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热的冷思考

2022-01-01高新王续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7期
关键词:两张皮研学旅行

高新 王续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吉林·长春 130000)

1 研学旅行“两张皮现象”表现

两张皮现象指的是按规定或者按照规范,应该是同一事、物或者现象,结果存在两种或者多种表象或表现。在研学旅行活动中,“两张皮现象”用来形容理想诉求与现实运作之间的多种表象的关系状态。主要表现在研学旅行目的选择上、设计活动时、实施过程中、结果的评价四个方面。

1.1 研学旅行目的:学生本位的理想与多种目的作用下的现实

学生本位的理想:研学旅行应是为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而开展的收费合理、在课堂之外使孩子们得到锻炼的活动。应秉持“儿童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结合当地域情和校情,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原创打造“游历、游趣、游益”的成长成才平台,通过高校游学、社区人文、教育公益、文化传播等研学旅行模式给儿童提供一种不同于学校及家庭的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能力。

多种目的作用下的现实:学校举办研学旅行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促进儿童的发展,也有一些其他的原因,例如:为了响应国家重视研学旅行的号召;为了给学校教师带福利,学生旅行的同时教师也可随行放松身心;为了新一轮的招生工作更好的开展,吸引更多家长报名本校;学校在研学旅行中可获得一部分收益等等。所以会导致学校在选择研学旅行的目的地以及行程活动时,没有全身心的考虑儿童真正所需,而是在种种目的影响下开办研学旅行活动。

1.2 研学旅行活动设计:学生主体的理想与教师包办的现实

学生主体的理想:研学旅行不同于传统课堂,它是将学习与旅行相结合的课外学习活动。研学旅行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旅行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通过旅行,达到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完美融合。研学旅行应该以学生为中心,遵照学生的意愿去开展活动,学生选择研学主题、方式、区域等,教师从旁协助指导,让学生在研学旅行中能够在发现中学习。

教师包办的现实:目前的研学旅行,教师严格管束着学生,导游负责安排旅行规划的现象非常多见。这让学生只能跟着大部队走,而没有机会提出自己的想法。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教师长期处于主导地位,习惯在活动开展前进行预设,教师会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教学目标提前替代学生决定研学旅行的相关事宜并且提出诸多要求,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真实想法,使得学生们本该非常期待的活动套上重重枷锁。[2]

1.3 研学旅行实施:“玩有所得,学有所成”的理想与“只旅不学、只学不旅”的现实

“玩有所得,学有所成”的理想:研学旅行,顾名思义就是将研究与学习融入到旅行中,实现知识与社会、生活经验的融合,实现校内、校外教育的连接。搭建研学旅行这么一个特殊的环境,通过专业研学教师的耐心指导,让儿童在自然环境中学会关心别人,在克服困难中建立自信心,在团队竞争中学会与人合作,在学习过程中积蓄能力,使学生在旅行的过程中能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更好的融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旅不学、只学不旅”的现实:现实中,研学旅行并未寻求到一个平衡点,将研学旅游等同于传统的春秋游,“游大于学”“只游不学”“只学不游”等现象比比皆是。甚至是一些耗资巨大的海外游,也往往停留在“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校园、合影留念等表层活动上;而有些教育者总是想把每一项旅行活动都赋予其一定的教育意义,变相减少了研学的趣味性,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这就使得在自然活动中促进学生发展的效果大打折扣,寓教于乐收效甚微。

1.4 研学旅行评价:自省式发展的理想与重活动轻反思的现实

自省式发展的理想:一个完整的研学旅行活动离不开最后的研学反思。一个深刻的反思不仅能够规避后续研学活动中的诸多问题与风险,并且能够为其他学校举行研学活动提供建议与参考。

重活动轻反思的现实:“头重脚轻”很好的描绘了学校在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中所倾注心血的不对等。在前期设计时,多角度的考虑,唯恐不周与错漏,而在开展完研学旅行活动后竟草草了事,活动结束即为研学旅行画上句号。

2 研学旅行“两张皮现象”原因与建议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应是集公益性、教育性、趣味性、知识性、学生的主体性于一身,要真正使研学旅行赶上时代的步伐,发挥出应有的效果,我们只有先从消除“两张皮”的现象开始,而要消除两张皮,先要对造成“两张皮”现象的原因作一个深刻的分析。

2.1 “两张皮现象”出现的原因——诉求多样性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由多种主体参与其中,每个不同的主体都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对于研学旅行亦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希望。[3]不同主体的不同利益对于研学旅行发展都有着参考借鉴意义。

家长:家长是学生的监护人、抚养人,也是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投资方”。他们优先关注的是研学旅行能否会对孩子成长有积极的影响。其给孩子报名研学旅行主要出于以下两种原因的考量。其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心态决定其会成为研学旅行的“投资方”。其二:假期儿童放假在家,部分家长需要继续朝九晚五的工作,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假期研学旅行这一活动很好的解决了这部分家长的后顾之忧。[4]

学生:学生是研学旅行的直接参与者与接受者,也是实现研学旅行目的的实践者。学生希望通过研学旅行活动结识更多的小伙伴,扩展自己的视野,玩有所得,学有所成。当代中小学生平时课业繁重,短暂的假期时间也被补课和做作业所占据,自主分配课余的时间屈指可数,学生们希望能够有一段时间离开父母的照顾、作业的烦扰,与朋友们度过一段独立自主的无忧无虑的时光。

学校:学校作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承办方,学校在整合研学旅行资源的过程中,不仅期望获得过程参与者的尊重,更期待能获得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希望能在研学旅行开展过程中获取更大的收益,从而为研学旅行的发展创设空间。

教育部门:一方面,教育部门作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主办方”,与研学旅行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中小学生研学活动肩负着教育部门促进学生课外活动方式多元化的重担,并且教育部门一再鼓励学生多多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能够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青少年儿童。

2.2 改变“两张皮现象”的建议

对研学旅行“两张皮现象”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两张皮现象”的出现虽非人所愿,但也不是凭空产生。因此,对于引起“两张皮现象”的诸多因素要在现实的情况下和可能的范围内尽力去解决完善。

首先,学校健全经费筹措机制。科学有效的机制是中小学研学旅行规范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学校可采取政府拨点、学校贴点、家长交点的方式收取研学旅行经费。还可通过与校外旅游机构合办的方式减少研学经费。政府给予在研学旅行方面给出优惠价格的校外旅游机构一些税收补贴或颁发奖励证书等,通过奖励的方式引导校外旅游机构积极参与进来,减少研学旅行经费的支出。

其次,研学旅行半设计模式。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中小学生要真正的成为研学旅行的主体。学校在选择研学主题、研学方式、如何开展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到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兴趣点所在,多倾听学生的声音,引导其积极参与进来,充分挖掘其自主性。[2]

再次,教育部门制定研学相关标准。为使研学旅行得到良好有序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教育部门可设立研学旅行协会,协会不仅要对研学旅行举办过程中质量问题、培养成果进行监管,还要对开展研学旅行的机构及其跟队的教师进行考核,加强研学旅行的专业性。通过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多方面反馈,及时整理信息,有针对性的改善研学旅行。

最后,研学旅行在其发展过程中,应该依据教育部门的要求以及研学旅行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开展活动,在体现利益相关方的需求的同时,注意平衡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并构建一种和谐共生的研学旅行生态环境,来保证研学旅行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两张皮研学旅行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打破科技经济“两张皮”状态——从万钢表扬支付宝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