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钱塘江流域区域性洪水防范宣传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2022-01-01姚博文李玉扬詹逢源李箫瑶刘济玮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钱塘江区域性防洪

姚博文 李玉扬 詹逢源 李箫瑶 刘济玮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洪水是一种自然水文现象,只有当洪水威胁到人类安全和影响社会经济活动并造成损失时才称为洪水灾害。区域性洪水一直是我国难以根治且危害巨大的自然灾害,我国的洪水灾害十分频繁,近百年来,我国发生过许多较大洪水,例如1954年:长江、淮河大水。长江中下游受淹农田317万hm2,受灾人口1888万人,死亡3万余人。淮河全流域成灾农田408.2万hm2。1996年:珠江、长江、海河大水。该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不同程度地遭受了洪涝灾害,一半以上省(区)严重受灾,全国有311个县以上城市进水,洪涝成灾面积1182.33万hm2,受灾人口2.67亿人,直接经济损失2208.36亿元。追究到近年的洪水灾害,2020年浙江省的洪水很凶猛。按照发布的最新消息,浙江省面雨量43.5毫米。11市中有6个地级市面雨量大于40毫米,较大的有衢州市133.3毫米、金华市62.3毫米。90个县(市、区)中21个县(市、区)面雨量大于50毫米,较大的有常山县175.8毫米、柯城区168.3毫米、江山市138.2毫米。浙江5个主要流域面雨量大于50毫米,较大的有衢江142.9毫米、兰江100.8毫米。单站累计降雨有1095个站超过50毫米,342个站超过100毫米,30个站超过200毫米,最大为常山县西岭水库275毫米。这样的危害是极大的,怎样去提高人们对区域性洪水的认知呢?这就得从各方面入手通过提高宣传力度,依靠政府以及各个部门的配合,集中开展定期的讲座、派发传单、电话宣传、网络宣传等,小区内居委会定期分发防洪知识报告,学校内开展防洪知识宣讲。从网络上和实际出发,提高宣传力度,加大人民对待区域性洪水的认知。

1 区域性洪水防范宣传机制现状调查

钱塘江,古名称浙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从北源新安江起算,河长有588.73千米;从南源马金溪起算,河长有522.22千米;流域面积约有5.56万平方公里。钱塘江被誉为“天下第一潮”,是世界上的一大奇观,孕育了灿烂的钱塘文明,但是也给沿江两岸的居民带来了洪涝之灾。据统计,钱塘江流域平均2.7年就有一次大洪涝灾害。1955年6月钱塘江流域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流域性洪涝灾害,洪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元,死亡446人。2017年钱塘江中上游发生62年来第二大洪水,转移流域内人口15万人,经济损失超10亿元。

基于对洪水引发灾害的思考,本项目针对防范区域性洪水宣传机制的特点,结合多年统计资料分析、多层次走访和问卷调查等形式以社会心理学的视野来分析区域性洪水宣传机制的可行度并建立评估体系。通过实地走访桐庐、兰溪等受洪水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采访受灾居民洪水宣传方面的相关问题,以了解防范区域性洪水宣传机制的相关措施,以及阻碍或者促进防范区域性洪水宣传机制的影响因素;也通过发放与收集大量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政府宣传手段、宣传频率、宣传效果、受灾居民较能接受的宣传方式等。问卷调查数据如下:

(1)有约85%的居民经历过区域性洪水。

(2)有约88%的居民了解区域性洪水带来的困扰与威胁。

(3)有约90%的居民了解到当地政府有进行过防范区域性洪水的宣传措施:

①有约60%的居民了解到政府宣传频率为一年一次。

②有约35%的居民了解到政府宣传频率为半年一次。

③有约4%的居民认为宣传频率为每月一次。

④有约1%的居民认为宣传频率为每周一次。

(4)政府宣传方式多为电视广告、手机短信、报纸书刊、网络媒体、街道广播。

(5)宣传方式中电视广告、手机短信最能让人接受。

(6)有约83%的居民认为宣传能增长自己的知识,有约17%的居民认为不实用,走形式。

(7)有约98.3%的居民认为防范区域性洪水的宣传有必要,有约1.7%的居民认为防范区域性洪水的宣传可有可无。

在填写的对象中,年龄在14-49岁之间的居民较容易接受网络媒体的防洪宣传,年龄在50-88岁之间的居民较容易接受新闻电视,街道广播;这表明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宣传要采取不同方式。针对年轻人,可以主要通过手机短信与网络媒体进行宣传;针对老年人,则应该派政府防洪专员进行防洪宣传讲座以及定期播放街道广播;针对受灾区域不同,防洪宣传也应该有所差别,例如在江边生活的居民,也即是受灾较为严重的居民,宣传频率应该加强;在市区生活的居民,受灾较为轻微,宣传频率相应减少。

2 区域性洪水防范宣传机制现存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区域性洪水防范宣传机制现存问题的探索,线上和线下的问卷调查覆盖了钱塘江流域受洪水危害严重的大多数地区,项目组对于今年来受洪水危害严重的地区进行了实地走访,与当地居民深入沟通。结合问卷调查的数据以及现有文献资料得出区域性洪水防范宣传机制现存问题。

2.1 防洪宣传不具有普遍性

2.1.1 宣传时间不具有普遍性

根据问卷数据、实地走访得出,钱塘江流域受区域性洪水危害的地区,宣传防范的时间只存在于洪水来临前,短则几个小时,长则两三个月,其余时间基本没有防范区域性洪水的宣传措施。洪水作为危害经济财产安全的大巨头,应该如火灾地震一般得到重视,而不仅仅在它将要来之时才进行防洪宣传,至少在受洪水危害严重的地方,应该普及区域性的防洪宣传,让群众有防洪意识,有防洪能力,从根本上减少损失。

2.1.2 宣传方向不具有普遍性

由于宣传时间的局限,宣传的方向也极其有限,洪水危害不大的地区宣传多为备齐生活必需品,洪水危害严重的地区会进行紧急的人员转移。这种措施与其说是宣传防范,不如说是一种通知,洪水要来时让群众做好准备的通知。而本质上群众并没有区域性洪水的概念,如果一旦发生意外情况,群众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将会造成严重损失。

2.2 防洪宣传机制不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新时期防灾减灾救灾的新理念要求,从源头减轻洪水灾害,对防范区域性洪水灾害来说,源头并不只有洪水治理,还有防洪宣传。只针对洪水治理的防范措施是不全面的,构造完整的宣传体系,设立独立的宣传机构,利用新颖的宣传手段将宣传落实到基层群众,有效减轻洪水灾害造成的影响。

2.3 防洪宣传资源匮乏

近年来由于洪水危害的增加,对防洪的重视程度也在增加,但都关注在对洪水的治理问题上,对防洪宣传的资源严重匮乏,火灾地震等灾害都拥有专门的宣传体系、宣传机构和宣传手段。在知网上有关防洪宣传的文章除2020年8月的一篇关于媒体宣传防汛抗洪的文章外,再早有关防洪宣传的文章还要追溯到2010年,在这之前,防洪宣传一直是防洪的强力手段之一,近些年对防洪宣传的重视程度已经下降许多。

2.4 群众对洪水危害认识不足

洪水危害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征,这导致不同区域的群众对洪水危害的认识程度不同,例如我们走访的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县城内由于分水江和桐江交汇,近几年洪水危害严重,但位于城内离江较远地区的群众因为受洪水影响不大,所以认为洪水并不严重。但两江交汇处的居民在洪水来临前进行了紧急转移,虽没有人身安全问题,但财产损失等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他们对洪水则有着清晰的认识。如果对洪水没有准确的认识,洪水来临时的危害将会更大。居安思危的道理人尽皆知,这也体现了防洪宣传的重要性。

3 区域性洪水防范宣传机制建议

3.1 加强宣传洪水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钱塘江流域洪水的成因一般是由于局部暴雨导致的水位线急剧上升,导致钱塘江流域以及支流部分水流速度骤增,极易漫出河道造成洪水灾害。且当洪水灾害形成时,如果居民不能及时脱险并控制险情,则将会导致更大程度的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此外也会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参与救援抢险工作。

3.2 建议政府多借助新媒体进行宣传

随着网络的发达,手机开始成为最普遍的信息来源,政府可以通过将宣传内容投放到手机新媒体之中,例如新兴的抖音等小视频平台。既能快速传播也能扩大宣传范围。

3.3 适当加大宣传力度

宣传力度的适当加大也会让学生群体有所警觉。同时要把握每年汛前和“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时机,选好主题,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传媒营造氛围,形成巨大的冲击力。

3.4 加强互动,增加政府与居民的联系

利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站有针对性地报道防汛抗洪情势通报会、防洪法制新闻发布会、依法治理现场会,制作宣传公益广告、展览,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形成强大的渗透力。

因此,我们的研究在于剖析防洪宣传机制所存在的问题,并以数据作为依据加强研究的说服力。同时,我们的研究也将让政府与受洪水威胁居民之间能够更高效的交流,达到既不让政府浪费多余的资源,也让受洪水威胁的居民能够及时收到预警信号。

4 结束语

根据实地调研所获取的数据研究得出,现在区域防洪宣传机制有如下问题:宣传观念尚未跟上新媒体传播步伐,缺乏完善的舆情应对机制,尚未形成多方主体参与的共治体系。防洪宣传机制的完善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制定切合实际的规划,在全体公民中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有系统的防洪法规与防洪知识宣传教育,实现依法防洪、依法治水的必要手段。通过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使防洪法规植根于民,法律条文变成可靠的法制实践,防洪知识得到普及运用,形成有效地防御和减轻洪灾的重要社会条件和群众基础,争取早日确立一套完备的防洪宣传机制。

猜你喜欢

钱塘江区域性防洪
夏季防洪防汛
钱塘江观潮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浙江海宁:钱塘江再现“交叉潮”
引发四川盆地区域性暴雨的高原MCS 特征分析
正确认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透析新闻采访的独特视角与写作中的区域性特点
区域性综合管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钱塘江海塘及涌潮景观申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