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大学生法治认同问题及防控研究
2022-01-01昌吉学院孔令雪
昌吉学院 孔令雪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必须依靠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更是民族的希望。然而,由于大学生个人心理发展的不完善以及社会转型时期带来的价值差异化和多元化,导致部分大学生欠缺法治观念,犯罪问题较为凸显。意大利犯罪社会学家恩里科·菲利指出,人之所以成为罪犯,并不是因为他要犯罪,而是由于他处于一定的物质和社会条件之下,罪恶的种子得以在这种条件下发芽、生长[1]。大学生犯罪也正是在这种个人因素与社会因素交织的过程中形成的。
一、大学生法治素养培养的意义
大学生属于国家的储备人才,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键力量。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群体,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依法治国的重要部分。法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而重要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有效融入法治教育,通过法治教育强化思想政治教育[2]。
(一)法治素养的内涵
法治素养是一种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的意识化。大学生通过相关理论的学习,形成一种系统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既是价值判断也是价值认可[3]。首先,法治素养需要以基本法治理论的掌握为基础,脱离了理论的土壤,法治素养的培育就成了无根之水;其次,法治素养是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大学生法治观不仅包括对微观规则层面的认知,如契约精神、公平理念、权利和义务的对称等内容,也包括广义的理性精神、诚信精神、尊重法律权威的精神等[4]。
(二)法治素养培育的意义
首先,法治国家的建设依靠的是“人民”,而大学生是“守法”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德治”与“法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大学生法治认同感的培育能够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5]。
其次,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在教育中必须把对法治理念的“认知”转变为“认同”,培育大学生的法治思维,从而使其行为自觉化。当今教育理念下,我们正在由“教师主导”转变为“学生主导”的教育模式,这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要求我们关注的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个体,而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应有之意包含对于法治的认同。
最后,法治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通过大量实践案例研究发现,法治认同欠缺是导致大学生走向犯罪道路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学生法律责任意识低容易造成其偏激的人格特质,而加强法治教育则可以提升其综合素质,让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
大学生法治认同缺失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大学生犯罪问题,大学生犯罪问题的突出,也显示出法治教育聚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不足。通过探究大学生犯罪这一实践问题,能够更好地提高对于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路径的综合考量。
二、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内涵
犯罪这一概念是对有关内在、外在特征的高度概括,我国对于犯罪的内涵界定采用的是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界定方式,大学生犯罪是指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大学生,发生危害行为,这种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具有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大学生犯罪是大学生法治素养缺失的重要表现之一。
根据《大学生刑事法律风险数据分析报告》,近年来大学生犯罪呈现一些基本的特点:第一,犯罪主体的扩大,犯罪人数增多。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步入大学,大学生数量翻倍增加[6],而学生素质并未获得相应的迅速提升,犯罪绝对人数不断增加。此外,大学生犯罪主体扩展至高学历人才,从专科生、本科生衍生到研究生、博士生。第二,犯罪类型多样化。20世纪以前,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形式比较集中,多为财产性犯罪与伤害性犯罪。这主要与大学生所处的群体环境有关联。近年来,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之下,多元化的价值冲击,使得大学生犯罪类型也呈现多样化,性犯罪、高科技犯罪等类型逐渐增多。第三,蓄谋型犯罪增多。
传统大学生犯罪主要是突发性和冲动性犯罪,一般指因外界刺激,在无预期下,因情绪的突然爆发而实施的危害行为,行为人对这一行为及其后果并没有清晰的认识。与突发性犯罪对应的,是有计划、有预谋的犯罪。
三、大学生犯罪的成因
大学生犯罪是由主观、客观多方因素作用的结果,主观因素主要源自犯罪心理相关研究,客观因素则包含了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
(一)大学生犯罪主观成因
大学生犯罪行为的直接原因在于其本身心理素质的不成熟,心理能力的问题会导致其辨别是非能力差,遇到挫折无法调节。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需要辨别各种文化风潮,其更容易造成大学生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关于自身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等方面认知出现偏差,从而加深至道德、信念、法律、人际关系的偏差。
(二)大学生犯罪的客观成因
大学生犯罪的客观成因是其犯罪的外在因素,外在因素又称之为外部条件,尽管大学生犯罪主观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发展也会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外在因素比重过大时会对事件产生加速或延缓的效果。
1.社会环境复杂是大学生犯罪的推手
社会环境是法律、道德、习俗、文化多方面的充分体现,当主文化的真空和多重文化的冲击,会造成大学生在社会环境认知上的混乱。是强调“权利至上”还是尊重“规则约束”,是崇拜“畸形成功”还是“价值真理”等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社会问题。此外,互联网多媒体的发展,让网络空间充斥着各种信息,一旦大学生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出现偏差,就容易陷入选择迷茫,催生犯罪。
2.家庭引导缺失易造成不健全人格
家庭是第一个校园,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家庭塑造了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物的关系。家庭教育的缺失或家庭教育不当,会导致孩子法律意识、担当意识、教育意识淡薄,更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3.学校教育体系不完善成为大学生犯罪的潜在因素
大学生入校前以应试教育为主,思想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在过去一段时间甚至出现了不受重视的情况。第一,目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忽视了实际问题解决;过分注重统一式教学,忽视了个体化关注。第二,法治教育培养亟待加强。调查显示,87.7%的大学生以多媒体为主要的法律知识来源,59.84%的大学生通过学校法律课程及普法教育增强法律意识[7]。法律意识淡薄以及缺乏对法律的敬畏,构成了大学生犯罪的潜在因素。
四、大学生犯罪防控途径研究
(一)净化社会环境,建立社会预防体系
从社会层面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一是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将法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8],切实丰富普法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广泛的参与度;二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德育为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加强大学生自身素养建设;三是注重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我国主流文化,在多种思潮的新时代背景下,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进一步肃清消极亚文化,使大学生在净化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茁壮健康成长。
(二)加强家庭预防机制完善
大学生犯罪的防控,家庭能够发挥特有的机制效应。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者,对于孩子的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应当关注他们在大学中的学习、生活、交际情况,帮助他们积极疏导不良情绪,引导他们的言行举止。此外,减少家庭不良因素对孩子的反面激化,以榜样的力量、恰当的教育方式促进子女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家庭的感染,使得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后,能够应对复杂多变的各种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深化大学生教育课程改革
学校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学府,更要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逐步适应社会。很多大学的思想政治课程、法律素养课程设置过于呆板,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因此,在课程中必须让实践性法治与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走进校园。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法庭巡演、警示教育基地活动等多元化教育方式,彰显法律的肃穆庄严。我们的教育不是一味地“灌输式”教育,而是切实可以内化为行为的教育,只有学生自发地去审视自己、审视他人,才能不惧困境。
(四)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能力
大学生心理素质差是导致其犯罪的主要内因。一方面,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通过构筑强大的心理屏障,帮助大学生在遇到挫折、苦难时缓解心理情绪,为增强大学生违法犯罪预防提供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要积极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心理辅导室,及时干预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以免造成心理障碍和人格畸形。
五、结语
通过探究大学生犯罪的新特点、主客观成因和多维防控,会进一步提升和助力于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助力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其健康成长。在社会、家庭、教育和个人“四位一体”的努力下,逐步减少大学生犯罪率,提高其法治价值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