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廊坊市与京津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模式及对策

2022-01-01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3期
关键词:廊坊市京津冀协同

尚 婷

(华北科技学院 河北·廊坊 065201)

1 廊坊市与京津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的背景及需求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时,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当前三大国家战略之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廊坊市发展迅速,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与京津地区的协调发展也成为研究重点。目前,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一方面,要推动廊坊市与京津地区整体的创新创业体系的建立,促进三地之间创新创业资源和人才的加速流动;另一方面,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产业到天津和廊坊两地,引导人员流动,为大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创新创业空间和生活服务空间。

2 廊坊市及京津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现状分析

2.1 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提速

廊坊市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在加速发展,相较以前,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相对于京津地区来说,廊坊市居于中间地带,在地理位置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廊坊市抓住当前的重大机遇,响应国家的号召,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和改革,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2.2 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尚有欠缺

首先,从创新创业教育者的角度来讲,虽然现在廊坊市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开设创业课程,但有很多学校也只是停留在这一步,还有一些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当作表面文章、形式主义,而实际上对创新创业教育本质缺乏深度认知。其次,从创新创业被教育者的角度来说,廊坊市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虽说已经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和阶段性的成果,但在创新创业意识和理念方面仍存在着误解和偏见。相信随着创业教育的深入,这些偏见定会逐渐改变,但现阶段仍存在不小的比例。

2.3 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及配套设施不足

廊坊市各大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及评价方面,还有不足的地方。比如在有些学校,还没有明确创新创业课程的重要性和系统性,而是分散存在或依附于其他课程,比如职业生涯规划、就业理论、讲座等,有的则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忽视了创新创业课程的系统性过程,就会导致教育教学效果差、创新创业能力的缺失等问题。而在评估机制方面,对创新创业教师的激励不足、学生学分的认定和转换不灵活、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单一等问题,也一直制约着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2.4 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储备有待提高

众所周知,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就显得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还存在着以下问题:比如,没有系统的创新创业知识的梳理和讲授;内容偏重理论和书本,思维固化、灵活不足;没有将学生放在学习主体地位,从而导致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很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大多缺乏企业管理和创业的经验,很多学校又没有引入相关创业者和企业家的参与,因此没有办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等。

2.5 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定位的匹配度不高

廊坊市第二产业相对发达,第三产业属于不太发达甚至滞后的情况。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北京市一些产业向周边的疏解,必然带来产业定位的调整。廊坊地区想要向中高端转型,也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然而面对着京津地区,人才很难向廊坊地区流动。因此高校应该要更多的承担起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任务。可是,廊坊市很多重点高校没能参与到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来,其他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多是以理论为主,缺乏实践指导,与当地产业定位和发展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

除了以上几点之外,廊坊市及京津地区创新创业教育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因为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单纯局限于高校的教育,而应该是全社会的事情,各个部门和政府、企业联动起来,才能共同创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和环境。遗憾的是,目前还存在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不足或落实不力、软硬件和资金支持短缺等问题,也就导致高校无法进行深入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3 廊坊市与京津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模式的构建

3.1 统筹把控

成立相应的创新创业工作组织、机构、委员会等,对接和完成协同业务;制定创新创业发展规划;统筹制定相关法规、政策,如补贴、贷款等,向创新创业教育及大学生创业项目倾斜;区域内如果出现的重大合作问题,一定要有相应的部门出面协调解决;重视和鼓励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相关的激励举措在政策规定中有所体现;从各地区、各高校所需创新创业资源及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统一协调;将区域内创新创业的发展指标纳入评价考核体系等。

3.2 共享互联

廊坊市可以借助京津地区的优势,要激励和促进从京津地区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加强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廊坊市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引进高水平培训机制,提升廊坊市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加强廊坊市各高校与本地及京津地区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加强资源、技术等创新创业要素在三地之间的流动。加强创新成果的对接;鼓励廊坊市大学生到京津地区学习,同时吸引京津地区的大学生,特别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学生来廊坊创业;对于技术型初创企业、符合本地区域发展特点的初创企业,有政策方面的倾斜;引导一些高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到廊坊市发展;鼓励创新创业成果到廊坊市进行研发转化并给予支持等。

3.3 平台共建

可以构建廊坊市与京津地区的整体互联网教育平台,学生不受地域限制进行学习;师资交流共享,既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也可以实地流动;同时,从学生学分的认证、教师的激励机制等方面,都可以对创新创业大平台有所倾斜,提供更优越的条件。联办创新创业类竞赛,结果互认,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共享三地优秀的专家导师们;择优使用孵化园、众创空间等完善的设施,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提供辅导和支持。廊坊市与京津高校还要与三个地区的企业开展互联合作,校企融合、专创融合,与区域产业发展相匹配。

3.4 政策依托

首先,政府从规章制度、申报手续、准入资金等诸多方面,可以对大学生创业给予优惠和便利,降低他们的创业成本,增加创业信心;其次,利用政策、规范等的倾斜,促进更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以及在三地之间流动和创业实践;第三,政府应与各高校加强交流合作,通过举办各种创新创业赛事、增加人才交流的机会、岗位的实习实践、公益性的培训讲座等,来帮助学生积累创业经验;最后,廊坊市与京津地区应打破各种政策壁垒的约束,联合建立办事机构,统一处理创新创业问题,共同监督、共同解决,消除地域和层级限制,使大学生创新创业无后顾之忧。

4 廊坊市与京津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增强创新创业意识、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虽然高校教育者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但如果只在高校中进行创新创业理念的培育,会导致创业教育的失衡。所以政府应鼓励培养社会整体创新创业氛围。从高校到政府再到企业,应将创新创业教育整体贯穿起来、积极联动,在全社会宣传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加强对创新创业者的尊重和支持;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大力支持、保驾护航,提高更多人的积极性。创新创业不应仅仅是大学生走入社会的必备能力,更应是面向大众的创新教育和创业意识的提升,这样才能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

4.2 协助高校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政府协助高校建立起创新创业教育的完整体系。政府提供科技支持,采用多种形式,更符合时代特色、创业特色,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循序渐进的培养和完善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政府还应支持高校对于课堂硬件的投入、实践平台的搭建等,也至关重要,因为课堂中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和硬件的支持,既提高学习效率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能扩大教育教学活动的范畴。政府应给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些兼职机会等,增加对于创业的认识;政府支持校园实践活动、创业模拟比赛等,培养出更多的符合廊坊市与京津地区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

4.3 多方配合联动,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政府和学校、社会等多方的资源整合。政府层面在创业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大学生创业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往往会挫伤积极性甚至导致项目夭折。因此,政府要重视高校的创业教育,做好创业政策宣讲、创业先进经验和做法的推广应用等工作,加强对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领导与管理。一方面,完善创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出台更多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及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财务、税收政策,在经费和基金方面给予适度倾斜;另一方面,建立各部门之间、各区域之间的高效协同机制,各区域以自己经济发展的实际为基础,出台相应的政策,促进科技、金融等政策措施有效衔接。同时,加大对创业政策的执行力度与监督力度,确保政策真正落地。政府还要加强对高校创业教育工作质量的检查与考评,以增强高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视与开展积极性。

4.4 政府主导,加强专创融合、产、学、研、创一体

廊坊市和京津地区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仅采用普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满足需求,要做到政府主导,高校配合,提倡专创融合,产、学、研、创一体,打造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够适应新的发展变化,提供社会和地区所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要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把创新创业能力、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三方面进行一体化培养。有了政府的主导和专创融合的思想,在廊坊市与京津地区产、学、研、创一体化方面就可以更加完善,也更符合区域产业的发展目标。要做到政府与高校的共同构建和长期合作,二者的紧密结合,能够促进廊坊市与京津地区的整体产业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进步和社会创新创业氛围的提升。

猜你喜欢

廊坊市京津冀协同
中国人民银行廊坊市中心支行
廊坊市
中国人民银行廊坊市中心支行
廊坊市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