,今天我的衣服和小草一样都是绿色的。”“老师,今天你穿的颜色和我一样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由幼儿引发了生动有趣的颜色对对碰游戏,可以促使幼儿从被动到主动地和他人一起游戏,因此我们还开展了“颜色躲猫猫”“色彩宝宝秀”等一系列与颜色主题相关并且幼儿感兴趣的游戏。

4 搭建分享平台,鼓励幼儿主动表达

案例:红红火火的年。

临近新年,商场、公园等幼儿常见的生活场所都开始布置起来。有天午睡起床,婷婷提了个问题:“老师,为什么过年到处都是红色的?”教师将这个问题在集体中抛出,许多幼儿主动举手发表自己的想法。“因为红色最好看”“因为我最喜欢红色”“不对,红色是要赶走年兽”恩恩说。大家问“年兽是什么?”恩恩也说不清楚,“我家里有本书,明天带来给你们看。”第二天,恩恩将《年兽来了》这本绘本带到班级,主动地在集体面前向大家讲述年兽的故事。“年兽如果来了,我们要怎么保护我们的班级呢?”孩子们说,“我来找一找班上哪些地方有红色的。”“水管那里。”“我找到了在墙上有红色”孩子们纷纷寻找起班级有红色的地方,主动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这些红色都太小了,太少了。年兽还怕鞭炮。”恩恩提出了做鞭炮的建议。“只有一串鞭炮还不够,我家里也有红色的东西,可以带来班级。”孩子们决定从家里带来红色的物品,保护班级。带来的小朋友主动开始轮流介绍自己物品,“我们请所有小朋友坐下来,跟大家一起介绍吧。”“这是我带来的窗花,可以把它贴在窗户上。”“这是我家的福字,可以挂墙上,一边一个。”

对于幼儿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容易引起共鸣,他们在教师引导性的提问中能围绕主题开展讨论,更愿意将自己所知道的内容在同伴中交流分享。并在主题活动的深入过程,幼儿不断积累自己的经验,激发他们更加主动的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所知。

通过“有趣的色彩”主题活动,幼儿在主动参与活动、主动交往方面有了明显进步,并且还学会了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主动帮助他人,如遇到每个月月底的周五换洗被褥,我们班的幼儿都能自己将老师打包好的被褥主动搬到门口的地垫上。年龄较大的幼儿还会主动帮助他人,两三人一起将厚重的被褥抬到地垫上。周末,幼儿们也会主动邀约自己的小伙伴,到西湖公园、左海公园等一起游戏,增进彼此的感情。

教师反思:

随着幼儿主动性的水平提升,我们在关注幼儿兴趣点,较多用点的形式来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而对幼儿进一步的主动思考进行深度的学习还需要在下学期的活动中继续进行。我们将会从点状的形式转换成线状或者片状,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的深度性,让幼儿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培养积极主动的良好的学习品质。

独特的个性特征导致每个幼儿在学习主动性方面表现的方式不同。教师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很容易忽视了幼儿的个性特征,而采用同一种管理方式或教学方法来对待,无法进行针对性教育,导致在培养幼儿学习主动性方面存在不足,下阶段我们还需要针对个别主动性较弱的幼儿,用不同的策略来培养他们的主动性。

猜你喜欢

颜色建构红色
红色是什么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建构游戏玩不够
认识颜色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特殊颜色的水
和颜色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