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与全程化职业生涯指导的有机结合
2022-01-01胡月
胡 月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山东·泰安 271000)
0 引言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当中涵盖了有关思想品质、法律道德、政策条例、毛概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的内容,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通过讲解此门课程当中的内容,可以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进行充分落实,而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严重关乎对学生的全程化职业生涯指导。
1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状况分析
1.1 学生厌倦思政课程
学生在经历高考后,自身所承担的压力极大的减少,离就业还有一段时间距离,在步入高职院校以后更加放松自己的心态,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大不如前,对各门科目的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在针对思政课程内容进行学习时,也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针对一些重点内容进行背诵,并未全面的了解、理解其中的知识内容。在思政教学中,并未在其中添加与社会情势与政策变化的内容,教学内容缺乏时代特点,在应用教学方法时,并未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所设立的教学目标缺乏针对性,加重了学生对思政课程内容的厌倦情绪。
1.2 思政课程教学内容较为枯燥,教师能力存在不足
近十年来,我国思政课程内容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板块:其一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其二是形势与政策,其三则是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从广义的视角进行分析,所有思政课程教学板块的内容都在逐步产生变化,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中的内容一直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充实。从狭义的视角进行分析,思政课程内容更加充实,例如,我国已经针对人们的法治素养颁发了更多的法律条文与修订案,法律的指向性更为精准与明确,法律内容更加充实与完善。由此可见,思政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思想观念塑造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果学生能够熟练的应用这部分知识与技能,则能够为社会进步提供优良的推动作用,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然而,现下我国高职思政课教师普遍在专业知识与教学技巧方面存在不足,在教学方法方面缺乏科学性,工作态度缺乏积极性,最终导致思政课程在开展的过程中并未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需要,无法将思政课程内容的教育效果充分发挥出来,无法激发学生参与思政课程学习的积极意识。
1.3 思政课堂气氛沉闷压抑
教师在实际落实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时,想要获得优良的教育效果,达成思政教育目标,便要使学生明白身体力行的重要性,保证其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专属自己的情感认知。因此,教师应当着重关注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激发,以此来增强思政教学的有效性。目前,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已然渗透到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学习方法等有着极大的影响,学生的独立学习思想以及自主学习思想获得了有效的强化。然而,许多高职思政课程教师的思想意识仍然过于保守,并未形成经常观察学生学习状态、细致研讨教学课程的思想意识,对社会的变动情况与政策的创新等缺乏关注度,所营造出的课堂教学气氛也较为压抑、沉闷,导致学生无法专心学习思政课程内容。
2 思政教育与全程化职业生涯指导有机结合具备的意义探析
2.1 思政教育对高职院校职业生涯指导的必要意义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国当前进入新时代,思政教育对于我国公民的思想教育都是至关重要的课题内容,我国社会发展情势都不能忽视思政教育在其中所能起到的重要意义,务必要以此来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供优质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提供推动力。立足于目前的国家发展情势进行分析,高职院校的发展与进步,对文化教育有着十分严重的冲击,然而,在任何条件下,思政教育都是高职院校、普通高校需要着重关注的教育课程,其教育水准与实际效果对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进程以及未来的发展空间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更值得一提的是,思政教育的落实对于学生在思维、能力、素养等诸多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2 要在全程化职业生涯指导教育中切实贯彻思政教育
自高职院校的学生步入学校开始,高职院校便要着手对思政教育进行落实与开展,从初始阶段着手,首先突出思政教育对学生日后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强调其对学生未来就业、择业、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积极影响,使学生能够对思政教育有清晰、精准的认知。此后,思政教师应当在规划思政教学方案、开展思政教学工作的过程中积极的针对思政教育中对学生就业以及未来发展有利的教育材料与资源内容进行挖掘与探索,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与应用,以此来为学生的就业以及发展规划提供优良指导,使其能够由衷的意识到思政教育所能为其发展与进步提供的优质条件,在思政学习过程中充分提升自身的积极意识与主动意识,为其之后的就业以及发展提供基本条件。
3 突出三类教育,实现有机结合
3.1 加强入学教育,上好第一堂思政课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刚刚步入校园时,对所学专业缺少认真,对未来就业缺少规划,面对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要以此为切入点和关键点,以专业的教育思想以及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能够立足于实际情况,清楚的了解自己所希望从事的专业及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衡量自己所需要达成的目标及其实现方式、路径等。上好开学第一堂思政课,进一步促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自己进行精准的定位,建立正确认知体系,防止其对自己的未来期待值过高,产生过多与实际不切合的想法,对自己的定位与现实状况脱轨。除此以外,还能够防止学生从高职毕业以后,由于就业环境不符合理想标准而产生心理方面的落差,产生消极的工作态度,对个人未来发展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高职院校可以通过“N个1”的形式,开展一次座谈会,听一次思政讲座,参加一次交流讨论等,加强新生入学教育,着重针对学生所属专业及本专业的职业特征、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发展的根本目标、未来就业面临的发展前景等诸多方面进行细致的解析,并通过优秀毕业生经验交流,使高职院校的所有学生都能够对自己的专业有细致、深入的了解。
3.2 拓展专业性教育,提升就业软实力
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够了解与掌握一项专业能力与技术,使其从高职院校毕业以后能够凭借自身的技术与能力就业,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占据优势地位,是高职院校开展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鉴于此,高职院校需要应用多种多样具备高效性的教育方式对学生开展专业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充分掌握自己所属专业的知识、技能以后,还可以拥有不凡的职业素养,使其能够拥有优良的职场适应能力,在面对多种多样的职场任务时能够抗击压力,以自己强烈的责任心与能力在职场当中崭露头角。
3.3 强化全过程教育,合理定位不失业
高职院校在针对学生的就业以及未来职业发展规划进行指导以及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务必要应用具备高度科学性、合理性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过程教育。比如,第一阶段,当学生刚刚步入学校,可以详细考察与了解学生在就业方面的思想意识,明白学生对自身未来就业的想法与意向,通过“一生一案”的方式,帮助学生制定其未来就业的规划方案,使其能够对自己就业的前景有大体认识。第二阶段,教师需要将教育重心置于对学生的专业教育方面,使得学生能够在就业基础能力、技巧方面打牢根基,使其能够拥有坚实的专业基础,避免其由于专业能力不足而被职场、市场所淘汰。第三阶段,教师要强化学生在社会当中的实践能力,使其能够从整体出发对自己的就业情况、择业标准有真实的感知,立足于实践对学生的就职能力进行综合培育。第四阶段,当学生即将毕业时,思政教师要为学生在就业、择业方面提供合理、具体的指导意见,确保学生能够顺畅的就职,并正确的选择自己所属的职业,快速的适应自己从学生向职场人士的身份转换,在自己的工作当中以优良的专业能力、强烈的责任意识以及优秀的思想品质等凸显自身优势,在行业领域当中大放异彩。
4 结束语
在高职院校中高效、科学的落实思政课教学活动,是教育领域发展的必由之路。由此,我国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应当着重分析思政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并探索具备创新性、有效性的方法与手段对其进行革除,并将其合理的应用到对学生的全程化职业生涯指导过程当中,为其后续阶段的学习、就业提供优良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