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党史,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2022-01-01热娜古丽阿不都热合曼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党史培育价值观

热娜古丽·阿不都热合曼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校文化学教研部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2021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这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培育提供了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我们要认清形势,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1 学习党史,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的。其内容是“在国家层面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要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层面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进行广泛学习、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面对新时代新要求、面对新征程新任务、培育和践行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而深远。高校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是当前和未来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发展中所积累的优秀的精神财富。是党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党史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通过学习党史,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利于大学生理解党的宗旨、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有利于维护党的领导。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二〇三五年要实现的9方面远景目标中我国要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基于这目标,我们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每一位高校大学生心里。

2 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重理论、轻实践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发挥欠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手段和教育途径比较单一。部分教师知识面窄,在教学中不能把书本知识讲活,甚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敷衍了事,导致有部分学生重专业、轻思想政治理论课,认为课程理论太空,提不起兴趣。其次,是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教育活动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制约,因此所能承载的价值观信息非常有限,而且枯燥单一。有实践教学的,也往往不能有效的落实,既有经费不足的问题,也有安全事故的考虑,有的学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困难重重,基地建设规模不能满足教学需求,部分教师对实践教学有不同的认识,怕麻烦、怕付出,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形成强烈的反差,导致思想理论课教学效果不明显。

2.2 社会、学校、家庭间没有形成合力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完善,让大学生越来越多的感受到了公正、法治等良好的社会层面的价值观念。但仍然存在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当中,社会、学校、家庭间没有形成合力等现象。首先,一些社会上不良的现象给大学生思想认识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其次社会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影响更多的停留在表面,如歌曲、宣传画册等,没有建立起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督培育机制。在学校层面上,更多的是注重理论说教,缺乏与大学生家长的紧密联系与沟通,使学生思想政治方面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在家庭教育层面,仍有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教育教育。随着国家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但由于很多父母忙于工作,认为把孩子送进了大学,剩下的需要依靠学校和老师来监督教育,从而忽视关注孩子的价值观教育。同时,部分家长存在有知识,缺理念,或有理念缺方法,或者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忽视孩子价值观发展,从而不能引导子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

2.3 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负面效应。

在新媒体环境中,网络中负面的信息冲击抵消了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效果。2021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去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在近10亿的网民当中,20-29岁青年网民占总人数的17.8%。大学生刚好处于这个年龄段,所以他们是占有比例最大的网络用户群体。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海量的网络资源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大学生提供有用的信息的同时,也将那些消极、不健康、甚至是反动信息传递给学生,而这种现象越来越多。更可怕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利用新媒体培育西化,分化中国、攻击中国、诋毁社会主义制度、使部分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也出现道德标准混乱、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淡漠化等现象日益明显。

3 学习党史,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对策建议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加强顶层设计,采取创新举措,不断提升高校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实效。

(1)党史学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进入校园。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将中国共产党历史学习与爱国主义、诚实守信、道德法制和民族团结教育等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首先发挥大学课堂主阵地作用,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大学课堂是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其发挥的作用无可代替。不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还是专业课、公共课当中,都要将党史知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其中,弘扬革命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为重点,让学生熟知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根据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必要内容融入各学科各专业各课程教材编写之中,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渗透到在内,使教材全面融入、系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最后要建立党史学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教育体系,使二者成为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和自觉奉行的理想信念,成为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和素质要求,渗透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时时处处、点点滴滴地教育引导学生成为“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的人才,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铸就人生辉煌。

(2)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网络新媒体阵地。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有“机不离手”的习惯,中青校媒面向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发起关于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85%的学生称每天使用手机时长在3小时以上,近四分之一的学生每天使用手机时间在8小时以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青年”。我们必须根据“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工作方针,推动党史学习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唱响网上好声音,传播网络正能量,切实守护好共同的网上精神家园。首先是发挥新媒体的主阵地作用,强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APP建设,在APP中加大党史学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顶层设计,充实党性教育、爱国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团结教育等栏目内容,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趣味性、即时性引导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采取“互联网+”移动学习模式,实现线上手机端与线下课堂教学、讲座、宣传、实践等各种学习途径相结合,使党史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大学生的生活与喜好更加贴近。其次,结合时政要闻、社会焦点及重大的节庆日、纪念日、以大学生提升综合素养、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健康成长成才为目标,把党性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新媒体中,注重其线上线下推广、网上网下交流、保持栏目内容的丰富多彩,实现与时俱进、服务精准、不断增强教育内容的穿透力、感染力、不断提高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关注度和黏着度,吸引和推动大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要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网络环境管理有序运行,实现风清气正、健康向上的网络氛围,切实发挥网络的正向引导作用,教育引领大学生认真学习党史、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优秀份子,努力学习党史,积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

猜你喜欢

党史培育价值观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