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与对策探析
2021-12-31覃凤英
覃凤英 任 莹
(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武汉 430205)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无产阶级贫困问题时,关注到无产阶级及其子女的教育贫困现象,提出了教育反贫困思想:教育贫困是无产阶级贫困的表征之一,无产阶级需要通过提高自身教育水平摆脱“头脑”中的贫困从而摆脱物质上的贫困。马克思认为,通过教育来使无产阶级摆脱贫困,是最为有效的途径。当前我国正处于精准扶贫的决胜阶段,教育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之一。[1]线上教育的发展为实现教育精准扶贫提供了现实条件。疫情下,线上教育更是借助自身的独特优势,实现“停课不停学”,为推动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帮助贫困地区最终完成脱贫任务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一、线上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一)补齐教育精准扶贫短板
线上教育相对于传统的线下教育,有其独特优势。线上教育不受时空、地点等因素的限制,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不同于线下教学活动模式的单一,线上教育有着多种模式,比如师生一对一直播、班级一对多直播、线上直播与线下录播相结合等各种课程形式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更能通过信息技术分析得出实时教学质量反馈,使教师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更好地把握课程节奏,从而进行精准扶贫,补齐教育精准扶贫的短板。[2]
(二)推进教育资源分配公平化
我国贫困地区的教育精准扶贫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教育资源覆盖不全且不均衡,线上教育的出现使各种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跨越了空间距离的限制,充分发挥发达地区学校的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将优秀教学成果通过网络共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线上教育作为基于网络背景下的学习是一种多向信息交流活动,学生能够获取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可进行思考比较和互相讨论,深入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线上教育拓宽了贫困地区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渠道,有效推进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化分配。
(三)为精准教育扶贫提供了新契机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贫困地区教育需求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从怎样“能上学”变成了怎样“上好学”。以往的线下教学实践活动受着时空条件的限制,质量往往不高,使贫困地区的学生很难接受全面优质的教育,线上教育在疫情期间的快速发展,使跨时空、跨地区教学变为可能,成为加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契机。[3]
(四)有助于发挥教育的持续性脱贫作用
随着互联网通讯技术迅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加快,我国线上教育在现阶段已经进入了学习领域垂直细分、学习方式丰富多样、资源开放共享的智能化教育时代。线上教育的多样化不同于线下教育的单一,其技术优势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为加快精准扶贫和发挥教育的脱贫作用提供了可能性。教育扶贫能够很好地带动智力扶贫、科技扶贫和产业扶贫,而线上教育的出现能够通过其开放性和多元性等特点更好的助力实现教育脱贫,形成脱贫的良性循环,不断带动贫困人口持续性脱贫,不返贫,发挥教育的持续性脱贫作用。
二、线上教育在贫困地区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线上教育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快速推广和应用,但贫困地区由于受资源条件等限制,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一)硬件设施不够完善
贫困地区个别家庭不具备线上学习条件,缺乏上网课设备,没有网络条件或者信号差。有调查显示,在疫情期间,西部某县因无上网设备、网络信号差、无网络等原因无法上网课的学生就有2000多名。当前,我国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中西部地区全面小康还有不少短板,不少贫困家庭还不完全具备完善的线上教育学习条件。疫情背景下,网课全国范围推广,缺乏相关设备、信号不良等硬件设施问题更加突出,使不少贫困家庭孩子的听课质量难以保障。[4]
(二)缺乏网络教学技术维护人员
大部分贫困地区的网络条件较差,运营商网络信号接收困难。为了更好地保障学习过程的流畅度,线上教育有着一定的网络条件的要求。疫情下网课推广期间,不少地区就多次出现网络卡顿或设备故障影响听课效果的现象。由于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和交通的限制,贫困地区能够提供网络教学技术维护的条件较差,现有的基层教育工作人员中缺少相应的技术处理人员和后续维护人员。
(三)缺少针对性课程资源
贫困地区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目前平台开放的课程资源缺少适合贫困地区学生的基础性课程资源。贫困地区的学生大多基础较为薄弱,知识储备量较少,需要的课程内容偏向于基础性、补充性和拓展性课程。已有的资源中缺少针对贫困地区学生特点开设的课程资源,且开放的课程资源良莠不齐,公共教学资源库中基础性教育的优秀公开课资源有待补充。
三、完善贫困地区线上教育的对策
(一)加大国家政策倾斜和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中,总书记多次强调做好教育工作是扶贫的根本之策。因此政府在做好其他工作之余,必须重视对教育方面的资金倾斜和扶持。网络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线上教育从而精准扶贫的保障,根据不同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政府应继续加大财政相关资金投入,完善贫困地区网络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应充分发挥社会积极力量,如企业和社会捐助,可跟相关企业建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二次回收利用循环体系,加快推进教育精准扶贫进程。
(二)完善网络教学技术和人才支持
线上教育在贫困地区的推进不仅需要互联网技术与网络基础设施,还需要相应设施的技术支持。解决缺少技术支持的问题可采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模式,由政府设立专项扶持资金,面向社会提供相关技术人员岗位,引导社会力量关注教育精准扶贫下缺少技术人才配备的问题,与相关互联网企业的专业信息技术人员进行远程合作。[5]同时应当重视教师在线上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线上教育条件下,现实师资的需求变小,不同区域之间可进行教学资源互通和教师共享,对贫困地区的教学人才资源进行一定的补充,提高贫困地区教学的水平和质量,进而达到线上教育助力精准扶贫的目的。[6]
(三)变革学校管理理念
疫情下的线上教育给学校教学管理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学校的教学管理必须随之进行变革。一是优化教学团队。对贫困地区现有教师团队进行优化升级,围绕线上教育,可由政府牵头与发达地区学校合作开展相关的网络教学案例研讨,积极培养网络授课骨干,提升贫困地区教师团队实力。二是丰富课程资源。鼓励本校优秀教师自主开发录制相关线上课程,也可引进部分优质网络课程资源,丰富学校课程资源库。三是重视家校合作。线上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配合与监督,学校应当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随时跟进学生线下的学习动态,及时与家长沟通,定期听取整合反馈的问题并予以改进。
总之,在精准扶贫的决胜阶段,快速发展的线上教育已成为精准扶贫下实现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推手,虽然现阶段贫困地区线上教育还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但随着相关应对措施的跟进,线上教育这一新手段将成为精准脱贫的重要助力,使贫困地区人口不再受限于地区和经济条件,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走出贫困的代际传递困境。[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