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领域中的纤维复合材料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2022-01-01陆智斐
陆智斐
(上海海洋大学后勤与基建管理处,上海 201306)
纤维复合材料早期主要被用于航空航天及军工等领域,凭借其优异的抗腐蚀、尺寸稳定性以及轻质高强等性能,后期逐步在建设工程行业得到了青睐。在土建领域,纤维复合材料能满足现代化建设工程的轻质、高强、重载、大跨及耐腐蚀等一系列需求,在混凝土结构加固、桥墩维修补强、邻海构筑物防腐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2],并较好地契合当前超高层建筑、智能化装修、城市立体更新以及“双碳”战略等新型现代化建造理念。
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UHPCC)具备超高强度与超高耐久性[3],其突出的力学性能使其在超高层建筑中应用前景广阔;木塑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节木材料,防水、抗菌防虫且吸声效果好,在吊顶、墙板、地板以及门窗等的装配式智能化装修方面拥有理想的效果;而在当前新建与存量更新改造同步的城市更新阶段,纤维布、纤维筋以及纤维板等复合材料在结构加固、维修补强等方面占据重要地位。纤维复合材料生产过程能耗小,自重轻、使用便捷,无需大型机械配合,节能减碳优势显著,利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与此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智能化材料的需求日趋高涨,如自检测、自修复以及自维修等,而智能/功能混凝土等纤维复合材料不仅能承受相应的荷载,而且能适应多种智能化场景需求,从而赋予大型建(构)筑物智能化应用与运行条件,提升桥梁或高速公路等的服役年限与使用品质。研究和实践表明,纤维复合材料在土建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可一定程度上改善传统建材应用的不足和缺陷,突破大跨、重载等传统设计极限[4],同时凭借绿色环保、防腐耐久等性能,有效降低土建施工领域的生产能耗和维护造价,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1 纤维复合材料性能优势
相比传统的水泥、钢筋或混凝土等建材而言,纤维复合材料拥有独特的优异性能,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比强度、比刚度大。在密度方面,部分纤维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其密度仅约为钢材的0.2,钛合金的0.3,这使得CFRP材料的比强度显著优于常用的传统建材,如玻璃钢、超硬铝、高强钢等,且比模量均超过传统建材至少3倍[5]。再如碳纤维T300/5208,其比刚度为钢材的5倍以上。凭借轻质高强的特性,纤维复合材料能节约施工工期,降低施工复杂度。
(2)可设计性。纤维复合材料是传统纤维和树脂融合的产物,二者在性能上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形成协同效果,在宏观上具有各自组分材料的优势,同时兼具自身新材料的独特性能。因此,用于结构材料时,纤维复合材料可针对结构功能需要,利用不同性能的材料进行组合设计,实现预期的性能要求。
(3)耐疲劳。常规情况下,金属材料的疲劳强度仅为其极限强度的2/5~1/2,而对于纤维复合材料,如CFRP,其在荷载工况下表现为黏弹性特点,能抑制裂缝扩张,抗疲劳特性佳。而处于静态时,CFRP材料的破坏条件为极限强度应力的0.9倍,可循环作用逾百次,而相同工况下钢材的破坏极限仅为强度应力的50%左右[6]。
(4)抗腐蚀。使用寿命方面,纤维复合材料是传统钢筋和混凝土的2倍[7],且大多为电绝缘材料,可以在酸碱等腐蚀性环境中长时间工作。将其用于近海结构的加固维修时,能够避免与海水发生化学反应,极大地提高了近海构筑物的服役年限,有效减少维修或改建频次,节约工程成本。
(5)结构功能/智能化。纤维复合材料具备良好的设计性,因此前期材料性能在一定设计条件下可具备智能化。如经特殊材料制成的复合材料梁体,能够针对不同的振动环境自动产生一定的变形,改变固有振动频率,降低相应振幅,从而提升框架结构的服役年限,减少结构噪声[8]。
(6)延性好、抗震性能优良。纤维复合材料的自振频率高,阻尼大,一般不会出现脆断现象。同时,大量纤维体相对独立受力,即使部分纤维受力断裂,仍可将荷载传递至其余纤维承担,表现出较好的延性破坏特征。
2 土建领域中的纤维复合材料应用
2.1 结构加固维修
在土建工程加固领域,纤维复合材料,尤其是碳纤维、芳纶纤维等复合片材的抗拉强度较高,是较为常见的结构修补加固材料。纤维复合材料作为结构补强材料的主要机理是通过树脂黏合剂,将纤维复合片材以一定方式粘贴排列于待修补构件表面,使其与结构构件整体受力,协同作用,进而实现构件裂缝修补或受力性能改善。
相比常规加固方法,如自重大、抗腐蚀性差、服役年限短的粘钢方法等,纤维复合片材加固施工较为便捷,加固效果显著,其能有效增强构件的承载能力,且不增加额外的自重与截面面积,同时能适应不同的加固环境。在实际应用中,纤维复合片材在加固时可适用于受弯、受剪及抗震等不同工况[9-10]。
2.2 纤维聚合物筋
纤维聚合物筋作为一种复合材料制品,相比钢筋而言,在热膨胀系数、与混凝土黏结性、抗腐蚀性、抗疲劳性以及自重和强度等方面,均有更好的性能表现,因此可一定程度上替代钢筋,形成纤维聚合物筋混凝土结构,并在地下连续墙钢筋笼、预应力钢筋等领域显示出较好的应用优势。纤维聚合物筋的类别较多,其中的纤维可以是传统的碳纤维、芳纶纤维或玻璃纤维等,其制作机理为:先将各类细小纤维包裹在树脂母体中,再对其采用拉挤成型工艺形成细长条,然后对其表面做特殊工艺处理,最终形成复合材料成品。
纤维聚合物筋具备高强的性能,将其施加一定的预应力不但能充分发挥其力学特性,而且可实现纤维聚合物筋混凝土梁抗裂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混凝土梁或柱构件中,纤维聚合物筋可替代传统钢筋作为加强骨架进行应用,如将碳纤维聚合物筋应用于体外预应力筋或无粘结预应力筋,以契合其抗腐蚀、低模量等特性,或者利用优异的抗疲劳、耐腐蚀性能,将其用于悬索桥、斜拉桥、系杆拱桥等缆索承重桥的主要竖向受力构件等。
2.3 纤维混凝土复合材料
作为土建工程中的主要原材,传统水泥混凝土存在脆性破坏、抗拉性能差等不足。纤维的抗拉强度较大,将其掺至水泥基体后,可形成强度高、耐久性好、延性优良且具备功能化特点的水泥基纤维复合材料,其中的纤维类别可包括碳纤维、智能纤维、钢纤维、玻璃纤维及芳纶纤维等。
2.3.1 纤维增强混凝土
针对传统水泥砂浆和混凝土材料的性能短板,为实现其性能的优化改良,可基于纤维阻裂机理[11],通过掺入抗碱能力强、力学特性优异的纤维材料并以特定方式实现复合,从而形成纤维增强混凝土,提升传统的综合性能与应用价值。在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发展早期,土建领域大多利用钢纤维进行增强改造,随着应用深入与技术拓展,后续相继研发出了玻璃纤维、芳纶纤维、防弹丝纤维以及碳纤维等增强复合混凝土,其中尤以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性能最为突出,如耐强碱腐蚀、机械性能强大、耐水性好以及不惧温差等,其相关的应用也最为普遍。在土建领域,以碳纤维取代传统结构中的钢丝/钢筋,可在降低构件自重的同时,弱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劣化趋势,既便于吊装,也能节约工期。另外,碳纤维具备一定的振动阻尼性能,能显著提升结构的抗震能力。相关研究[12]指出,在水泥混凝土中只需掺入约2%左右的碳纤维,即能大幅提升其抗拉与抗弯强度,同时也能进一步强化抗压强度。
2.3.2 功能/智能混凝土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人们对智能建筑与智能材料的需求与日俱增,而纤维复合材料的出现能赋予传统混凝土更多的智能或功能,以满足不同使用工况的实际功能需求。
(1)屏蔽磁场水泥基复合材料。在某些需要屏蔽磁场的土建项目中,如工业建筑、机房、变电站等,为使建(构)筑物具备屏蔽功能,可在结构混凝土制备中掺入一定量的钢纤维。研究指出,乱向分布的短钢纤维具备电磁辐射屏蔽性能,其屏蔽能力与钢纤维的长度、体积、长径比等有关[13]。
(2)应变自感应混凝土。碳纤维的变形与所受应力具备相应的线弹性关系,因此可通过将碳纤维与水泥基材进行复合形成应变自感应混凝土,其可以借助复合材料中短切碳纤维,实现对混凝土受拉、受弯或受压等不同工况下的实时监测。
(3)自修复混凝土。以往的混凝土结构发生开裂后,一般需要通过外在措施进行加固补强。而在混凝土中掺入含有黏结材料的玻璃空心纤维时,在结构受损挤压引起玻璃空心纤维破裂后,可释放出黏结剂并使裂缝处重新愈合,实现自修复效果,此谓自修复混凝土。同时,还可在将编织纤维网掺入磷酸钙水泥基体中,借助水化、硬化、聚合等一系列反应,促进受损位置的自愈合[14]。
3 存在的不足与发展前景
纤维复合材料能够取长补短,突破传统单一材料的应用局限,既有各组分原材料的优良性能,也有原材所不具备的特性,在我国土建领域中占据重要的应用地位。但就当前的应用现状而言,纤维复合材料仍存在不足和发展瓶颈,需要在未来进行以下方面重点研究和突破。
(1)纤维复合材料在结构设计方面缺乏相应的指导规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的规范性和可靠性。为在将来能更好地在土建领域实现推广发展和深入应用,设计程序和测试标准必须及时制定。
(2)纤维复合材料的价格居高不下,应用成本较高,且产品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成为实现其进一步产业化应用的瓶颈。
(3)纤维复合材料在目前的结构补强领域应用广泛,但其在被加固结构构件服役年限期满后的回收利用问题未得到关注,材料的绿色应用存在阶段性缺陷。
(4)在实际应用中仍有较多的力学机理尚待深入分析,如材料结构特性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荷载工况下复合材料柱/梁的变形规律,以及酸碱或冻融等恶劣环境下的蠕变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