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2021-12-31施伟龙
施伟龙 郭 峰
(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镇江 212003)
一、专业课结合课程思政的意义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改革举措是要全面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大学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地,而课堂则是育人的主要平台[1]。专业课课程思政的目的是形成专业课和思政课的协同促进与和谐发展,强化我们对高等教育本质的认知,促进学生思想的健康成长。课程思政的背景下,我们可以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断回答“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使学生接受全方位、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符合新时代发展的优秀人才,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2]。
近年来,国内学者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并强调高校应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将高校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两者有机集合成新的高效思政体系,结合政治理论课上的显性教育与专业课上的隐性教育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协同育人。开展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特别是隐性教育的专业课方面,如何能够根据课程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认同,不仅能够协同促进思政课程的理论发展,同时也能够使专业知识的传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深化。然而,虽然已经有一些学者对课程思政教育已经进行多方面研究,但目前的研究主要涉及从宏观指导层面进行分析,对于涉及个别专业课课程层面以及结合具体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相关研究仍然很少,需要在具体的专业课课程教学中思考如何加强这方面的深入渗透与同频共振。
二、《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是一门培养高校大学生、研究生科技文献检索、阅读与文献信息处理与加工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掌握科技论文写作方法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为学生在课外科技学术大赛、论文写作与发表、课程与毕业论文等方面的顺利完成提供有利的工具[3]。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检索的一般原理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分析各种文献的分布和特点,如何通过现代电子文献检索技术对国内外著名的数据库进行检索,获取不同类型文献(如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行业标准、科技报告等)的全文数据与摘要信息,遵守相应类型文献的写作规范及撰写方法等。经过多年的发展,《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内容不断更新与丰富,且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也以新的教学模式(如微课、慕课)呈现在学生面前,有不少高校也将其纳入“金课”的建设序列。然而,对于该在课程思政方面内容的引入以及相关课题的研究较少。因此,如何将“课程思政”与《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结合,对加强学生对学术道德规范的遵守、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结合笔者讲授该课程关于课程思政方面的案例与经验进行总结,望对今后高效专业课教师针对课程思政理念的实践探索与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方面贡献绵薄之力。
三、《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一)融入科学家探索世界的方法,使学生学习钻研精神和工匠精神
科学研究的推动离不开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与付出,科技文献的检索,也都在追溯着这些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成果。一些优秀的科研工作者,特别是一些科学家们背后的探索世界的故事和钻研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让学生们能够感知科学家们探索世界的方法与思维,同时也能够使学生们在上课的时候消除枯燥感。比如,在搜索一篇题为“Electrochemical Photolysis of Water at a Semiconductor Electrode”时,除了讲授检索技巧和方法,还介绍了下作者Fujishima是如何发现这一“本多-藤岛效应”,从开始的不被认同,到坚持真理的艰苦实验过程,最后被学术界认可等的一系列科研经历,引起学生们对科学探索的极大兴趣,并能够学到藤岛教授优良的钻研精神。再比如阅读文献题为“Photocatalytic water splitting with a quantum efficiency of almost unity”时,能够从文章中解读出作者Domen教授在此文中所报道的科研成果已经能够达到产业化的应用潜质。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感悟,这绝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而是Domen教授四十年如一日追逐科研理想的坚持,刻苦钻研的工匠精神,一辈子致力于实现人类对能源苛求的梦想。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做科研真的是要坐得住冷板凳,踏踏实实,锲而不舍,不断创新,不断挑战新的目标。
(二)引入学术道德规范方面的讲授,培育学生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
科技论文的写作是将学术道德规范引入的良好载体。近年来,由于一稿多投、买卖论文、学术造假、论文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现象频发,关于学术道德规范的讲解显得尤为重要,既能够警示学生们爱惜自己的学术羽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促使学生养成扎实严谨的学风[4]。在科技论文写作的概论部分,引入学术不端的类型和案例,使学生们懂得哪些是科技论文写作的禁区,从案例中吸取教训,深刻认识学术不端所带来的严重影响和后果,进而养成良好的学术道德习惯。
(三)普及高科技应用成果,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新、崇尚科学的精神
科技进步是国家发展的源动力,创新则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在高效的培养课程中,不断激发学生探索创新、崇尚科学的精神尤为重要。在《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涉及许多高科技应用成果的应用,这些不仅能够体现出科学家们探索创新的艰辛,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从事学术和科研研究的热情[5-8]。如检索到南京大学朱嘉教授团队所研发的“纳米黑金”海水淡化材料成果转化的相关文献报道时,为同学们讲解朱嘉教授团队是如何通过选取材料,搭建技术工艺设备,经过不断努力一步步将自主研发的材料与技术实际应用,并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学生们通过普及相关高科技应用成果,激发了敢于创新突破,创造未来的精神。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是一门培养高校大学生、研究生检索文献与科技论文写作的技能类课程,该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信息意识和获取信息能力,还能培养独立科研与创新能力。以上为笔者在讲授《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中的一些课程思政方面的实践与探索,不断深化自身对教书育人能力提升的同时,也通过课程的改革完善了课程的教学内容,优化了课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结合能够促使在全方位、全过程的层面上协同育人,因此,如何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内容与教学过程结合,进而潜移默化地灌输给学生,仍然是每一位教育工作需要深度思考、不断优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