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渊明诗歌中的调和之美

2022-01-01张子昱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陶诗调和陶渊明

张子昱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 119077)

顾随先生曾说过“什么是调和?我们觉得世界还可以住,不是我们理想的那么好,也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坏。陶公在心理一番矛盾之后,生活一番挣扎之后,才得到调和。陶公的调和不是同流合污,不是和稀泥,不是投降,不是妥协。”,“调和”是顾随先生对于陶渊明的评价,他说“古今中外之诗人所以能震烁古今流传不朽,多以其伟大,而陶公之流传不朽,不以其伟大,而以其平凡。他的生活就是诗,也许这就是他的伟大处。”[1]

调和之美体现在了陶公的方方面面,这种调和最终成就了一个真实的陶渊明。调和的美,是一种柔和且丰厚的体会,这种直观的感受在陶渊明的《饮酒》二十首中体现得最为突出,“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其十九)再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其五)饮酒诗是痛苦的,可就因为如此才更显出了陶公的可贵,是在痛苦之中最为纯粹的欢欣,是对于窘困对于苦难的不逃避,是对于不经意间的美好真诚的感叹赞美,是将两种看似完全对立的感受调和在一起形成一个完全和谐的整体。陶渊明诗歌处处透露着这样的调和之美。朱光潜先生认为陶诗所达到的“化境”是有“最深厚的修养”的一种精神魅力的产物,“陶诗的特色正在不平不奇,不枯不腴、不质不绮,恰到好处,适得其中;也正因为这个缘故,它一眼看去,却是亦平亦奇、亦枯亦腴、亦质亦绮,这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渊明所以达到这个境界,因为像他做人一样,有最深厚的修养,又有最率真的表现。”[2]这其实就是一种调和的状态,是和腴是朴质,将这一些都调和的刚刚好,这就使陶渊明的诗歌具有其他作品所不能有的独特的审美体验。

陶公的调和在其诗歌中有着深刻的体现,而在其诗歌之下可以看出的是不仅仅局限于诗歌在更多更广的层面上的调和。

首先我想说的就是陶渊明诗歌中所透露出的一种儒家思想,若从隐逸的角度来看陶渊明必然是受到道家的影响颇多,但是在我看来陶公虽如此表现,可内化的仍然是一种儒家近乎“君子固穷”的状态,而其许多诗歌也能看出一些痕迹,如:“斯滥岂攸志,固穷夙所归。馁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师。”(《与会而作并序》)“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3]等,而陶公的调和也在于其中,在我看来纯粹的儒家思想是不能让人长期做到固守其穷安于其贫的,而若是纯粹的道家则也不会有陶公这样更深层次思想上的力量。陶渊明并非圣人,他也有痛苦也有窘迫,这两种思想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调和,并成为陶公自身的出路,当君子固穷和安贫乐道相互融合、相互填充、浑然一体的时候,可见的就是一个真实的陶渊明,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可以给人以力量的“凡人”英雄。

其次,陶公之自然真诚,在我看来是物我关系调和之后的自然之境。陶公本身的自然真诚,介拙和腴也是来源与此。陶公亲近自然,而这种对自然的喜爱也糅合在了其个性之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五》正是这种置身其间的美好和谐使其诗歌中透露出了一种天然的浑厚的朴质之感,“陶渊明与大自然之间没有距离。在中国文化史上,他是第一位心境与物境冥一的人。他成了自然间的一员,不是旁观者,不是欣赏者,更不是占有者”[4]这是一种调和,是将自己糅合在了自然中。陶公的物我关系是真实的也是真诚的,这样的朴质真率是绝大部分人所不能做到的,在陶公这里,物我是和谐地融在一起的,读其诗歌可以发现在这其中几乎是分不出心物界限的,陶公的诗虽说修辞真诚且朴质,可是其用字却无一不让人感受到满满的情意,若说不讲究炼字却也未必,但是却因为陶公物我之境的调和使这种自然之美真正地渗入了其诗歌之中,让这样的界限消失在了调和之美中,而向我们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和腴圆润不加雕琢的可爱的自然。“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这是一种极为自然的状态,是单纯的空白的清闲,但却绝不仅仅是一种虚无,而是一种因为自然的充盈,是心灵的自然状态。这种悠然自由的状态使其具有了包含一切的能力,归有光在《悠然亭记》中曾评论陶诗说:“靖节之诗,类非晋宋调绘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这种心灵上的自然状态就是物我调和而成的自由质朴,这种调和之美是心灵上的美好真诚,这样的质性自然也只有陶渊明可以做到。

最后,陶公的调和是在其人格与时代之间的,是在于英雄与凡人之间的。一个人可以不锋利,但是却不能没有傲骨。陶公显然就是这样的,乍看之下陶公是最温柔敦厚的,但是在这温柔敦厚之下不可忽视的却是在这厚重的平和之下的汹涌。陶公是挣扎过的,他是与自己作斗争并且胜利了的,这鲜少有人可以做到。陶公的风骨是在时代之下的,同时也是与时代同存的,这种风骨是不同于倔强或者是执着的,而是一种深厚一种峻洁。相比于振臂高呼着我要反抗,我不与世俗同流,陶公的调和就显得十分可爱了,但是这种调和绝不是儒家所说的中庸,而是近乎一种中和的样子,表面上是同时代顺流而行,而在顺流之下是决不妥协的反抗,是在质朴之下的兀傲。比如其在《乞食》一诗中,诗歌首句写“饥来驱我去”“去”一作“出”即:饥饿驱使着诗人出门,“不知竟何之”即“何所之适之意”,意为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前“行行”有古诗十九首中“行行重行行”,丁注“叩门拙言辞,意其拒也”即言诗人到了这个村落敲门却难以组织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岂虚来”一作“副虚期”又作“岂虚期”,王叔岷注“虚,心也,谓称心之所期望也”,是说主人看懂了诗人之意慷慨相赠让诗人不虚此行。“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觞”酬辞也,王本“觞来犹觞至”讲诗人与主人终日畅谈欢饮,丝毫不客气。“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杨注“世之时人习语清淡也。”这句讲诗人因为新交到了朋友心中高兴,由畅饮而赋诗。“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此句用典,也是自谦之语,是诗人对于热情招待自己的主人的话,即你对我的恩情像漂母(《史记淮阴侯列传》赠饭给韩信的洗衣妇女),只可惜我没有韩信的才干。“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王注“戢,藏也。衔戢,藏于心也。”最后一句表示诗人的衷心感谢,说主人的恩情会在心中永远牢记,死后也要在幽冥中报答。通篇诗歌没有用到复杂难懂的语句,而是以直白的语言记述出诗人的“乞食”经历。这首诗按照杨勇先生的注应当是在陶渊明六十二岁的时候所作,即元嘉三年,而元嘉三年也正是陶渊明去世的前一年,《通鉴》记载“是年秋,宋大旱,又蝗”这与陶渊明的另一首诗《与会而作》中“颇为老农,而值年灾”相互呼应,可以看出这一年陶渊明的生活并不好过,但也正因如此,《乞食》这一首诗更可以体现出陶渊明本人身上“不合时宜”的英雄气。与这首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诗人的现实生活,诗人暮年饱受贫病折磨,但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却可以将“乞食”这样一件让人觉得不幸且有些丢人的事情以一种轻松自然的口吻记录下来。肚子饿了不得已出门去乞食,也不知该如何向他人开口,陶渊明没有丝毫的隐藏亦或对此的修饰,足见其真诚,而这种真诚是绝大部分人都做不到的,同时陶渊明在这种真诚中又透露出了一种坚持,一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选择,在萧统的《陶渊明传》中记载在这一年江州刺史檀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再结合他在《有会而作》中写到“弱年逢家贫,老至更长饥”,就会发现“乞食”这样行为背后陶渊明可爱的人格了,“乞食”这一并不怎么光彩的行为在陶渊明这里却显出了其人格的质厚真诚。

“乞食”这种事情对于一般人来说都是十分难以启齿的,可是到了陶渊明这里却完全不见刻意的修饰,而诗人对热心招待自己的主人的感激之情更是在字里行间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如果把这首诗和陶渊明本人割裂开来,虽然我不同意这样的方法,但是就仅仅看这首的话我们也是可以感受到做这首诗的人的真诚,还有其描写的热心招待诗人的主人的质朴,这是在这首诗始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这样自然又不加修饰的浑厚的意味其实我觉得也就陶诗才可以给人这样的感觉。而如果再结合诗人本身则会让这首诗和诗人本身都更加的立体。“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这是其中的和腴之感,也只有陶诗会有这样的能力“乞食”却完全没有乞食的尴尬窘迫。这首诗虽然不像饮酒诗等更明显的傲气,但是在“乞食”的背后,“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可以看到他的傲骨,可以看到很“悲壮”的英雄气,在“乞食”的背后是一种即使是这样的恩情也不能忘的“义”。这样丰厚的情感内涵也是我选择这首诗来分析的原因,而且“乞食”这样的题材,真的是一个很有趣让人想去深入探究的内容。无疑,陶诗是自然浑厚的,但是陶诗也像大海中深藏的暗礁一样在和腴厚重之下是怎样都不会妥协的灵魂。陶公英雄也就在于此。英雄并非单单指那些历史中的胜利者,那些拥有权力可以倾覆世界的人,像陶渊明这样明明名利唾手可得却仍然弃之不顾的,在现实与本心间选择了更为艰苦的本心,这是只有有傲骨的人才可做到的,是只有英雄才可做到的。陶将自己兀傲的内心与不可抗的时代的调和,相比于想着要去倾覆一个时代亦或改变时代的英雄而言,与自己斗争反复挣扎并且坚持到了最后的,这种意义上的英雄反而更让人觉其悲壮,感其气节。

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中“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将陶渊明对于人生的态度,对于现实的感慨以最直白真诚的语言写出,更是将这种个人与时代的调和,个人胸怀与现实困境之间的调和,以一种广阔旷达的样貌呈现了出来。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这样评价“陶诗胸次浩然,其有一段渊深朴茂不可到处。”[5]这样的浩然之气最终调和成了陶渊明对于时代不妥协的风骨,陶公之诗对于他的苦痛对于他的挣扎没有丝毫的隐瞒,更是不加粉饰地将自己的苦难袒露在大家的面前,这何尝不是一种反抗,是一种不躲避不隐藏的英雄之气。陶渊明的调和,并非任人搓扁揉搓,相反他是将自己的责任、自己的担当放在其中,使之更具有力量、更具有光辉。

陶公不是圣人,却是一个英雄,是平淡下的意味深远,是温柔丰腴之下的坚定不妥协,调和之美也就是如此。正是因为这些看似完全相反的特质被陶渊明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调和在一起,才使陶诗和陶公变得如此可爱。

猜你喜欢

陶诗调和陶渊明
你好,陶渊明
《大调和·亚细亚文化研究号》十月号封面
从“调结”到“调和”:打造“人和”调解品牌
贫而无谄的陶渊明
苏轼和陶诗研究综述
《陶渊明 饮酒》
陶渊明诗歌意象的张力
陶诗之桑意象管窥
漫画
不为五斗米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