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BIM在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2022-01-01李梦雅陈佳琪
李梦雅 陈佳琪
一、概述
BIM 技术是建筑信息模型的简称,它通过在计算机中构建模型录入工程建设项目的信息,即可实现对此工程进行施工模拟、信息管理、模拟监测、协同作业、目标控制和运维管理等。由于水利行业的特殊性,当前水利工程造价一般由专业设计人员提交工程量给造价人员,再由造价人员组价得到工程投资。这种传统计价方法一旦设计发生改变,造价人员需重新复核对比工程量,延长了项目编制周期。采用BIM 技术提前介入,各专业同时在一平台作图可增加各专业沟通,减少设计失误,避免重复工作,大大提高造价人员工作效率。BIM 技术的出现解决了传统造价算量不精确、计算工程量花费时间长等问题,有效实现信息的整合与共享,大大加强投资方对水利项目的投资决策、监督管理以及全过程造价控制。BIM 技术可从施工进度、施工工序、施工空间以及工程造价等不同维度对工程进行系统分析,提高工程量统计的准确性,合理分配利用人材机等各种资源,便于对比设计工程量与结算工程量的差异,从而更好控制造价。
BIM 的出现促进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与发展,其算量和计价的结合更是水利造价行业的发展趋势。BIM 协同管理平台具有项目集成管理信息共享的功能,出现潜在问题建设各方可提前决策,预防水利工程风险事件的发生。BIM 实现了对水利工程进展的实时监控,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的造价管理提供精准的基础数据,有利于建设各方成本核算与全过程造价管理。
二、BIM 在水利工程不同阶段的运用
BIM 在水利工程造价中的运用,主要分为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投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结算五个阶段。
(一)BIM 在水利工程前期决策阶段的应用
投资决策阶段是控制水利工程造价的首要环节。决策阶段主要依据工程建设规模、建设目标、投资限制等要求,设计不同方案供建设单位决策。BIM 技术结合以往项目创建的模型数据库,找出与建设项目类似工程的分析造价指标,获取相关造价信息,有效预见项目实施中可能发生的风险,防止出现工程重大变更对项目造价造成影响,避免投资估算与实际造价差别过大。多种设计方案比选时,BIM 在收集好的历史数据基础上,可帮助造价人员更快进行多方案造价分析,为建设各方确定方案提供技术经济支持。BIM 运用在前期决策阶段能结合多方施工经验讨论提出各种方案存在的不足,从而选出最优项目建设方案。
(二)BIM 在水利工程设计阶段的应用
投资决策阶段确定方案后,设计阶段是控制水利造价的另一重要环节。传统设计采用CAD 方式作图,设计人员多依据本身经验,可能出现设计工程量与实际结算工程量存有差异或者设计与施工实际情况不符等问题,到实施阶段变更程序较为繁琐。BIM 可根据具体工程情况模拟工程建设,自动识别工程构件,高效准确计算构件工程量,根据设计及时调整模型,且BIM 的碰撞检查功能可有效解决各专业碰撞问题,合理衔接施工顺序,保证施工进度按计划进行。BIM 统计工程量相较于手算工程量更加精准,有利于造价人员把握设计概算的准确性,避免因工程量等问题变更引起工程成本增加。
(三)BIM 在水利工程招标投标阶段的应用
招标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在于编制工程量清单和组价。招标单位要保证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防止出现重项漏项或工程量清单与实际结算工程量差别过大等情况。投标单位拿到工程量清单后首先应复核工程量是否准确,以确定投标报价方案。招标时采用BIM 技术编制工程量清单有利于保证招标文件的准确性;投标时应用BIM 技术构建模型,可以快速得到设计工程量,而传统对照图纸手算工程量效率低且容易有偏差,BIM 技术可节省大量时间,造价人员能有更多的精力放在组价及研究投标方案上,提高报价工作效率。
(四)BIM 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应用
在水利施工阶段,需要建设单位提供满足施工要求的图纸。BIM 的模拟碰撞检查功能解决了因设计考虑不当出现施工程序碰撞耽误工程进度的问题。利用BIM 建模可以添加时间参数,对施工工序进行模拟,有助于尽早发现问题,提高施工方案可行性,节约施工时间和成本。BIM 具有模拟施工现场管理的功能,结合轻量化管理平台,能将项目信息全面集成,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提供良好的沟通管理平台,合理安排人材机及资源支出,有利于施工阶段精细化造价管理的开展。
(五)BIM 在水利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应用
在项目竣工验收阶段,通过几轮设计的完善,BIM 模型已经相对完整、精确,造价人员将最终建模的工程量与竣工结算工程量对照,可以大大提高结算效率,减少验收成本。利用BIM 可建成已完项目综合数据库,遇到类似工程可参考相关项目结算成本、造价指标等信息,为以后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上述可知,BIM 从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前期阶段至竣工验收阶段均发挥重要作用,明显提高各阶段造价工作效率。利用BIM 加强了项目信息的共享,有利于建设各方的沟通交流,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BIM 建立的数据库为以后类似项目提供参考,有利于水利工程造价标准化管理。
三、BIM 在水利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BIM 在水利行业的应用也将越加迫切,但目前BIM 在水利行业造价管理仍处于起步状态,BIM 软件的推广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很多造价人员对BIM 的认识仍处于设计阶段,认为BIM 主要功能是将2D 图纸翻模成为3D 模型给建设单位展示,使用BIM 软件较多的是各专业设计人员,BIM 在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较少,对此各单位应邀请BIM 专业人员进行授课,加强造价人员对BIM 技术应用的认识。其次,建设各方对与BIM 配套数字化协同管理平台的需求较为迫切,但BIM 协同数字化管理平台研发技术还需进一步完善。此平台不仅应满足建设各方日常管理需求,还应与BIM 技术相结合,实现全过程水利造价高效管理。另外,BIM 本身是较为智能和复杂的体系,熟练使用BIM 建立水利工程模型具有一定难度,目前水利行业能掌握BIM 和协同管理平台的人才少之又少,影响了BIM 在水利造价管理中的应用。造价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BIM 软件的学习,具备精确算量和快速组价的能力,提高专业造价水平,推动构建智能化水利造价管理模式。
四、结语
当前水利工程建设各方对造价管理精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工程建设周期紧导致相应造价周期缩短,传统水利造价管理很难满足建设各方高要求、周期紧的需求。本文结合BIM 技术在水利不同阶段的造价管理应用,探讨了如何在各阶段科学有效地提高造价效率,全面提升造价管理水平。BIM 的应用可有效控制水利工程建设成本,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同时BIM 技术满足了建设各方造价精细化管理,对提高造价人员管理水平和促进水利行业造价改革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