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药安全间隔期制定与管理对策研究

2022-01-01乌鲁木齐天山区农业农村局龚晓美

区域治理 2021年25期
关键词:间隔期残留量限量

乌鲁木齐天山区农业农村局 龚晓美

一直以来,我国都十分重视农药安全,为了正确使用农药,制定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近年来对其标准逐渐优化,对不同作物对象使用农药的次数、使用量、安全间隔期及方法都进行了严格的管理,这些都为推动农药实现规范使用起到了积极的影响[1]。安全间隔期和最大农药残留限量、农药残留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指的是最后施药到农产品收获的一个时间段,也就是从最后施药到降到最大残留限量的一个最短时间,是衡量是否合理施用农药的标准[2]。安全间隔期的制定不仅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基础,更是顺应国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

一、农药安全间隔期的制定

(一)制定安全间隔期的影响因素

自1981年起,我国颁布了《农药安全使用标准》,随后于2017年对该标准进行了修订,明确规定任意加大农药的使用量是违法行为,目的在于有效使用农药预防农作物病虫害之外,严格控制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避免农药污染,降低农药残留量,让人们可以食用更安全的食品,从源头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同时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农药的性质

在不一样的环境和农作物中,农药的降解速率也是有差异的,这主要是因为农药自身的理化特性和产品剂型影响的。一般情况下,性质稳定的农药不容易降解,安全间隔期就长[3],而理化性质不稳定的农药,容易发生降解,安全间隔期就短。

2.农作物的种类

农作物的农药降解速率不一样,同一种农药施用于不同的农作物,其安全间隔期也有差异,同样环境条件下,果菜类的农药降解速率和叶菜比较起来,安全间隔期要短。我们以阿维菌素1.8%乳油为例,叶菜和黄瓜的安全间隔期就不一样,在叶菜上是7天,黄瓜则是2天。这是由于农药施用于不同作物,其降解速率不同,所以即便同一农药,在不同的作物中安全间隔期也是不一样的。

3.不同的环境条件

不一样的气候条件下,同样作物使用同样的农药,安全间隔期也不一样,这是由于不同地区的阳光日照、温度和降水都有影响。最常见的就是北方、南方农作物的差异,由于温度和环境的差异,南方和北方农作物的生产周期、农药安全间隔期都有明显的不同。同时,在同一个区域,种植方式的不同也会导致安全间隔期不一样,如大棚和露天环境下的安全间隔期也可能有差异。

此外,由于使用模式的不同,同一种农作物的农药使用次数、施药方法和使用量不一样,这些都会造成安全间隔期不同。通常情况下,喷雾施药的安全间隔期时间短,土壤处理的时间要长。

(二)制定安全间隔期的方法

关于农药安全间隔期的制定,首先由农药登记申请者设定与农业生产实际目标适应的农药安全间隔期,按照相应的《农药残留试验准则》进行实验,将设置目标农药安全间隔期前后的实验样品进行收集,对农药残留量进行测定,之后和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进行评价和比较,一旦符合要求,则可以将其定为安全隔离期。在制定安全隔离期的过程中,会采用不同的方式,要以数据为依据进行。

1.比较间隔期对应的残留量与最大残留限量

所谓最大残留限量,指的是农作物用药后产生的允许存在于表面或内部的药物残留的最高量。对样品进行检测和试验,一旦出现药物残留大于最高的残留限量,则属于不合格产品。我国于2021年颁布了关于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最新标准,新标准中对29种禁用农药792项限量值、20种限用农药345项限量值进行了设定,针对社会关注度高的蔬菜、水果等鲜食农产品,制修订了5766项残留限量,占目前限量总数的57.1%。为加强进口农产品监管,制定了87种未在我国登记使用农药的1742项残留限量。通常我们以间隔期对应的残留量与最大残留限量进行比较,来制定安全间隔期。我们按照农作物的生长规律,结合实际选择一些间隔期较长且结果低于最大残留限量的设为安全间隔期。试验中,目标农药安全间隔期及前后设置的间隔期对应的残留量与最大残留限量进行比较,如果残留量低于最大残留限量,则将目标农药安全间隔期确定为该作物的安全间隔期。

2.比较农药摄入量的急性参考剂量和每日允许摄入量

农药摄入量的急性参考剂量和每日允许摄入量是制定安全间隔期的两个重要参考依据,根据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制定程序的原则,结合相应的残留数据,通过对农药摄入量的风险展开测评,评价食品和环境中农药与一些有毒代谢物的残留行为。其中,农药的使用剂量、使用方式、安全间隔期、使用范围及样品采集等,都属于残留评估实验的内容,结合这些内容评估出最高农药残留值。结合膳食摄入的评估结果、残留化学和毒理学等展开评价和分析。通常,每日允许摄入量高于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和急性参考剂量高于国家短期摄入量,可以认为基于推荐的最大残留限量值的农药残留基本不会出现不可接受的健康风险。在这个过程中,对比分析每日允许摄入量和农药摄入量的急性参考剂量,当每日允许摄入量、急性参考剂量与摄入量相比,摄入量低于这两项参考范围,则这个目标农药安全间隔期为农药安全间隔期[4]。同样,当摄入量与急性参考剂量、每日允许摄入量相比,高于这两项范围的话,则需要结合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对较长的采收间隔期进行评估,直到摄入量低于急性参考剂量、每日允许摄入量。若没有达到上述要求和标准,该农药则不能批准登记采用。

二、农药安全间隔期管理对策

各地政府和部门都应该对农药管理提高重视,优化农药安全隔离期的管理手段,将以人为本作为出发点,不断加强农药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规范力度,为农产品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现立足于农药管理的问题,结合实践,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制定新的农药残留标准

近年来,我国农药使用的标准与国际化日益接近。在推动农产品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加大农药使用标准的立法力度,就需要加快制定农药残留最低标准和相关的检测流程[5]。此外,要多举措建立切实可行的农药施用机制,科学指导农民合理化用药,让农户可以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开展农产品种植作业,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防治病虫害的效果,还能避免农药残留超标问题的出现。

(二)积极践行病虫害绿色防控理念

当前,大多数农作物种植是以散户种植的方式存在,在种植过程中没有开展有效的指导。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立足于管理实际,加大病虫害防治中心的建立,扩大农作物标准园的规模,做好农药来源的控制与监督管理,积极将绿色防控理念贯彻落实,推动绿色防控手段,减少农药使用,提升使用效果,从根源做好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风险的防控。此外,国家还可以设立专门的补贴资金,鼓励农民选择一些安全、低毒、高效的农药产品,建立病虫害防控档案登记制度,大力提倡环保防虫害药物。

(三)完善并强化农药管理体系的建设

农药管理体系的完善需要社会各职能部门的配合,建立和完善联动机制。在完善农药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明确职责范围,切实发挥岗位职能作用,对蔬菜水果产区的农药管理和农产品残留问题加以有效监管,强化执法队伍的素质建设,更好地为农产品构筑安全屏障。

(四)加大宣传和技术指导力度

除了上述举措外,加大对农药实用技术的宣传力度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增强人们合理施用农药的意识,规范用药,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利用当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打造网络平台,定期发布一些关于农药使用的技术指导方法、标准要求,做好宣传、服务和咨询;另一方面,组织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定期培训,加强宣传,对农业生产进行技术指导。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更要意识到农药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这些都直接关系着老百姓的健康。我们要通过正确的方法来做好农药管理,给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农产品环境。与此同时,我们也呼吁国家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加强对生产环节的监督,并对种植户进行科学指导,积极推行病虫害绿色防控理念,切实解决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为国家农产品的安全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间隔期残留量限量
关于储粮防护剂安全间隔期的问题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明胶空心胶囊中EO和ECH的残留量
献血几百次是真的吗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全球限量一台宾利Ice GT定制版
饲料和食品中磺胺增效剂残留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心脏瓣膜假体中戊二醛残留量
限量发售,喜欢请收藏 Esoteric(第一极品)K-03XD黄金版
为创造之心 开启无限视野凯迪拉克XT5周年庆版 限量呈现
十周年限量款 大金刚救美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