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蚁防治策略与防治中应注意的问题
2022-01-01百色市白蚁防治所杨彬
百色市白蚁防治所 杨彬
只要存在人类和生物的场所,白蚁就会存在。白蚁对我国经济的危害体现在水力发电、房屋建设、纺织等各个领域。过去,主要使用化学方法用于预防白蚁,但这些方法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以至于随着时间的推移被逐渐淘汰。这说明尤其需要加强对白蚁防治技术的研究。
一、白蚁简介
白蚁俗称大水蚁(因其通常出现在雨前而得名),属于等翅目昆虫纲,是不完全变态的昆虫。白蚁柔软、小,通常又长又圆,呈白色、浅黄色、棕褐色至深棕色,可以自由移动。触角呈念珠状,腹基强健,前翅和后翅等长。白蚁有2.5亿年的历史,是当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白蚁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2000多种,中国有300多种。非洲和澳大利亚的白蚁居住地往往用10吨以上的泥土建造而成,形状像锥形塔,是当地独特的景观。
白蚁群落分为生殖个体和非生殖个体。在种类上,分为树栖白蚁、土栖白蚁和民用两栖类三大类。在我国,白蚁主要分布在南方,少数出现在中国北方和辽宁东北部。最重要的危害类型是台湾白蚁(屋白蚁)、黑翅土白蚁、散落白蚁和堆沙白蚁。深圳危害最严重的是白蚁和散落白蚁的黑翅土。白蚁和黄翅白蚁对水坝有害。
白蚁的危害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是隐蔽性,白蚁通常活动于土路或建筑物的地下、墙内或树内,不易被发现。二是影响范围比较广。衣食住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受到白蚁的危害,因为白蚁以木纤维为主食,也吃非纤维素材料,从而达到摄食的目的;三是严重性,白蚁危害严重时可造成房屋倒塌、大坝倒塌、桥沉沉船、文物毁坏、桩基丢失、农作物歉收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二、白蚁防治策略
(一)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可以通过寄生虫、天敌或病原体的作用形成,具有不需要太多研究的优点。有些结果在实验室中是有效的,但可能是由于现场环境的变化,受病菌等因素影响,实验效果不佳。
第一,寄生虫。虽然已经从白蚁巢穴中收集到了寄生螨,但白蚁研究人员通常指的是播种螨,欧洲和美国的白蚁实验室研究中使用了大量的载体螨,结果表明对白蚁的摄食或存活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第二,捕食者。白蚁的专性捕食者数量很少,Lomamyialatipennis(Lomamyiala tipennis)就是其中之一,它们栖息在白蚁巢穴中,靠喷洒水蒸气等毒液捕食工蚁(Johnson&Hagen,1981)。大量其他可见的强制性捕食者包括野蚁、切叶蚁和脊椎动物,如土豚(非洲食蚁兽)、郊狼和食蚁兽等。有时捕食者很常见,蚂蚁、蜘蛛、鸟类、鱼、壁虎、壁虎、蟾蜍和哺乳动物。其中,头大的蚂蚁最具攻击性。
第三,病原微生物。在实验室中,线虫已被证明在控制下是极其致命的,但在野外,它们似乎对白蚁的摄食活动只有短期影响。经研究发现,线虫可能对茶树枝等高价值作物最有效,可以直接应用于小规模白蚁出没的地区。
第四,病毒和细菌。ALFazairy&Hassan(1998)使用来自埃及棉叶蛹的Spodoptera。从littoralis中分离出多面体核病毒成功感染了干木白蚁Kalotermesflavicollis。尽管白蚁对自然界中的其他细菌感染非常敏感,例如粘质沙雷氏菌,但大多数细菌研究仍集中在Bacillusthurmgiensi上,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微生物杀虫剂,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生物防治剂。
(二)物理防治技术
第一,热处理法。此法在建筑木材中利用热力杀灭木白蚁,常用作局部处理。施工时整栋楼用尼龙布覆盖,去除楼内的耐热物体,塑料水管受水流保护,热风由机器吹入楼内,热度控制在45°以上,处理时间35分钟以上,杀虫效率可达100%。这项技术的关键是热空气到达白蚁出没的区域,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会损坏房间内的木材或其他对热敏感的物体,并且不能保证建筑物将来不被白蚁破坏。优点是处理时间短(一般6小时以内)。因为不使用化学药品,结束后能够立即进行施工。
第二,冷冻处理。该方法使用液氮将白蚁影响区的温度降至-29摄氏度,将干木白蚁冷冻30分钟。操作方法与热处理方法基本相同,关键技术是保持致死温度。这种方法对于较大的建筑物或有玻璃的建筑物(低温使玻璃冻结)没有实用价值。
(三)物理屏障防护技术
物理屏障法是利用沙子、金属网、金属板、PVC板等材料作为物理屏障,防止白蚁进入建筑物的方法。在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夏威夷,这项技术已经商业化十多年。在加拿大多伦多,使用沙子作为物理屏障来控制白蚁已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方法。由于一些物理阻隔方式一次施工周期特别长(如砂阻隔技术、不锈钢网技术),且无环境污染,这种防护方式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在实际应用中,一些企业经常采用多种方法来防治白蚁。
二、白蚁防治方法中存在的不足
(一)对白蚁防治缺乏重视
白蚁给人们的生活和建筑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但大多数居民并没有意识到预防的重要性。目前,白蚁的防治工作仍集中在建筑部门,为许多白蚁在各地入侵和繁殖提供了机会。在白蚁防治的具体过程中,由于政策和立法保护的缺失,使得白蚁防治的过程过于无序,可能导致白蚁因操作不规范而反复发生,最终导致白蚁防治效果非常差。
(二)传统方法在白蚁防治中留下太多有毒物质
传统的白蚁防治方法中大部分使用化学方法,其缺点是残留的有毒物质较多。虽然周边地区的白蚁暂时减少了,但不可忽视的是,有毒物质已经影响了周围人的健康。更可怕的是,一些地区使用的化学品中含有更多的有毒成分,不可避免地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隐患。
(三)缺乏系统性研究
白蚁防治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是缺乏对整体的系统研究,传统的防控技术没有更新。目前,白蚁的渗透性在不断增加,但白蚁防治技术,尤其是生物药物防治方面,还没有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此外,缺乏信息技术与环境科学相结合的理论研究,影响了白蚁防治的效果。
三、优化白蚁防治策略
(一)提高人们的白蚁防治意识
首先,要在建设项目内部提高员工对白蚁防治工作的认识,增强员工对这一内容的兴趣,把防治白蚁工作作为建设项目的一项指标。在建筑材料的研究使用中要特别注意选择含有防治白蚁的材料,也可以在建筑材料表面涂上特殊的材料,以防止白蚁侵蚀。此外,要进一步达到提高白蚁防治的目的,就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改进,将白蚁防治融入建筑的各个环节,如设计环节。其次,需要加强对木材的研究,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来防治白蚁,减少白蚁造成的危害。最后,加强社会各行业白蚁风险宣传,将产品和技术研究推广到各行各业,为白蚁防控奠定基础。
(二)推广应用低残留化学品防治白蚁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想,社会各界的活动必须与环境相联系,白蚁防治也不例外。传统白蚁防治中使用的一些有毒物质,如蚂蚁害虫和艾氏剂会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逐渐不再使用。目前,昆虫生长调节剂和除虫菊等所有低残留化学品被更多地使用,这些物质对环境的破坏较小,抗白蚁性更强,对家庭建设更有效。
(三)使用种群控制方法控制白蚁
种群控制的方法是让一些带有毒气的白蚁进入群体并传播毒气,从而达到彻底消灭白蚁的目的。这种控制人口的方法主要是用毒饵和粉剂杀死。所谓的诱饵杀死包括将白蚁最喜欢的食物放在白蚁经常出没的区域。白蚁得到食物后,会将食物带回巢穴。这时,有毒物质会在不同种类的蚂蚁之间传播,可以杀死白蚁。杀粉方法与此方法类似,最终可达到防治白蚁的目的。目前,江枫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系统,这种方法用少量的饵料就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四)进一步规范白蚁防治行业
白蚁防治企业在我国逐渐普及,但相关部门缺乏对此类公司的维护,很多公司缺乏标准化,里面使用的药品未经药监部门批准便直接使用,势必影响白蚁防治行业的有序发展。因此,作为我国监管部门,必须做好基础监管工作。首先,对白蚁药物进行登记和验证,避免分发不适合市场的药物。二是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防治技能,将防治白蚁人员的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联系起来,提高防治白蚁人员的综合水平。最后,某些防治环节需要公司与白蚁公司签订合同,如增加对白蚁公司工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促进白蚁防治行业的规范化等。
四、结语
由于白蚁寿命长,内部组织结构严密,对建设工程、人类的生命和经济生产造成极大的破坏,给白蚁害虫的防治带来困难。白蚁防治人员首先要提高专业素质,有关部门要提高白蚁风险的预防和综合治理观念,建立健全土壤化学屏障质量评价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白蚁防治和行业标准规章制度,推进白蚁防治行业规范化、合理化,提高白蚁防治工作质量和水平,有效减少白蚁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群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