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
2021-12-31汤建容
汤建容
(长江师范学院武陵山片区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重庆涪陵 408100)
涪陵有悠久的历史、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不同的民俗习惯,由此产生了大量的旅游资源。涪陵旅游资源的保护有三条对策建议:一是彻底摸清家底,进行科学分类,二是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对涪陵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从提供便利的交通住宿和打造极富吸引力的景区线路两方面进行。
一、涪陵旅游资源的保护对策
(一)彻底摸清家底,进行科学分类
涪陵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要对其进行保护首先要彻底摸清家底,进行科学分类。涪陵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人文景观与自然旅游资两大类。
1.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有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816地下核军工洞、涪陵榨菜、易理文化圣地点易园、民居瑰宝陈万宝庄园、巴王陵遗址小田溪、佛教寺庙法雨寺、道教宫观北山道院和石鼓古镇等。
2.自然旅游资源有
武陵山大裂谷、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大木花谷.林下花园、雨台山、御泉河、坪西岛、大溪河、梨香溪、天宝湖、青羊湖、水磨滩水库、沙溪温泉、泽胜温泉等。
(二)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
要对涪陵旅游资源进行保护,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行。比如对涪陵旅游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就需要资金,对它进行开发利用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行。所以,需要涪陵区政府加强政策扶持,通过多种形式筹集资金,比如通过政府投入、企业赞助、吸纳民间资本等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筹集资金,建立涪陵旅游资源保护专项资金,用于涪陵旅游资源项目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同时还可以建立涪陵旅游资源文化博物馆,为涪陵旅游资源文化提供展示、传播、研究的场所,为开发与保护涪陵旅游资源提供平台。
(三)加强队伍建设,加大宣传力度
对涪陵旅游资源进行保护,需要专门人才对其进行收集整理及宣传。所以,需要对其专业人才进行培养,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旅游资源专业人才队伍包括几方面:一是专门对涪陵旅游进行研究的学者,如长江师范学院部分老师对涪陵旅游进行研究;二是管理涪陵旅游的主管部门,如涪陵旅游局;三是经营涪陵旅游的企业或公司,如涪陵武陵山游客中心,武陵山大裂谷旅游景区游客中心等。涪陵旅游资源丰富,但还是需要对外进行宣传,所以加大宣传力度也是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的一个方面。
二、涪陵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为了提高旅游资源价值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旅游资源要为社会提供利用价值,这样才是旅游资源存在的意义所在。因此,对涪陵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是有价值的。涪陵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从提供便利的交通住宿和打造极富吸引力的景区线路两方面来进行。
(一)提供便利的交通住宿
涪陵地处重庆市地理几何中心,承接主城联动两翼交通节点。
高速公路方面,拥有长涪高速、涪陵至南川高速、沿江高速公路涪陵至丰都段、沿江高速主城至涪陵段等四条高速公路,共130公里;公路总里程为4 923公里,面积密度为163公里/百平方公里。新增两江新区——南川高速公路(含涪陵段)、涪陵绕城高速西环、重庆至武隆高速公路(梓里—茶园段)、江北大通道等多条高速路。
水运上,长江和乌江两江水岸线长达100余公里,可利用岸线资源丰富,一年四季皆通航行船。后方陆域条件好,适宜建设一批大型化、专业化和铁公水联运的港口物流园区。两江黄金水道现有23个港口码头,年客运量达1 162万人次。涪陵港拥有长江上游最西端深水码头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是上下游轮必靠的四季良港,是长江万吨级船队常年可抵的上游终港,可实现江海联运、直通海外。黄旗集装箱港是重庆市第二大集装箱运输港,是重庆中部综合运输体系和长江、乌江水运主通道的重要节点,是渝东南、黔北等经济腹地资源开发和生产力布局、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龙头港区按照“一园三中心”(即一个园区和换装服务、加工服务、商贸服务等三个中心)进行规划布局,依托良好的深水岸线资源和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优势,带动涪陵区进一步发展临港产业,形成沿江产业带,推动产业结构丰富优化,为“港城涪陵”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随着国家疆煤入渝和兰新铁路、兰渝铁路的建设以及欧亚第二条铁路大通道的建设规划,龙头港成为疆煤入渝、欧亚铁路和水运的连接点。源源不断的资源物流为涪陵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助力涪陵突破工业发展的制约瓶颈。龙头港同时也是为涪陵周边区县、乌江流域、成渝经济区东南部及黔北、湘西地区提供畅通的物流转运的主要大型深水港。其战略地位和意义不断凸显和提升,已上升到成为重庆市和国家战略规划的重要节点。
在航空运输上,目前涪陵区距江北国际机场80公里。规划中的涪陵新妙至江北机场直线高速公路已完成方案设计,全长约51公里,涪陵到江北国际机场的时间缩短到半小时左右,届时江北国际机场将成为涪陵家门口的国际空港。另外在涪陵区蔺市、马武两镇的百里南坪上,一座兼有军民两用功能的高规格现代化机场,正在动工兴建之中。涪陵区水、陆、空立体交通的发展优势,使之成为重庆中部综合交通枢纽、两江航运枢纽。2020年,涪陵将实现“半小时主城、1小时周边”通达,建成渝东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大通道,成为“两翼”人口转移的重要承接地。
在旅游饭店方面,已拥有星级饭店8家,其中四星级3家、三星级2家、二星级3家,星级农家乐19家,全区星级饭店、景区接待设施、星级农家乐等共拥有各类客房1816间(套)、床位3 497张。
(二)打造极富吸引力的景区线路
涪陵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人文历史景观与自然旅游资源交相辉映。拥有三个世界之最:世界上唯一不用潜水就可参观的第一古代水文站——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816地下核军工洞;世界三大酱腌名菜之一——涪陵榨菜,再加上易理文化圣地点易园和极富地域特色的武陵山这两个国内罕见的稀缺旅游资源,形成了涪陵的五大核心景区。其中涪陵境内的武陵山包括武陵山大峡谷、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大木花谷等景区。另外还有雨台山、坪西岛、大溪河、御泉河、梨香溪、天宝湖、青羊湖、水磨滩水库、沙溪和泽胜温泉等自然旅游资源和民居瑰宝陈万宝庄园、巴王陵遗址小田溪、佛教寺庙天子殿、道教宫观北山道院和石鼓古镇等人文旅游资源,且都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目前涪陵已投入营运的景区(点)有10个,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先后设立了武陵山旅游区和江北旅游区,具备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软硬件条件。
乡村旅游方面,涪陵抓住乡村文化、美食文化、休闲文化的精髓,形成了乡村旅游“四季歌”的品牌格局。重点以榨菜、特色林果、特色花卉等特色效益农林资源为依托,沿“东南西北”环形布局,按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点标准培育一批在重庆主城及周边有影响力的旅游特色村镇,形成“东赏龙眼、南观花卉、西看梨花、北望榨菜”和“春采鲜橘、夏摘杨梅、秋收猕猴桃、冬砍青菜头”的大型花瓣状特色乡村旅游区。其中大木花谷被确定为全国首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在特色景区带动下,乌江及辣妹子等精品榨菜、桂楼腌腊制品、袁朝辉油醪糟、正里元葛根粉、系列旅游工艺品等特色旅游商品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和销售市场。
涪陵紧紧围绕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乌江旅游经济带和大武陵山旅游区等三条旅游线路,具体包括涪州长江精品景区旅游环线(蔺市古镇——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两江四岸游);武陵山旅游区环线(乌江画廊——816核军工洞体——大木花谷——武陵山森林公园——武陵山大裂谷);白鹤梁旅游区环线(江南主城商圈——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两江游——涪州古城——北山新城),囊括涪陵主要景点。涪陵周边的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依据涪陵的区位条件,可构建大仙女山景区旅游环线(武隆仙女山——涪陵武陵山——丰都南天湖);涪陵——武隆——南川——丰都旅游中环线,以及乌江画廊——梵净山——张家界——长江三峡旅游大环线。通过与周边旅游景区的互动,打通国内国际两个旅游市场。
近年来,涪陵把旅游业提升到民生事业和幸福产业的高度来谋划和发展,以抓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力度来抓旅游,将旅游业上升为主导产业加快培育,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接待能力不断增强,旅游市场氛围不断浓厚,全区旅游业呈现“异军突起”的良好发展局面。涪陵正以“双创”(武陵山大裂谷申创国家5A级景区、涪陵申创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区)为抓手,将5A级景区创建要求和旅游标准化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和优化服务环境中,把“巴国故都、易理涪州”和“榨菜之乡、三峡上城”等文化元素及其丰富内涵贯彻于旅游产品的规划、建设、管理各个环节;以“申遗”为目标(涪陵榨菜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白鹤梁题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坚持“文化做强、差异做特、品牌做优”三大理念,实施“大景区、大市场、大旅游”三大战略和旅游产品打造与旅游市场营销“两轮驱动、两轮互动”的发展战略。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涪陵旅游业“渐入佳境”,必将使涪陵成为长江上游重要的旅游目的地。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这座千年江城焕发出无穷的活力和魅力,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