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与学习支持服务的融合路径
2022-01-01于海涛郑学军
于海涛,郑学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哈尔滨 150001)
1 引言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以本为本”振兴本科教育逐步成为“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共识。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在本科教育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其服务理念和方式经历了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精准服务,已步入了第四个阶段——学习支持服务[1],或称为教学支持服务。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图书馆最早尝试学习支持服务,现在加拿大的大学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发展已比较成熟。进入21 世纪,国内大学图书馆开始关注学习支持服务,“双一流”建设是重要的推动力,加之新冠疫情引发的在线教学需求,学习支持服务将成为大学图书馆内涵建设的新增长点。
目前,新冠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主学习和自我调控空间,教师以“在线主播”的新形象出现,从知识的传输者转变为知识的促进者和评价者,这种变革促进了学习支持体系的构建。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体系被纳入教育4.0 全球框架。美国在线学习联盟等组织建议扩大在线环境下的学习支持服务,包括图书馆和辅导服务、咨询等。
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如何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支持高等教育的变革呢?重要的是大学图书馆员要从辅助转变到参与的角色。国内一些大学的教师发展中心网站,多是教改项目,教学资源以视频公开课为主。国外则以教学资源和服务为核心,提供课程建设解析,主动学习应用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2]。多伦多大学图书馆学习支持项目“课程储备(Course Reserves)”从课程资源入手,显示了自身的价值。如何依据大学图书馆学习资源和服务的优势选择学习支持服务的切入点,参与到教研体系之中,将影响实践效能。
目前,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虽然影响力日升,但特色不明显,与课程教学与专业学习缺乏联系。以阅读推广为抓手,连接专业阅读与课程学习,把阅读推广纳入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将会更好地服务于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本文探讨了阅读推广与学习支持服务的融合路径。
2 中国大学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研究现状分析
以CNKI“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文献类别进行篇名检索,“学习支持服务”有52 篇,“教学支持服务”有29 篇。表明更倾向于采用“学习支持服务”的表述。相关论文发表主要集中在 《国家图书馆学刊》《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大学图书馆学报》 和 《图书馆学研究》 等核心期刊。2015 年之前,主要介绍了开放教育环境下(开放大学、远程学习和数字图书馆)的学习支持服务,之后逐步转向普通高校图书馆。对国外大学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的探析主要来自加拿大、日本、美国(北美)和德国等;国内分析比较的样本主要选取了42 所“双一流”大学和京津冀地区大学图书馆;有3 篇文章分别从运作模式、学习中心和空间规划介绍了广东财经大学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个体案例。仅从发文数量上看还处于起步阶段。
郑清文教授在中观层面上提出了学习型信息资源分析框架和双螺旋活动体系模型[3]。黄慧薇将“教学支持服务”定义为:教学支持服务是指大学图书馆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改善教学与学习过程、提高教学与学习质量、实现教学目标和自身潜力的服务[4]。郑清文将“学习支持服务”定义为:学习支持服务是以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为目标,基于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整合包括资源、工具、支架、认知、情感、策略等各种物质、社会、心理等要素,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活动或学习过程提供的支撑性或支援性的帮助和服务[5]。
这两种概念表述基本涵盖了大学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研究四大方面的内容:学习政策支持、学习资源支持、信息素养与学习能力培养支持、学习空间支持[6]。基于案例的具体实践研究中,麻省理工大学图书馆的“麻省课程储备”是连接资源和课程的主体项目,它以全目录、全记录和全资源的原则建设课程学习资源,从资源层面支持学习[7]。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则提出了学习支持范式的学科服务理念[8]。这些特色研究将有益于项目的借鉴和推广。
从国内研究现状看,是将学习支持服务作为一个整体概念进行研究。大学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就是为学习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总和,范围涉及面广泛。国内一般分为学习支持和研究支持两部分。北京大学图书馆从制度层面创新了组织结构,以读者服务部门为主体建设了学习支持中心。阅读推广是读者服务的核心业务,在制度保障前提下,借鉴国外以课程学习为中心的专业阅读推广与学习支持服务的融合,为实践提供了创新路径。
3 阅读推广与学习支持服务的融合路径
中国大学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的主要内容,整体上是以信息素养教育为核心,学习资源支持为主体[9]。信息素养与课程结合的融入式教学,将教师与大学图书馆员各自拥有的专业领域知识与资源有机融合。课程是一流大学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的重要基础,课程学习应成为大学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的重点。
面向学科(专业)学习的阅读推广将摆脱教参基本服务的局限,利用学科特色资源,支持专业学习。如丹佛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开设了“科学文献介绍”课程;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图书馆战略规划中的学术支持服务主题之一是“在课程中整合特藏”;日本大学图书馆除了常规的学习支持服务外,开展的特色学习支持服务本质上是学科(专业)阅读推广活动,如大阪大学图书馆的“学习用书目推荐”和九州大学图书馆“Cute Guides”根据学科和主题推荐学习相关图书[10]。目前中国京津冀地区已有5 所一流大学图书馆开展了“深度阅读引导”学习支持服务[11]。
融合化是学习支持服务未来发展的5 个特征之一[12]。阅读推广与学习支持服务的融合将为提升大学图书馆资源服务深度探索新的方向。以学习为目标,以学科优质资源为基础的阅读推广构建了学科服务新范式。新范式通过连接专业学习,以课程学习、研讨式学习和跨学科学习等不同学习形式,拓展了阅读推广与学习支持服务融合的新路径。
3.1 阅读推广与专业学习的关系
阅读是一个视知觉和心理诸功能共同参与的以媒介为桥梁的信息传递过程。对个体阅读至少有3 个层面的功用:获得知识、获得人格圆满及修复心理创伤[13]。《中国大百科全书》 等工具书解释“阅读”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不仅是学习的最好方式,而且有助于提高综合素质和身心健康。大学图书馆正是通过阅读推广实现阅读在人才培养中价值。
美国大学图书馆一般看不到阅读推广的痕迹,其实是有自己的特色[14]。美国大学的传统中,书单是教学大纲的重点,学生在学习期间阅读大量与课程相关的专业文献是其培养方式的一个特点,书籍和期刊论文是阅读的主要文献类型。特别是美国大学图书馆系统由众多学科分馆组成,学科专业分馆成为学习支持服务连接阅读与课程学习的前台。
2019 年教育部高教司发布的 《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建议大学图书馆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充分发挥文献优势和文化特色优势;让图书馆成为跨学科思维的训练场。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图书馆大有可为。
吴建中教授在描绘2025 年图书馆愿景时指出:学习中心是图书馆3 个中心之一,今后图书馆仍应将阅读置于首位,但会把阅读置于整个学习体系中,以学习推动素养教育[15]。
3.2 学习支持范式阅读推广视角下的融合路径
3.2.1 核心路径:阅读推广与课程学习的融合
目前,一流大学实施了大类招生,大二确定专业方向的培养方式。学科阅读书目已成为专业学习的入门必读。袁牧 《建筑学第一课》 收录的书单按年级分类,影响很广;2019 年建筑日志(AD)推出了新版《125 本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必读的建筑书籍》,则分为基本阅读类、指南类和扩展阅读类。特别是选本和读本等指南类书目具有学术典范性,是种重要的学术文本形态,成为专业学习的经典阅读指南。复旦大学青年教师读书会围绕课程《读本》 的选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通过讲述专业历史,增强专业兴趣是专业概论(导论)课程的重要内容。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建筑分馆(以下简称建筑分馆)结合专业史介绍了俄文教材译著成为建国初期在中国传播最广的名著,受到关注。将文字文本转换为视觉文本是建筑学大一课程内容,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提出建筑设计的初步构思。将阅读能力转为可视化表达能力,在当前图式文化中显现了更广泛的意义[16]。
郑清文建议开展“融入式阅读推荐”。王波则提出把阅读推广上溯到课程这个教学源头,而不是在教学的末端开展阅读推广,要主动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课程指南是国外学习支持常见的形式,应推动课程书目作为教学资源和课程指南嵌入支持学习框架。这将为新生培训增添新的内容。阅读推广与课程学习融合是最基础的路径。
3.2.2 高阶路径:书目推荐与研讨式学习的融合
专题或主题书目有助于研讨式学习。2018 年“‘C9+1’ 中国研究型高校教育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文献研读俱乐部(Journal Club)、南京大学“悦读经典计划”项目和香港大学联合培养项目HKALL 等多个阅读推广型教学典型案例彰显主题书目的价值。这样的阅读推广兼具资源推广和学术研讨两种性质。更符合大学图书馆的身份。王波指出,阅读推广选用的读物相应地要摆脱“悦读”倾向,突出“高阶性”特点。
一流大学本硕一体化贯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有助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结成研讨阅读伙伴。学习支持体系中学习支架的使用需要“陪伴者”,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要构建协同的学习伙伴关系。既要注意面向研究生和本科生分层次开展阅读推广,还要注意教师和研究生的阅读行为对本科生有积极的影响。阅读推广要关注学生读书会活动,有针对性提供主题书目导航。北京大学图书馆编辑了 《红楼梦研究论著目录》;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分馆推荐了美国研究生艺术设计课程、天津大学空间人文与数字人文课程及本校城市设计经典阅读书目等,并结合开放研究课程和学术讲座检索推荐专题书目。
目录学一直被人们称为读书治学的入门之学。中国古代目录学领先于其他国家,但在现代学术中日趋弱化,尤其是数字文献和数据库的大量涌现,使得检索文献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可喜的是数字人文的兴起使“书目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获得新的认知。“艺术史图书馆”公众号推出“书目作为艺术史的方法系列”,为数字时代如何以书目构建研究框架提供了案例。
3.2.3 未来路径:阅读思维与跨学科学习的融合
新工科、新文科教学改革项目更加重视跨学科与人文教育。大学图书馆被誉为知识实验室,它与专业实验室的区别之一就是提供基于跨学科文献资源的学习共享空间。近来,书籍历史已成为跨学科研究最重要的新领域之一。从阅读的定义上理解:阅读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书籍自古以来都是“图文并茂”的。2019 年日本举办的 《十竹斋笺谱》 东方文化艺术周活动从中国书籍文化中揭示了图像中的古典知识体系。
目前中国的教育仍然锁定在基于文本的范式中,限制了数字时代使用视觉与多维问题解决技巧的能力。今天学生生活在多媒体融合表达的时代,应创造跨学科的机会,甚至作为基础课程,重视阅读思维从文本思维转向视觉思维。事实上,书籍的历史使学生从文化角度重新认识了跨学科学习中阅读的意义。近年出版 了The Broadview Introduction to Book History、An Introduction to Book History 及中译本 《改变世界的书》《秘密图书馆:一部另类文明史》 《书的演化史:六千年来人类知识载体的大变迁》 等系列书籍史成果,为跨学科学习提供了新的阅读体验。
特色馆藏有助于跨学科阅读推广的创新。清华大学图书馆每年为美术图书馆设立专项经费,将课堂移到图书馆内,让图书馆成为教学环节的直接参与者。书籍,不仅是文字和图像,也是具有美学意义、历史意义和社会史意义的物品。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Bernard Becker 医学图书馆与医学人文系合作,举办珍稀馆藏历史巨著专题研讨会,通过举办文献展,传承学校的历史文化。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开展了学术文库陈展教学。以阅读培育跨学科思维。
艺术类大学图书馆或分馆开展专题文献策展,有助于开发视觉阅读思维,陶冶学生艺术情操,在普及美育教育中实现服务育人。王波在谈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发展方向时指出:阅读推广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应落实高等教育政策的新要求,要贴合振兴本科教育的大背景,美育应成为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切入口,突破文本思维局限,推进跨学科学习。
4 阅读推广与学习支持服务融合的思考
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与学习支持服务的融合模式遵循了基于学习资源的构建路径,以本科教育发展的需求为目标构建阅读推广形式和内容,实现学习支持的学科服务功能。因此首先要对学科专业资源的知识积累模式有深刻认知。特别是建筑学和艺术类文献,因为它突出显示了学科(专业)阅读推广对课程学习、思维表达方法、跨学科知识贯通和美育教育的多维价值。
学习支持范式阅读推广视角下的融合路径研究,其创新性表现在,一是不仅关注了概论理解上的整体性,而且在实践层面,探讨了阅读推广和学习支持服务融合的系统性,强化了两者间的联系;二是将大学图书馆核心业务与能力贯通于融合过程,强调了文献价值开发和书目研究方法的现实与未来的意义,彰显了图书馆学方法在专业阅读与课程学习中的价值。
阅读推广与学习支持服务的融合将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探索新的构建路径,引发更深层的思考。
(1)从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角度重新评估阅读推广的作用。阅读环境(空间)将和学习资源同等重要。馆藏空间不仅对学习具有促进价值,也关乎情感和慰藉。国外研究表明,在书籍丰富的环境中能够更好地完成阅读理解任务,书籍和书架构建的场所是学习体验的内在促进者[17]。Library Trend 今年推出“情感与图书馆”专题,颇具人文情怀。情感是人类与书籍关系的核心。阅读推广等图书馆的许多服务都与对书籍的感情有关[18]。图书馆的情感与失权,促使图书馆学人重新定位文献的影响。
中国国家典籍博物馆发挥经典阅读推广的长项,通过完整收集和展示,创造冥想场所,净化心灵。2020 年地平线报告(教学版)预测未来高等教育的社会趋势是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大学图书馆越来越多地寻求支持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19]。国外学习支持服务通过提供电子教参,降低学习成本,减轻学生压力。中国则借鉴阅读疗法有益身心健康的作用,开展健康人文阅读推广。徐雁建议图书馆应及早创设一个有特色的“疗愈系”馆藏文库,选拔培养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和阅读文化学等学科专业基础的图书馆馆员,从事相关服务。哈工大建筑分馆希望与健康城市、健康住宅和疗愈景观等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做些探索。
阅读推广将以新的定位,推动构建融合空间、资源、用户三要素为一体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突出学习空间支持服务中书籍与阅读的人文价值。
(2)共生式融合发展将着眼于传统媒介和电子媒介的“双重阅读”能力的培养。数字学习支持服务,不仅是资源的整合,亦关乎新的知识观。重庆大学图书馆面向学科建设了虚拟专业分馆,将纸质文献元数据与数字文献元数据整合在一起,实现纸质文献与数字文献的聚类。特别是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OER)显示了在学习支持上的优势。新的资源形式和类型,使教师和大学图书馆员都面临新角色的挑战。学习设计需跨界合作,支持教师和大学图书馆员形成伙伴关系或合作团队,构建融合教师和大学图书馆员等为一体的学习设计共享联盟。郑清文提出的“共生式融合发展”,是以共生式的学习支持服务活动体系支撑教师、学生和大学图书馆员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
阅读推广将以新的影响,推动构建融合学习者、教师和大学图书馆馆员3 个主体的学习支持共同体。
吴建中教授在谈到大学图书馆员从辅助到参与的角色转变时说,当大学图书馆成为机构库建设的主体时,就深深参与到教研体系中了,教参系统(Reading List)等新工具的出现,研究数据管理等实际已介入到学习支持中[20]。角色的转变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可喜的是已经开始了。
5 结语
服务育人是大学图书馆服务的最终目标。阅读推广使学习支持服务更加广义化,从跨学科学习、心理健康与幸福,到美育教育。体现了人才培养和本科专业教育目标“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当前正值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时期,学习支持范式下的学科服务突出了大学图书馆整体发展的新的战略重心,阅读推广不再局限于图书馆内部资源,而成为一种向外散播的元素,与大学层面战略规划对接。
未来大学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数字媒体技术描绘了未来数字学习环境下全新的“阅读场景”。2019 年末,《三体》 时空沉浸展为读者突破书本的次元壁,新媒体艺术与空间的融合使“沉浸式阅读”成为一种新的阅读体验。这种新阅读,是纸质和电子之后的第三种方式,带来阅读思维的新突破。未来的知识组织不是指传统的知识分类和编目,超越学科化的数字展览更类似于电影。但书目控制的理想仍然会影响知识的发现。
阅读推广与学习支持服务的融合,为大学图书馆常规化服务类型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