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2022-01-01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海梅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海梅
在党的相关会议报告中,提出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是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之一,高校担负着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志青年的重任,必须把立德树人的科学内涵贯彻于育人的始终。立德是树人的前提,树人是立德的目标,高校作为衔接学生走向社会、为社会服务的重要场域,把立德树人作为我国高校的根本目标任务,能使高校高度关注立德树人存在的问题,从而重视思想教育协同育人理论的重要性以及完善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必要性,推动高校内涵式的发展。
一、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基本内涵以及与立德树人的关系
历史合力论强调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社会历史发展如此,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亦然,也需要强调系统性和协作性,体现统筹兼顾。协同指的是合作、协作、互动、互补、互助,协同育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1],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一以贯之地贯彻协同理念,各主体在育人目标中协同发挥自身的优势,形成育人合力,从而达到1+1>2的育人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主要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协同育人理论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各要素——组织、内容、载体、方法等通过相互协调、通力合作的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队伍、环境、机制等的高效协作,从而达到协同育人的最优化。
立德树人和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前者是后者的目的,后者是前者的实现路径,两者紧密相连、密切相关,都在不同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始终,立德树人需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3],归根结底它需要实现的还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问题,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之所以需要协同育人,目的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提供人才支撑。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因此人作为社会人,具有现实社会关系的含义,强调人与社会的互动性,需要实现人与社会的有机结合。因此,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不仅立德树人的内容和要求需要因时而变,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也要根据立德树人的需求而进行完善,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破解立德树人过程中的壁垒和难题,从而最优地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SWOT分析
在当前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对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进行系统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分析,从而提出完善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对策。
(一)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优势分析(Strengths)
首先是立德树人理念的广泛传播。相关政策的落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中华传统美德的潜移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师德师风的建设和“青年大学习”等网络媒介的影响等等,使立德树人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其次是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理念逐步完善。党的相关会议以来,我国聚焦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的模式,颁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使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理念逐步完善,能够为我国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最后是“大思政”格局逐步形成。“大思政”的核心内涵主要是指一体化领导、联动性管理和协同化育人,从而实现队伍合力、管理联动、载体共建和课程协同。结合这些元素与专业课程自身的优势,从而达到协同育人的效果。这样的大思政格局的构建以及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水平。
(二)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劣势分析(Weaknesses)
首先是育人主体的整体性协作不足。从目前的社会情况来看,家庭对于已经就读高校的孩子的思政教育呈现松懈态度;社会上的一些事件会针对大学生进行攻击,大学生容易对社会上的一些事情产生片面的理解从而受到伤害;高校作为一个育人机构,在育人层面还没有形成十分完备的机制,仍然存在反应滞后的弊端等等。此外,高校的思政教育除了思政课程的教育和学院辅导员的教育外,其他课程所体现出来的思政教育比较少,部分老师的思政素养也不够高,也就是课程思政的发展还需要持续深入推进,最后,高校的各育人主体大多是平行关系,各司其职,缺乏信息和资源的全面共享,也缺乏对我国“十大”育人体系——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5]的整体性构思和部署。
其次是全过程育人的协同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从横向贯穿各环节、纵向贯穿各年级。然而从目前高校的思政教育情况来看,不少高校普遍重视的是低年级的思政教育,而且低年级的思政教育形式更多样化,高年级的思政教育则相对弱化,教育形式也比较单一,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程度不足,一定程度上还容易造成思想的断层。此外,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不少高校还是以重视课堂的理论教育为主,即思想内化,弱化了课堂外的实践养成,即外化践行,使得知与行这两个环节没能实现很好地结合,没能把思政课教学变成有温度、有触感、可触摸的灵魂阵地,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更好发展。
最后是协同育人机制制度性保障缺乏。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和高校立校之本,应当贯穿于高校各个部门的育人目标中,这就需要高校各个部门在保持目标一致的同时,全面落实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但是,不少高校到目前都还未建立起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机制,制度性保障缺乏,顶层设计的部署也不足,这就很难使协同育人机制成为一个高校思政教育践行立德树人任务的有生命力的系统。
(三)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首先是新时代强调立德树人。党的相关会议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这一背景下,立德树人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但我国对立德树人有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育也应当因时而进,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密切关注发展中的青年生存场域变更的问题[6],增强思政教育各要素的合力作用,助推育人实效达到新高度。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教育强调以立德树人为目的,这就为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发展提供理论和现实支撑。
其次是三全育人新模式的发展。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策略构建主要体现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新模式上。全员体现在主体上,这就要求在实施思政教育的时候,应当统筹各类主体,相互通力合作、同向同行,实现全员协同育人;全过程体现在时间上,这就要求高校要持续关注学生的思想发展过程,不应出现断层;全方位体现在空间上,这就要求高校各单位齐心协力,运用各类载体、整合各类资源实现信息的动态性互通,为学生提供价值引领,促进学生向德智体美劳这“五育”[7]的全面发展。
最后是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进入新时代后,我国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为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提供更多的载体、平台和手段等。信息技术与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和实施过程融合为一体,可以促进育人主体和学生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和资料,更好地提高育人效率、培养高校和学生更高的协作意识和能力,实现有温度、高度、深度的思政教育。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能够为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完善提供有力支持。
(四)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威胁分析(Threats)
一方面是经济的飞速发展为道德的提升带来诸多难题。市场经济的利益化导致大学生对个人维度的价值重视程度递增。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的分配方式也就更多元化了,这就带来了个人对利益分配的过多关注而忽略了对个人道德品质的提升的风险。
另一方面是信息传播方式变化带来的挑战。当前信息传播呈现的是一种多元化形态,这种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信息主体多元化与信息传播类别多元化。主体多元化容易导致信息判定标准模糊,谁说的对,我该听谁的没有一个明显的判定标准,世俗的拜金主义与高尚的道德追求形成二元对立,在这种冲突下,高校协同育人机制遭到强烈冲击。信息传播类别多元化的出现,产生了信息海量、碎片接收、缺乏倾听、产生对抗的形态。大学生在成长成才信息接收的过程中,面临着宣传飞沫化、解读负面化、危机常态化等多种挑战。
三、完善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对策
(一)构建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原则
要坚持系统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强调系统整体结构与功能,关键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二是系统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三是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育人机制的有机系统,除了整合校内师资、后勤管理、文化宣传等元素,还要整合好校外力量,使之有效整合;目的性原则要求坚持以培养道德品质高尚的大学生为最终目标,始终围绕这个目标展开各方面行动,在思想上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行动上开展各项活动,学思践悟,巩固大学生三观,抵御拜金主义、奢靡主义等不正之风;导向性原则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保障不动摇,保证高校立德树人协同策略构建所应遵循的政治导向始终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思想意识、指导思想、发展要求相一致,与大学的办学宗旨、教育理念相一致;动态性原则要求用动态发展的理念来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确保其具有动态性,能应对各种变化带来的影响。杜绝墨守成规,枯燥单调的教育形式,要紧跟时代步伐,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发挥高校协同育人机制作用。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充分认识时代变化特点,及时调整方式应对挑战,最大程度发挥高校协同育人机制优势。
(二)处理好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几对关系
要处理好一元与多元、内容与方法、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领导一切。高校教育兼具上层建筑属性,思政教育对“政治正确性”提出较高要求[8]。而且,《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教育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不管公办还是民办学校都必须遵守的依据,因此,明确高校全员育人的科学内涵,发挥高校中党一元领导与专职人员队伍、辅导员队伍、行政管理人员队伍以及后勤服务人员队伍等多元配合协同育人的功效,达到育人效果;三全育人中的全过程育人指的是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育教学以及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这就要求高校明确育人理念、构建育人体系、加强思政教育方法多样化和构建育人体系等,使育人的内容和方法有机结合,从而实现育人实践的有效衔接;整合指的是把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途径实现相互间的衔接,继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9]。高校的育人主体呈现多样化、各司其职的特征,因此要实现协同育人,就必须注意顶层设计,完善相关制度,使育人主体实现科学的分工与合作,共同在“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养”这六大方面下功夫[10]。
(三)形成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全面协同
要坚持组织协同、方法协同、内容协同和载体协同。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组织协同突出表现在实现党委领导和行政落实的协同、学校主导和学院主推的协同、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这三个方面,通过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实现组织协同,能够使高校各育人主体紧紧围绕着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树立责任意识、提高育人能力、凝聚育人合力,从而实现目标一致、利益耦合的战略性协同;思想政治教育并非是单一方法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方法综合作用的结果,体现的是整体性、针对性、综合性的实践,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应坚持方法协同,做到在线上和线下统筹教育、教师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对教育的主体和课题进行同步激励这三个方面相协同;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有明确规定“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加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提升师生道德素养。[11]”这就说明了我国思政教育应当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促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结合,实现理想信念和形势政策、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道德素质和法治思维这三对关系的内容协同;高校思政教育的载体主要分为语言文字载体、传媒载体和管理载体等,学生作为受教育的群体,在高校接受较多的是课程教育和日常生活教育,统筹发挥育人过程中各载体的协同作用,能够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效能。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和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从本质上都指向了培养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协同是在高校育人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下的必然选择,协同理念强调的是战略性和制度性,因此完善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机制,遵守系统性、目的性、导向性和动态性原则,处理好一元与多元、内容与方法、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实现育人机制中的组织协同、方法协同、内容协同和载体协同,才能破解立德树人以及协同中的难题和壁垒,构建科学的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为立德树人开辟有效地实现路径,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