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视角下高校融媒体人才队伍建设探析
2021-12-31陈越
陈 越
(苏州市职业大学 江苏苏州 215104)
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信息化时代,在当下的时代当中知识能够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同时知识也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这其中人才运用知识才能够真正将知识变现。为了加快推动媒体融合的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路径,成为新时代的新型高校,我们必须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在高校当中,天然具有人才储备方面的资源,我们应该成立不同形式的融媒体中心,整合校内现有的多方面渠道和资源,统筹各方面的优势,打造出具有高校特色,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实用的校园融媒体矩阵。
一、正确认识融媒体
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随着时代的变化,媒体的定义也在一直不断丰富。最早期媒体所指的就是报纸,随着工业的发展,电视也成了媒体的主要阵地,而在今天信息时代,网络媒体层出不穷,丰富多样,给了媒体更多的传播形式和载体。如今我们一般将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与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进行有效结合,统一称为融媒体。在融媒体这种概念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将一次所采集的信息,通过多种方式制作成不同形式的内容,按照不同的受众和不同的平台进行多元化的传播。在融媒体的时代,我们的采编流程也发生了变化,不仅能够更加方便地获得多方面的信息,也能够对信息进行进一步的求证,这使得融媒体平台真正成为一种多功能一体化的新型媒体平台。如今各高校建立融媒体中心,是为了实现信息的扁平化传播,追求最好的信息宣传效果,从线上资源对接,线下学生的实际需求,更好的服务高校的各项工作,同时也更好的服务高校当中的学生。如今在实际的使用状况里,高校融媒体平台一般是有一名专职指导教师带领一定数量的学生共同组成的。
二、当前高校融媒体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冗余
随着高校对于宣传工作重视的提升,当前对于媒体人才的需求以及媒体传播效果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增加,这导致了当前各类的学生媒体机构当中人员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其实这里存在一个误区,我们反观社会当中的专业新闻机构,即使是一些专门从事信息采编和专业新闻报道的机构当中也不需要过多的人员进入。事实上很多看似复杂繁复的工作,只需要几个人按照固定的岗位就可以良好地配合完成。可是在部分高校当中,融媒体平台里的学生人数往往有数十人甚至近百人。如此庞杂的人员体系,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其实并不能够人尽其才,并没有将工作安排饱和,很多时候可以看到的是学生在媒体中心工作期间闲散无事。这不仅造成了一种媒体中心无所事事,闲散的不良印象,更使得人们在这种环境下对于媒体工作更加不尽心,有时还会因为工作分配的不均而造成学生之间的矛盾。如果按照媒体的种类来分,无论是报纸杂志广播还是微博微信抖音,都应该有对应的独立小组来负责。而每一个独立小组当中,其实只需要三名左右的学生就可以完成全部的信息编辑和分发工作。如果人员冗杂,则可能会造成功能重叠资源浪费,一些部门单打独斗,而另一些部门则无所事事,反而给融媒体平台的运营带来负担。
(二)人员结构失衡
如果仔细观察当前高校当中的融媒体平台构建情况,会发现不少学校的相关人员结构存在严重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首先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学生的单项技能比较熟练,但是对于图文影像网络综合编辑能力都擅长的却很少。这种现象一般与高校当中,不同专业不同学院之间的专业分布有关系,也与高校本身的性质有关,有一些学校的专业内容偏向理工科,那么学生的主要能力可能在制图等方面,而关于文字的编辑则稍显弱势。其次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具备应用型技能的人才多,但是兼具政治敏锐性,市场化思维,全局思维的战略性人才很少。我们在高校当中最不缺的就是具有活力的学生和新鲜的创意,可以说媒体平台所聚集的学生都是思维活跃,善于交际,敢于表达的优秀人才。可是我们想要成立一个成熟可持续发展的融媒体,平台不仅需要良好的创意和活力,更需要稳定的运营和全球化的思维,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有很多学生把媒体工作当做一种思维上的挑战和创作,而没有考虑到一些细节的技术性的问题。很多学生虽然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但是拒绝学习关于市场化思维或政治敏感等方面的知识,这限制了自己在融媒体发展的机会。可以说学生的活跃和创造力是一种良好的资源,但同时年轻的学生对于某一方面内容的执着也可能会限制融媒体平台的发展。
(三)人才培养周期过长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高校融媒体平台的发展,对于人才有较高的要求,想要成立一个新的团队需要首先对每一个成员进行技能上的培训意识上的培养,还需要进行默契度上的配合。这种人才的培养往往是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高校当中的学制一般是4年,很多学生在大一进入了融媒体平台,一般在大四之前就会退出,可以说只有三年的时间能够利用,而大多数的学生则会在大一下学期或大二上学期就退出平台。这也使得我们前期的投入在后期很多没有收到回报。这种情况也使得高校融媒体平台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三、基于管理学的视角加强融媒体平台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策略
(一)制定良好的人才发展规划
既然我们要建立一个完善专业的融媒体平台,就必须要对其发展有科学详细的规划。同时对于人才的培养也要有相关的规划,要懂得层层的构建融媒体机构的职能,将重复或赘余的机构进行合并或取消。
好的计划要具备前瞻性和全局性,在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速度远超我们的想象,而媒体作为不断报道新信息的平台,更是要追上这种快速发展的节奏。这要求我们必须要制定计划的同时,将人才的素质放在首位,技能是其次。只要一名学生具有敢于学习,敢于挑战,愿意虚心接受批评的态度和能力,那么无论未来媒体技术如何发展,社会如何变化,它的核心竞争力是不变的,我们也可以基于人才的这种高素质,在新的技术新的状况发生以后,对其进行及时的培训。[1]
(二)优化人才管理体制
在科学合理的计划指导下,高校应该创新和优化融媒体中心的人才管理机制。这种管理不仅要对于学生来说,还要考虑到教师团队的建设。
首先对于教师团队来说,我们要坚持对外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建立合理化的薪酬体系,将报酬和工作业绩挂钩吸引外部人才,同时也能够留住内部的人才,并且不断激发人才的潜力。其次对于各项重点的激励措施都要不断落实。高校要重视生活环境,薪酬待遇,职务晋升,职称评级,外部培训等方面的保障措施。在任用人才的过程当中,不能唯经验论,要看重能力,灵活运用人才,增强教师在高校中的归属感激发指导教师的进取心。在高校当中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由于人才的聚集,一般来说处于行政岗位的教师相对学历较低,而作为以教学为主要工作内容的高校来说,这种学历较低的情况往往难以产生良好的归属感,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打破这种人才的壁垒,打破身份的界限,借用融媒体辅导员工作室,确保团队内人员专业知识和经验技能的提升,不断增强融媒体指导教师的荣誉感。[2]
对于学生的培养要采取教师培养,学生骨干,学生骨干培养学生新手的模式。一方面,能够突出教师在整个融媒体中心当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能够发挥传帮带的良好作风,实现学生之间的新老交替,弥补学生在几年之内就要毕业退出的问题。
(三)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
上文中提到在不同的高校当中都存在着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融媒体平台当中的学生往往会在某些方面具有偏向的能力,而在综合的考量上,则缺乏全局性的观念和能力。面对这种问题,融媒体中心的管理者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解决。
首先是要促成整个师生团队的思想观念转变,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责任重大,自觉地维护学校媒体和学校对外的形象。在意识到这种重要责任的同时,也有更多的人愿意对其他的技能进行学习。其次是要通过专业培训的方式来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素质,让他们不仅对融媒体工作抱有热情,更能够以专业的目光审视自己当前的工作水平。[3]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高校融媒体建设工作当中,人才仍然是我们最为核心的一个工作重点。考虑到融媒体平台在高校当中的特殊性,也考虑到高校本身具有的资源,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入将管理学和融媒体平台的工作融合在一起,不断探索人才队伍管理的改革和创新,进而提高融媒体平台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