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园区在城市创新能力提升中的作用研究
——以南通市为例

2022-01-01南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王国庆

区域治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南通科技成果园区

南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王国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我国各地政府重视创新园区在城市的关键作用,以创新园区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和城市竞争力,是我国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选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南通先后规划了苏通科技产业园、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央创新区等创新园区。以南通为缩影,从城市创新能力提升的角度研究创新园区的作用,思考我国如何依据创新园区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创新发展园区,进而提升城市竞争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创新园区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创新园区是指特色产业优势明显、科技创新资源汇集、辐射带动作用突出、创新氛围浓厚、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创新驱动的科技园区。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创新引领发展是其本质特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其核心内容。因此,创新园区不仅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产业孵化基地,还是重视知识、重视创造与创新,将科技研发、投资孵化、产业转化等集中起来的城市创新载体。

创新园区具备以下主要特征:第一是科研基础与自主研发能力强。这一特征与产学研一体化密不可分,园区周围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分布是该特征的体现。第二,拥有良好创新体系和创新平台。这一特征体现在园区能聚集人才、知识、信息等资源,实现企业的合理分工与生产专业化。第三,拥有完善的服务体系。该特征体现在园区能为其内的企业提供各类专业指导服务,为企业创造创新的外部条件。第四,拥有先进的产业。先进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强,使得园区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第五,拥有经过产业升级的新兴企业。新兴企业满足产业升级和发展的需要,适应未来产业发展不断升级、发现新生态和新产业的趋势。第六,有制度和政策扶持。这一要素是创新园区具备的外部条件,因为创新园区代表了未来社会形态的发展方向,需要新制度、新的经济模式作为支撑。

二、我国城市创新能力培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创新资源的集聚能力较弱

创新资源的集聚能力是城市创新能力的必备要件。不少城市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对于自身已有的城市环境基础认识不到位,即对本地区的区位优势、资源特点、历史传统等因素缺少准确的认知,不能有效集聚城市的创新资源,城市缺乏持续长久的创新动力。许多城市的创新孵化器、加速器的数量和模式较为单一,更不利于集聚创新资源和转化创新成果。

(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不完善

创新服务平台是城市创新能力的重要外部支撑。城市中的企业在进行创新时需要信息资源、法律援助、知识服务、资产评估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而我国不少城市的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仍不够完善:一是创新的功能板块不全面,没有覆盖企业创新所需的各个方面;二是存在空有平台而实际服务不到位的情况,导致服务功能被弱化。这样企业便缺少创新所需的外部支撑,企业的创新风险和创新成本上升,不利于激发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三)缺乏持久的创新驱动力

城市的创新驱动力是城市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我国城市创新驱动力不足集中表现为“独角兽”企业数量和产业动力不足。“独角兽”企业就是一些发展速度极快、数量极其稀少且被众多投资者所追求的创业型企业,其数量和质量甚至可以代表一个城市拥有的创新力,但是其在技术基础、行业人才供给或具体的研发及生产环境等方面有特殊要求,许多城市难以满足。产业动力不足首先体现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问题,不少城市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错误地理解为淘汰传统创业而发展新兴产业,使城市创新失去了传统产业的内在稳定作用。其次,有的城市重视产业技术的提高,积极引进国外高新技术,忽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导致产业实际自主创新能力仍难以提高。

(四)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

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是城市创新能力的表现形式。我国许多城市的专利权数量都不少,但是实际转化出来的创新成果却不多。究其原因,一是很多科研成果集中在城市中的高等学校,不能及时通过一定的渠道转化到企业手中。二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对创新成果的利益分配不够明确,科研工作者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产品的生产动力不足。三是尽管不少企业都对新技术求之若渴,但是限于自身技术承接能力和资金,不愿承担成果转化中的风险,导致很多合作项目最终失败;还有的企业对于科技成果的转化缺乏热情和动力,只愿意投资或者购买成熟的产品。

三、南通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索及经验借鉴

南通位于江苏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作为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南通拥有近代中国一流的工商业、一流的城市建设和一流的文化教育,创新基因十分活跃,南通正在努力通过构建创新园区来提升城市创新能力、提高城市创新竞争力。

(一)明确园区定位,发挥区位优势

南通处于我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两大战略的交汇点,独特的区位条件是南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苏通科技产业园作为南通和苏州跨江联动的创新园区,位于苏通大桥北边,距苏州和上海车程为一小时,通过利用现有的铁路网络规划、城市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高速公路网络,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有效集聚周边地区的创新资源。同样,以“立足南通,联动上海,辐射江北,服务全省”为目标的南通中央创新区,在规划初期就定位好南通与周边地区的关系,通过把握好南通的区位优势,不仅能够引导南通当地的创新资源聚集流动,还能与上海、周边地区,甚至北京等城市加强区域合作,构建跨区域的创新网络。

(二)建立支撑创新的服务平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需要的是便利化、开放式的服务平台,建设中的南通中央创新区将建立和完善信用、法律、管理咨询、人才服务、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会计审计等各类专业服务组织,为园区内的创新主体提供政策咨询、创业辅导、项目拓展、融资服务等专业化、综合性的系列服务,形成城市创新的支撑体系,为城市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在配套这些服务组织的同时,南通创新园区加快建设创新孵化器、加速器:南通高新区投入近30亿,打造了江海智汇园、江海圆梦谷等孵化器,使南通的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实现零的突破,形成一体化孵育链条。苏通科技园区也制定并出台了鼓励众创空间和科技孵化器的发展扶持办法。孵化器、加速器的建设,为南通城市创新提供稳定的载体,与创新服务组织共同成为支撑创新的平台。

(三)构建优良的创新生态,积极引进各类创新主体

创新需要的是绿色的生态发展模式以及优良的创新环境,城市创新需要与其生态发展的模式相适应。无论是生态优先、重视自然生态用地以及合理开发水域的苏通科技园区,还是重视新能源、新材料开发研究的高新技术区以及“一带”加“四中心”的中央创新区,南通创新园区一直都在寻求健康的、环保的绿色生态发展模式。创新主体的引进包括对多种多样的专业化机构、创新型企业和初创公司的招标以及人才的招纳,正如南通高新区引进高层次人才主持或承担国家级的项目达37个,促进了园区的产业开发。科研院所、高校科研机构、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服务机构等是创新园区必须具备的专业化机构和组织,这些机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实行市场化运作,能更好地带动人才、知识、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跨区域跨行业组合,更有效地贯通创新技术的开发。

(四)以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的转化是创新园区作用价值的具体展现,南通市政府不仅重视科技成果转化,还不断优化创新政策供给,努力形成创新成果高效转化、创新价值充分体现的体制和机制。在成果应用风险方面,南通高新区通过优惠的土地价格和税收返还政策,同时对投资企业实行弹性制,根据不同的情况适时调整各种优惠政策,来提升企业的技术承接能力,使其无须承担过多的成果转化风险。在成果转化的支撑方面,科技成果转化需要高校和研究所参与成果转化以及专业化的科研成果转化机构,南通创新园区一直在积极寻求各种高校院所、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服务机构等专业化机构的合作与加盟,从而加快科研成果的市场化进程。

猜你喜欢

南通科技成果园区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非遗南通
南通职业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南通中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新中国60年重要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