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

2022-01-01才秀云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7期
关键词:学科教材信息技术

才秀云

(锦州市第八中学 辽宁·锦州 121000)

1 课前准备

1.1 教师教学观念转变是真正让核心素养落地,促进学生智慧地成长的重要前提

在目前,尽管不断地在提倡素质教育,提升信息技术素养也是一浪高过一浪。但在社会大环境下,很多家长、学校、老师从思想上就是不重视信息技术学科。所以,某些学校就出现了课时不够,有的一周一次课还不开足,有的甚至机房空着当摆设,放学家长不让孩子碰电脑,不让学生参加各种信息技术大赛。在我们所作的调查中,在小学很多学生信息技术课基本就被语数外课程代替,要不上课自由放羊,让学生自己玩游戏。小初中信息技术课衔接不系统,很多学生到了七年级,甚至连键盘的各个键位都不清楚,各个键的功能都不了解。别说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效教学都成了一句空话。因此,改变观念很重要,信息技术教师不能自己放弃,要首当其冲,要有果敢的勇气和智慧,珍惜课堂的每一分钟,在常规课的基础上,充分预设,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真正地让每一节信息技术课走进学生的心里,入脑入心,让学生通过每一节课都让其有所收获,为其他学科的深入学习奠定技术基础。从而让学生真正了解信息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

1.2 教师身体力行将终身学习作为一种习惯,加强自身信息技术素养,提升专业水平

第一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学习新课程教材改革的趋势和特点以及先进的教学理念,怎么办?途径有很多:参加各种形式的大赛锻炼,多渠道了解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大量阅读信息技术刊物,经过不断地打磨、锤炼,逐渐形成特有的个人教学魅力。

第二要学会备教材,进行充分预设。教师要把每一节常规课都能当作公开展示课一样,做到精心准备,认真教学,课堂如何不会精彩纷呈,如何不会稳如泰山呢?

1.2.1 备教材——巧妙地整合教材内容

根据本学校学生的实际认知和操作水平,对教材内容加以科学地整合。比如:我校使用的教材是辽宁师大出版社出版的,讲授《Excel》软件,学习《让数据说明真相》这一单元时,所教教材是分学期进行设置,但为了知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将相关知识点融合一体进行。

1.2.2 备教材——学会与其他学科深入融合

教师要时刻关注时事、关注新闻,关注学科教学,要主动思考。我觉得这很重要。知识要融合在一起,不能孤立地存在。信息技术就是为其他学科服务,为其他学科保驾护航。比如:2020年我市举行的“智慧杯”教学大赛,我讲解《Photoshop》磁性套索工具的使用时,与思政课完美结合,以国家英雄勋章获得者钟南山教授为引子,制作一张完整的抗疫英雄谱(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为最终目标,引出磁性套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再通过学生实践环节完成老少四代、四世同堂的“全家福”作为知识的延伸,使教学主题得到了升华。

1.2.3 备教材——与学生的兴趣点相结合

兴趣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最佳途径。尤其在信息技术课堂,学生关注的是体验和猎奇,这比信息技术软件的学习更为吸引目光,怎么办?那就从实际体验出发,比如:在第一章《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应用》这一节中,让学生欣赏我用天文望远镜和单反相机一起,照的天文现象“红月亮”的照片,学生惊奇声不断,关注点一下子转到科学知识探究的方面上来。

第三注重校本教研的深度、挖掘教材的广度,注重知识的维度。多听课,走出去请进来,广泛汲取其他教师的优点,正所谓“集百家之长”。比如我校信息技术学科每周一前两节课的校本教研:七八年级每次都有主题发言人,讲本周上课内容,采用教学方法,达到什么效果。同时,学科教师咨询信息技术技能时,做好相关的记录,教研时共同探讨。“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互相学习和借鉴的机会。

第四要关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前沿,注重信息技术知识储备和积累。比如:现在的创客教育,要了解、学习创客的概念、发展历程,国际和我国发展的现状,及时参加相关的培训,补充这方面知识的短板;还有steam教育项目等。尽管教材内容没涉及到,但可以通过“第二课堂”和创新工作室的活动进行。

最后,信息技术教师在多元化发展的同时,更要有自己的技术特色,形成个人的品牌特色。

2 课堂教学

思行合一——教学是教师静心、沉心悟道、解惑的过程。

2.1 课堂实践中注重计算思维的培养,鼓励和引导孩子手脑并用

目前,信息技术素养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计算思维的培养:而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计算思维的除了比较明显的《机器人课程》和《scratch》教学外,但 Word、Excel、PowerPoint软件中讲授的其实都是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部分,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息息相关。比如;在讲述《scratch》这个软件,在基本语句与功能完成的基础上,尝试着以情景动画入手,由简入难,一步一步完成一个小型的动画设计。这就需要一个流程:先做什么,接着体现什么,最后要完成什么,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

2.2 课堂实践中注重科学思维的培养,形成一种思维习惯,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科学是容不得半分虚假的,是实践与创新的过程。信息技术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实践。比如:在讲每个软件之前,我都预留出5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先熟悉界面,看看菜单里的相关内容。找出与其他软件相通的地方,动手尝试操作,看看还有哪些自己不知道的工具提出来,共同探究、研讨、操作。之后对学生不知道或是一知半解的内容再重点讲授。

2.3 课堂实践中善于利用问题导向,来培养学生知行合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课堂实践中要注重训练学生思维方法,强调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比如在讲资源管理器,如何进入资源管理器界面有好几种方法,学生自己探究体验完成;在讲《Excel》中的行高、列宽的调整,自己琢磨解决;设置“单元格格式”,学生独立完成对表格的修饰和对数据的编辑和调整。通过问题导向,培养学生树立善于解决问题的意识,而不是等、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就是一个引导者和合作者。

2.4 课堂实践中善用情境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热情

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途径。这样的课堂,学生感到真实又有教育意义,教学效果显著提高。比如,在讲授《Powerpoint》时,当时我校大力开展“书香校园”活动,掀起了学生广泛阅读的热潮,因而在讲解幻灯片软件时,就设计了一系列有关文学名家的主题,在讲解“超级链接”一节中,就以《走进三毛》为主题,每节课设定相关环节,让大家了解这位台湾作家和她所著的作品。学生不仅掌握了信息技术知识,又学会如何欣赏文学作品,一举两得。总之,教师要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教学设计,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使教与学达到最好的效果。

2.5 课堂实践要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

培养合作探究意识是信息技术素养培养的重要一环,信息技术课进行分组教学个人认为效果会更好。课前安排好固定的小组,能力不同的几位同学组成一组,做好强弱搭配,每位小组人数不用过多,这样有利于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核心问题,并鼓励他们以合作的方式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去。

3 课后反思——有效提升信息技术课堂实践效果的一种知识、能力的积累

教师要提升课堂反思能力。在课堂教学之后,教师需要对课堂行为进行反思,反思很重要: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深刻地解读了教材;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是否选择了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是否有遗留问题,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对于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学生是否在哪个环节上,学习方法需要改进和提升,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4 结束语

信息技术课堂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活动空间,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在强大的互联网和技术设备支撑下,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应从学习者的自身学习需要出发,进行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含量,进行沉淀和总结。通过每一次不断的探究从学会适应、学会改变,到学会创新,勇于挑战自我,才能在每一次的转型碰撞中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才会在课堂教学中得到锤炼,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是在不断锤炼过程才能得到完善和提升,素质教育就不会是一句空话了。

猜你喜欢

学科教材信息技术
【学科新书导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