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网络金融安全教育的研究
2021-12-31齐乐
齐 乐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景德镇 333000)
一、校园网络贷款平台的主要类型
(一)基于手机APP 的校园贷款
在当前的校园网络贷款平台发展过程中,由于数额较大并且贷款业务比较多,很多大学生难以辨识相关平台的操作是否存在非法行为,从而落入到不良校园网贷平台的违法陷阱中。在当前,大部分的校园贷是为大学生、研究生群体提供的分期消费和现金消费等服务的互联网P2P金融服务平台,主要分为三种类型:首先是网络分期购物平台,这种平台以学生的网络购物为主,主要提供商品分期,有些平台会涉及少量的现金提取。其次是信誉服务支持下的电商平台,比如京东、支付宝和微信等平台旗下的网络贷款平台;最后是一些银行服务的贷款平台,这种贷款平台又分为两种:正规的大学生就业创业贷款平台、助学平台和市场上常见的不良校园网贷平台。[1]
二、“校园网贷”的主要特点
(一)平台的申请贷款的条件宽松
竞争激烈的校园贷平台为了吸引大学生,分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打出了“无需担保”“0利息”“十分钟到账”等广告,诱人的条件无不吸引着处世未深的大学生。其贷款的申请条件十分简单,只要是大学生就能向平台申请贷款,不需要任何的抵押担保。即使有的P2P网贷平台(如趣分期)需要用户缴纳保证金,但也是少量的,并且对放贷的对象审核较为宽松,在办理手续费时,申请贷款的大学生只要提供身份证截图,甚至不要贷款本人办理,如在趣分期的APP上申请贷款时,APP上会自动显示要求填写旅游、电子产品、日常用品等贷款用途,贷款人可以任意填写,并且在贷款人填写自身的基本资料,也是通过APP运营端进行审查,其真实性很难确认,如2016年10月,福建师范大学徐某用19名大学生的身份信息在多个贷款平台进行贷款,累计达到70多万元后失联。河南大学郑某利用校园贷平台贷款60余万,用于赌球,导致巨额的贷款无法偿还。[2]
(二)平台公布的信息不够透彻
平台提供分期的贷款时,通常只会公布一些吸引大学的贷款条款,比如零利息等,但是在结算时的金额远远超过商品的价格,比如2017年12月,安徽工程大学胡某通过捷信校园分期贷款购买了一台5 000元的iPhone,一开始工作人员承诺无利息,但是每个还款日还款的金额远远超过了按照原价计算的每期的价格,当再次询问工作人员时,却被告知协议上注明了服务费。山西工商学院的冯某在校园贷的宣传活动中,在分期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之前,明确向校园代理咨询提前还款是否需要多付一定的金额,校园代理回复不用,但是当冯某提前还款时,平台却要求支付200块钱的违约金,并反驳贷款合同中有此项条款。这些事件的发生主要是因为相关工作人员或者校园代理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在业绩催促下,只向消费者提供利好的条款,导致消费者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决定。[3]
三、“校园网络贷款”发展现状
(一)校园贷款恶性竞争
在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网络贷款业务的发展为很多不法分子提供了机会,大学生作为我国青年消费阶层的主力军,被很多不法分子盯上。越来越多的网络贷款平台将罪恶的魔爪伸入了大学校园内,那些被银行贷款拒之门外的学生面临的网络贷款的诱惑,基本缺乏个人抵抗力。当代大学生群体的金融素质和法律素质相对较低,在面临网络贷款的诱惑时没有明确的辨识能力,加上现阶段国内对于网络贷款管理法律的缺失,导致很多网络贷款平台在校园内利用误导信息、虚假宣传等手段进行恶性扩张。经调查研究发现,在现阶段有很多校园贷款平台在审核过程中十分简单,有些平台只需要身份证就能够借到一笔钱,根本不审核学生的偿还能力,这些不法行为正是导致校园网贷容易被大学生接受的真正原因。
(二)校园网贷无序发展
在现阶段的校园网贷平台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的网贷平台都会针对那些农村生源进行推销,这是因为与城市的学生相比,大部分的农村学生负担不起贵重物品的消费,但是部分的农村大学生受到当前畸形消费文化的影响,往往会通过借贷的方式来满足自身的欲望。在当前阶段的高效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大学生的信用意识和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在消费欲望和侥幸心理的驱使下,很容易踏入消费主义的陷阱中。总体来说,现阶段我国校园贷款行业发展呈现出“零门槛、零规则、零标准”的恶性发展过程中。
四、“校园网络贷款”的严重影响
在当前很多校园网络贷款平台都披着“零首付”“X月免息”“最快十分钟到账”等具有吸引力的外衣,但是学生意识不到在低门槛、便捷性的背后,校园网贷问题的严重性。首先,便捷性的网贷活动使学生形成了畸形的消费观念。经调查研究,在各类高校网络贷款案件中,有90%以上的学生都不是为了个人创业和助学贷款,而是为了消费各种贵重物品,家庭条件比较差的学生在面对个人经济差距时,不是想着如何努力而是通过这些“快钱”来增加自己的面子,导致自身陷入网络贷款的陷阱中。此外,有约10%的学生是因为创业心切,或者急需用钱,在没有甄别平台合法性的情况下选择了不良网络贷款平台。一旦学生的贷款出现逾期或者违约等行为,产生的不仅仅是高额的、畸形的违约金,同时会通过各种渠道为学生施加压力,导致学生及周围亲朋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最终使得学生走上不归路。[4]
五、“校园网络贷款”应对策略
(一)充分发挥高校德育教育作用
高校在防范校园网络贷款恶性事件的工作中,首先要从思想上帮助学生扭转虚荣消费心理,在日常的德育教育中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秀品德,通过德育活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其次是通过校内讲座,社团活动、主题班会和团日活动等形式,利用身边的网络贷款案例教育学生,使学生具备科学的理财观念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最后是通过学校社团的培训活动,陶冶学生的个人情操,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抵制盲目攀比的心理。
(二)充分发挥社会基层监督作用
在国家层面上,地区工商管理部门应该联合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互联网金融联合整治工作,在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的基础上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内部领域,互联网金融行业要加强内部审查工作,提升对网络贷款企业的约束能力。最后是在家长层面,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个人监督,同时引导学生树立理性消费、合理消费的意识,杜绝网络贷款思想。通过社会各阶层联合监督,严厉打击互联网金融诈骗活动。
(三)完善校内教务监督机制
高校要完善校内教务监督机制,首先要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我校在开展校内校园网贷整治、教育工作时,形成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比如在校生如需办理网络贷款,必须要提供家长签字,辅导员证明和二级学院领导的签字,如有违反校内规定私自办理校园贷款的,一经发现首先与家长联系,做留校察看处理,屡教不改的,给予辞退处分。其次是完善校内信贷审批制度,严厉打击学生或者其他个人利用他人身份证网络贷款的行为。最后是要加强沟通,杜绝各类网络贷款渠道的渗透空间,此外向学生明确各种还款风险,从根本上杜绝不良贷款渗透到大学校园内部的机会。[6]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享受金融服务本无可厚非,但是,校园贷款作为一种新兴的商务形式,大多数互联网金融平台游离在监管边缘。不良平台野蛮生长,盲目扩张业务,费率过高且不透明、催收严酷等不负责的信贷行为,不仅对大学生,对这些贷款平台本身,也意味着很大的风险。因此,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理消费意识,建立完善的校内监督制度,深化家校合作监督模式,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抵制不良校园贷款的能力,推动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