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卷总目次
2022-01-01
土木工程
氧化石墨烯泡沫混凝土性能及作用机理研究……………………………周学军,咸国栋,王振,刘哲(1-1)
偏心不耦合装药爆破损伤分布特征数值模拟……………李晓静,张向阳,张化恳,白逸凡, 赵贵辉(1-8)
铝合金复杂卷边H 形截面轴压构件稳定性研究…………………郭兵,刘正豪,林冰,郭敬,陈文强(1-16)
桩墙锚组合基础水平承载性能模型试验研究……………………………魏焕卫,张兴丽,王震,刘丞(1-23)
地震作用下微型桩复合土钉墙动力响应分析…………………孙剑平,王璐,许瑞健,孟祥旭,张潇丽(1-33)
耐候钢桁桥焊接工艺评定及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孙洪斌,尹航,张铭,赵而年,黄会强(1-42)
不同相对密实度下砂土侵蚀破坏试验研究…………………钟世英,时文浩,王堉众,丛波日,高大潮(1-49)
基于优化支持向量机的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研究……………张鑫,盛业谱,邓祥文,李书蓉,李秀荣(1-118)
框架结构膨胀珍珠岩板外保温饰面层抗震分析…………………………………赵考重,栗笑航,王飞(2-1)
土岩组合地层暗挖隧道侧穿砌体结构影响研究……………………陈启辉,邵大伟,董亚楠,邵广彪(2-8)
软土场地中不同Rayleigh 阻尼模型的地震响应研究…………………………………钟岱辉,孙文豪(2-15)
低温养护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王欣,周蕴文,祝健,杨立华(2-21)
早期人防工程的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边广生,何宇浩,李晓源,潘阳,王双燕(2-28)
方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吴兆艳,张爱社,徐明东(2-34)
节理岩体裂隙扩展及能量耗散规律研究…………………………李艳龙,陈云娟,高涛,敬艺,马永安(2-41)
溶洞内超厚回填路基沉降监测与预测研究…………………………………………………………李明(2-87)
某住宅楼群倾斜原因分析及加固纠倾………………………孙剑平,范士元,江宗宝,高翔,郭道通(2-111)
TBM 引水隧洞瓦斯处理方法研究与应用………………………………………………李晓兵,李久源(2-117)
考虑变形协调的锚杆复合土钉墙变形计算方法………………魏焕卫,仇清辉,陈朝伟,高祥荣,宋鹏(3-1)
600 MPa 钢筋滚压套筒灌浆连接参数化分析…………………张新,张珊珊,孙志刚,郑永峰,毛安琪(3-10)
大跨预应力双T 板端部斜裂缝成因及其加固………………………………………张玉明,王赫,贾磊(3-20)
大跨度网架屋盖整体提升技术研究………………………………………………雷淑忠,刘鑫,杨大彬(3-28)
钢板增强速生杨胶合木受压性能试验研究……………………王松岩,姜晓雯,王玉镯,郭志鹏,曲爽(3-51)
粉土固化技术及其机理研究进展…………………………………………樊亮,周圣杰,侯佳林,王林(3-101)
基于深基坑开挖的临近初支隧道变形特征研究…………李际平,李玉兴,张恩重,杨伟伟,张昌友(3-118)
四面包裹式托换承台承载力试验研究………………………………………………贾强,刘宝凯,黄坤(4-1)
GLC 硅质轻型墙板抗弯性能试验研究…………………………王松岩,刘学光,焦红,马海程,陈茂辉(4-9)
基坑开挖对下卧既有地铁隧道变形规律研究……………………李斌,李小彤,辛公锋,秦思远,张娜(4-24)
隧道初期支护全过程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李春(4-31)
薄层加固空心板桥抗弯承载力提升分析………………………王阳春,马乃轩,毛一波,张迪,朱经纬(4-86)
超大直径盾构穿越黄河诱发地层沉降机理研究………………………………李晓静,刘成志,杜昌言(5-1)
GLC 硅质轻型墙板轴心受压试验研究…………………………焦红,马海程,王松岩,刘学光,姜晓雯(5-11)
排水深隧衬砌管片混凝土力学特性研究…………………………张慎河,魏宏,邢鲁义,刘玉香,杨景(5-20)
预制预应力叠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程红,周广强,张鑫,曹春晖,王凌(5-28)
钢-UHPC 组合梁受弯性能非线性分析……………………王洪国,龙关旭,徐传昶,朱经纬,宋秀豪(5-37)
不同连接件预制带肋复合墙板热工性能分析………………………范瑛琳,钱一乔,侯和涛,何文晶(5-79)
土岩组合场地盾构隧道地震响应特征研究…………………………邵广彪,卢立鑫,商金华,董亚楠(6-1)
改性硅质轻型复合墙板抗弯性能试验研究……………………………王松岩,赵树峰,焦红,吴春靖(6-9)
考虑FSI 效应的核岛结构楼层反应谱研究…………………………宋辰宁,段志宁,翟玉强,胡令辉(6-18)
二次受火叠合板组合梁抗火性能研究………………………………王梓郦,吕俊利,邢建,亓勇,祝健(6-27)
隧道密贴下穿既有车站差异性沉降控制研究…………………………王军,赵春鑫,梁尔斌,吴圣智(6-101)
超高层建筑智能顶升平台的应用…………………………………………郭强,杨冠杰,孙棋美,王健(6-126)
建筑学与城市规划
钢结构装配式住宅配套外墙板的研究进展…………………………苗纪奎,胡蓝皓,鲍建光,邱世君(2-95)
城市工业用地更新改造及再生设计——以广州珠江啤酒厂为例…………………………………………………………………………………………………………………尹新,段泽坤,徐雅冰,周琮,陈碧琳(2-124)
土地混合利用量化与效度研究——以澳大利亚墨尔本为例………焦佳成,傅白白,鹿心宁,赵亚东(5-70)
晋东南地区合院式民居风环境驱动机制研究…………………………房文博,谭小静,崔琰,孙源祥(5-88)
区域中心城市就业空间格局及优化策略研究——以山东省青岛市为例…………………………………………………………………………………………………………赵虎,尚铭宇,张悦,张浩楠,李鹏乾(6-61)
鲁中地区农村住宅碳排放分析………………………………………………………何文晶,袁静,仝晖(6-70)
基于碳排放特征的资源型城市低碳规划策略…………………………………………张小平,刘胜宾(6-77)
风景园林学
苯和甲醛复合污染对室内植物MDA 和O·2-的影响…………鲁敏,吴天缘,李文月,程正渭,周智敏(1-71)
德州平原县和谐广场南地块景观设计……………………………………………姚婷,迟苗苗,任震(1-125)
干旱胁迫下不同栾树无性系生理生化特征研究……………刘金秋,曹帮华, 王甜甜,郝明慧,陈珍(2-68)
生态环境敏感区林卡规划设计——以西藏吉定镇为例……………………………………………………………………………………………………………………张蓓,高琨,张宣峰,孙强,于善初,肖庆锋(3-125)
法桐对大气SO2-Pb 复合污染的抗性响应研究…………………鲁敏,王晗,李文月,吴天缘,刘功生(4-65)
热能与暖通工程
文丘里管空化反应器的空化特性研究……………………宋永兴, 柴怡, 王嘉麒, 马子超, 张林华(1-56)
利用核电余热的水热联产同输系统应用研究…………………………………………邰传民,田贯三(1-62)
辐射供冷和置换通风系统地板防结露数值模拟………………………苏蒙,刘吉营,周世玉,杜艳秋(2-49)
沉浸式换热-热泵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应用研究…………………………闫敏,李民强,胡德军,纪海兵(3-44)
仓储稻谷黄变的数值模拟研究……………………………………余海,王远成,陈朝晖,尹君,杨开敏(3-36)
地板辐射供冷系统优化控制模拟研究……………………………宋守杰,任婧,苏蒙,刘吉营,苗纪奎(3-60)
展位遮挡对展厅气流组织影响作用分析………………………………赵英浩,徐琳,韩明新,王后帅(3-68)
浅埋地下建筑围护结构传热过程模拟研究………………………………………刘妙坤,崔萍,谢晓娜(3-74)
温室供暖的地源热泵传热特性及减排效益分析…………………胥清华,于明志,毛煜东,崔萍,朱科(4-38)
北方办公建筑地板供冷系统PMV-PPD 简化计算…………张丽丽,王晓龙,张林华,张文科,黄伟庭(4-45)
波动参数对冷凝液膜传热影响的微观机理研究…………………………张慧,杨洛鹏,孙志伟,杨岩(5-51)
自激离心式水力空化反应器的空化特性研究………………侯瑞杰,刘正杨,宋永兴,张林华,马子超(5-57)
基于码坯工艺的烧结砖流固耦合传热分析…………………………王晓伟,任孟斌,林朵朵,牛景瑞(5-97)
纳米薄膜受超快激光作用下二维传热数值模拟……………毛煜东,王先征,赵国晨,于明志,杨开敏(6-37)
中深层地埋管换热器变延米传热模型研究…………………………………………刘杨,贾林瑞,崔萍(6-46)
基于康达效应的电源箱体散热优化研究……………………………高海军,张林华,马桤政,宋永兴(6-54)
市政与环境工程
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大气醛酮化合物观测研究…………………张鹏程,邱晓国,李峰,陈珊,王金鹤(2-60)
Fe3O4磁性纳米材料制备及在重金属去除中的应用…………………李雪梅,张博,赛东舜,贺庆豪(3-109)
济南市历下区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控分析……………………………………王程涛,孟慧娟,李春晓(4-51)
基于载体-载荷视角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以济南市为例………………………马文秋,周景阳(4-57)
光电催化对水中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的降解综述………………………………张博,李雪梅,岳浩伟(4-114)
干湿交替对南四湖底泥真菌群落影响研究………………………周冉,张志斌,张晓蕊,孙杰,张彦浩(5-65)
基于CiteSpace 的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究进展………………………………………………朱志鹍(6-1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流数据概念漂移检测研究进展…………………………………………………………聂秀山,林熙明(3-90)
基于FAHP 和Kriging 算法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系统……………张晓,田磊,胡芳凝,张勇,刘新锋(4-72)
基于自定义工作流的风电场运维系统设计……………………田玉超,宋冰飞,刘新锋,刘聪,杨琦(5-112)
信息与电气工程
基于孪生神经网络的小样本人脸识别…………………………………万立志, 张运楚, 葛浙东,王超(1-79)
综合能源系统容量-运行多目标一体化设计…………………郭光华,王瑞琪,刘继彦,鞠文杰,牟强(3-81)
基于变步长蚁群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赵高杰,鲁守银,袁鲁浩(6-90)
材料科学与工程
硫化铜/活性炭无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研究……………………王悦,项东,马绍群,赵丽萍,李秀泽(2-76)
工艺参数对电弧增材制造成形质量的影响…………………………………范剑超,霍玉双,樊海卫(5-105)
磁控溅射制备不同光吸收涂层的效能对比研究……………李方军,李灵婕,成文清,田淑英,任会学(6-83)
道路与交通工程
桥梁超载管控措施综合评价研究………………………………………李美玲,周帅,冉晋,郭洪,王凯(1-86)
物联网环境下共享停车区块链模型研究………………………………………孔祥科,李树彬,李青桐(1-92)
基质沥青老化模拟及抗老化技术研究进展……………………李涛,刘凡恺,赵品晖,高华睿,汲平(2-103)
SBS 和岩沥青复合改性低标号沥青性能对比研究……………张跃宏,韦金城,曾国东,李梦月,李浩(4-17)
大跨人行悬索桥非线性斜风静力稳定研究……………………………管青海,王剑,李加武,刘健新(4-79)
基于多智能体仿真的多方式通勤出行行为研究……………………李青桐,时柏营,孔祥科,王靖谊(4-93)
南四湖斜拉桥压重的优化研究……………………………李利军,张国民,姚辉瑞,徐常泽,赵贵辉(4-121)
基于铁尾矿砂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顾瑞海,高宾,宋振海,张民,王鑫洋(5-44)
铣刨料再生冷补料的路用性能评价…………………………许尚江,刘超群,荆靖,赵泺源,耿立涛(5-121)
聚氨酯混合料强度形成与温度稳定性研究……………………………………张新雨,任瑞波,孙敏(5-126)
温拌高黏改性沥青的流变及润湿特性……………………………………………………张永选,刘凯(6-109)
测绘科学与技术
山东省三次产业发展水平时空格局演变研究………………于新伟,单宝艳,陈艳秋,张智璇,邹苒(1-100)
山东省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耦合关系研究…………………………………………陈杰,蔡菲,张鑫(1-111)
黄河下游城市林地生态网络构建与分析——以济南市为例………………王琦,王晨,张立国,郭晗(4-101)
城市小区院落排水设施普查数据质量控制研究………………李哲,崔健,檀继猛, 邵士成,刘耀辉(4-128)
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分析与评价……………………孟祥亮,张雨煊,孟飞,郭霖,付萍杰(6-95)
基础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等)
咪唑类表面活性剂与β-乳球蛋白相互作用研究…………………………………………………耿斐(4-108)
其他
高校科技期刊不同类型文献的学术贡献度研究…………………………吴芹,袁法涛,邢鲁义,张晓(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