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防汛物资储备和调运
2022-01-01周方勇
周方勇
国家对防洪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防汛物资储备是保障汛期防洪安全的基本条件,切实做好防汛救灾物资储备是水利管理单位的重要工作。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代储的省级防汛物资分布在淮河、颍河、涡河700 多公里堤防沿线的77 处代储点,分别由13 家局直单位和11 家地方水利系统单位负责管理。近年来,在省防指、水利厅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坚持“定额储备、专业管理、保障急需”的原则,储备管理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现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如何做好防汛物资的储备调运。
一、物资储备测算
防汛物资储备定额是为保障水利工程安全度汛所编制的经济合理的物资储备数量标准,合理储备、分区规划、方便储运是防汛物资储备和调运的基本要求,也是水利工程安全度汛的根本保障。水利管理单位应严格根据《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编制规程》(SL298-2004)测算涵闸、堤防需要储备防汛物资的数量。
二、储备物资分类
根据抗洪抢险救灾的需要,储备的防汛物资分为5 类,即抢险物料、救生器材、抢险机具、给排水设备、供水器具。
三、物资储备管理
(一)物资管理
充分认识防汛物资储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强化思想认识,提高行动自觉。压实防汛物资储备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岗位职责。常态化开展物资储备仓库安全消防演练,做好库内巡查、库房通风、安全管理等,确保防汛物资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二)物资维护保养
按照物资管理有关规定,对物资进行全面质量检查和维护保养,做好橡皮船检查和充气实验,涂撒滑石粉保养并装袋上架存放;对各类物资外观进行检查,金属件涂敷黄油防锈并进行机械试机等;填写维修养护档案和日志,详细记录养护情况。
四、物资调运
(一)省级防汛物资调用程序和批准权限
1.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直管工程调用程序:省直属工程管理单位申请用于省管防洪工程抢险、防汛救灾的省级防汛物资,由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向安徽省水利厅书面申请获批后调用。
2.市、县政府调用程序:防汛应急启动Ⅲ级及以上响应级别,由使用单位逐级向县防指、市防指、省防指书面申请,省防指批准后向省水利厅发通知,防汛物资储备管理单位依据省水利厅的调用函组织发货。
(二)防汛物资调运
强化职责健全防汛物资调运预案,汛期做好“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准备。多年来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严格按照省防指调运指令,精准、高效、及时做好防汛物资调运,确保第一时间运送到省内外防汛抢险第一线,为各地防汛、防台风抢险工作提供坚实物资保障。
(三)调运和库存情况上报
每年汛后,及时向水利厅、省防指报告防汛物资调用和库存情况。
五、存在问题和建议
(一)防汛物资储备和调运存在问题
1.砂石料储备易损耗
砂石料储备因长期露天存放,受风雨侵蚀、自然沉降易产生自然损耗;因水利工程、地方建设需要转运导致损耗;砂石料储备出现损耗后没有可用的核销依据。
2.物资储备品类不够合理
柔性抛石网兜、草袋及组装复杂的设备等防汛实用性较差。近年来工作实践中实用性较强的防汛物资也需要及时纳入储备名录。
3.防汛类物资的配套设备管理有待加强
设备类防汛物资储存年限11~15年,但相关配件如铅酸电池储备年限只有5年。部分设备因为配件过期而不能继续发挥防汛救灾作用。
4.设备类外包装易变形
防汛设备类物资每年汛前需进行常态化维修保养,在拆卸及安装设备类外包装过程中,易造成外包装损毁。
5.维护管理设施不完善
砂石料代储点多线长,管理设施落后。部分砂石料堆放点无料池,有些砂石料储备点无运输道路,可能对紧急调运造成不利影响。
(二)储备调运建议
1.建立健全防汛物资储备定额机制
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安徽省淮河流域水旱灾害频发的气候特点。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繁发生,洪涝干旱灾害易发、多发,旱涝急转、旱涝交替时有发生。随着经济的发展,灾害防御难度和造成的损失不断加大,防汛物资储备不足的现象需要引起重视。按防汛物资储备标准,足额储备防汛抗旱物资是做好抢险救灾工作的前提保障。对此应依据国家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相关规程和标准,依据自身防汛任务,进一步完善储备定额机制,明确储备物料种类、数量、标准、保管时限等内容,为加强防汛物资储备和调用提供标准。
2.适时更新调整物资储备品类
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和防汛抢险技术的进步,对防汛物资品类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议充分结合水管单位工程抢险重点,不断优化防汛物资品类,增加高强抢险网兜、管涌检测仪、救生绳索抛射器等物资储备,满足新时代抢险工作需要。
3.提高仓库管理信息化水平
建议建设防汛物资信息化业务管理系统,依靠科技更加智能、高效地管理防汛物资,提高防汛抗旱物资管理水平。
4.大力改善储备条件
建议加大投入,改善料池、仓库、末梢交通运输等储备条件,为防汛物资紧急调运提供基础保障。
5.优化更新制度
建立设备类防汛物资的配套储备更新制度,保障储备物资在储备年限内正常运转。制定优化设备外包装设计标准,便于长期存储、拆卸、安装及调运。
六、结语
防汛物资储备调运管理应树牢安全意识、层层压实责任、完善制度规程,切实拧紧责任链条,进一步规范物资储备、调运管理,提高防汛物资保障能力,确保防汛物资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第一时间满足防汛抢险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