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明在宁夏
2021-12-31薛正昌
薛正昌
(宁夏社会科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黄河文明源远流长,数千年前古人就尊称为“四渎之宗”“百泉之首”。黄河向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北方城市文明的产生基础是黄河文化,这直接导致了黄河流域的城市具有某种相似的地域特征。”[1]汉唐时期的政治中心都在我国北方的黄河流域,黄河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黄河与城市文明关系极为密切。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气候、地貌、河流、生态等多元空间所形成的特殊凝聚力,像大地母亲般孕育了黄河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黄河文化融合了黄河支流上多民族的地域文化,演绎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历史画卷,历尽沧桑而自强不息,展示了黄河文化的生命力和向心力。浩瀚深邃且极具凝聚力的黄河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脉永续的象征。
宁夏地处黄河中上游,两千年来守护着黄河,浇灌着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吮吸着黄河的乳汁,滋养着富庶的宁夏平原。宁夏山川有它独特的生态环境,古渠灌溉有它自流灌溉的特殊模式,有其丰富的黄河文化遗产,黄河文化视域下的传统民间艺术,是中国艺术的本源,是黄河文明的具体展现和价值内涵。2020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会议指出,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贯彻新发展理念,遵循自然规律和和客观规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在共同抓好黄河大保护和协同推进大治理的过程中,宁夏肩负着保护与创新的重大使命。
一、农业文明与城市群
宁夏地处黄河中上游,面积6.64万平方公里。黄河穿越黑山峡、青铜峡,南北纵贯397公里,境内有黄河一级支流清水河、二级支流泾河、三级支流葫芦河等河水汇入。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总是和它产生的地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水是万物之源。黄河孕育了美丽富饶的宁夏平原,“天下黄河富宁夏”是古代黄河农业文明浸润宁夏的见证和象征。
(一)引黄灌溉与农业文明
“黄河是一条举世闻名的河流,人们往往将它看作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因为中华民族早期的历史与黄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哺育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华民族的成长……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要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就必须首先了解黄河流域的历史,而要了解黄河流域的历史,自然也就离不开黄河的历史。”[2]宁夏地处黄河中上游,地理位置重要。宁夏境内的黄河文明,是整个黄河文明的一个缩影,宁夏因黄河而成就了名扬千古的宁夏平原,靠黄河而演绎了黄河农业文明的兴盛过程。宁夏平原的地理形胜,黄河对宁夏平原的恩赐,历代移民的持续开发,成就了“天下黄河富宁夏”的历史文化内涵。宁夏的文明史是一部与黄河文明密切关联的历史,依靠黄河做大文章,仍是当代人的使命所在。
在地理空间上,发源于六盘山的泾河与清水河,都是黄河的重要支流,它们一南一北的流向,把汉唐时期政治中心长安(西安)与北部宁夏平原连在一起。汉代黄河西岸的眗卷县(今中卫地区),曾经是安定郡(固原)的辖县,包括丝绸之路南北贯通,水系,将地域空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正是从这些意义上,我们理解的沿黄河城市带是一个大的地域概念,涵盖宁夏南北地域,固原是这个地域范畴之内的重要辖区。
宁夏平原是全国12个商品粮基地之一,土地面积占整个宁夏土地面积的20%,但在20%的土地上创造了80%的经济效益,这里分布着宁夏的10个城市,聚集了宁夏57%的人口、80%的城镇、90%的城镇人口、80%以上的产业、90%以上GDP收入[3],这是宁夏平原农业文明的奇迹。2010年底,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宁夏沿黄经济区纳入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2011年3月,又将宁夏沿黄经济区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沿黄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宁夏沿黄经济区纳入国家重点建设的18个主体功能区之一,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上的宁夏沿黄经济区,意义更为重大。
黄河千万年的淤积形成了宁夏平原肥沃的土地,“千里黄河唯富一套”“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赞誉,印证着黄河宁夏平原“灌溉之利”传统农耕文明的地理优势,为历代移民开发提供了自流灌溉特殊的便利条件。移民文化伴随着黄河农业文明的推进,也包括特殊时期的黄河航运。黄河出黑山峡后,进入中卫平原,再穿越青铜峡进入银川平原,总称之为宁夏平原。早在秦代这里就开凿了秦渠,早在明代就有了“天下黄河富宁夏”之美誉。两千多年过去了,宁夏平原引黄水利工程的规模和灌溉面积,远远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塞北江南”的富庶景象印证着农业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二)城市发展与城市群
城市是黄河文化的载体。追溯宁夏城市的发展变迁,可以看出黄河沿岸既是人群密集的聚居区,是生活与生产劳动的富庶之地,也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凝聚传承的标志。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朐衍县、乌氏县、朝那县,到秦汉以后的高平县、富平县,再到北地郡和安定郡及其属县,党项民族建立的西夏国,元代宁夏中兴行省的设立,1929年1月宁夏省建立,直到今天的沿黄城市群建设,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变迁。现在,我们审视宁夏沿黄河城市带的布局,城市群建设成为黄河文化的载体,再现的仍是黄河文明的魅力。
城市群,是城镇化的延伸。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优化城市布局,既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当今城市发展的主流和大趋势是城市群建设。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的核心增长极。中国的城镇化,其命脉系于城市群建设[4]。目前,我国初具规模、得到公认的城市群有21个,银川城市群即为其中之一。这是宁夏城镇化过程中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大平台,也关乎未来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和整体结构等诸多方面,延伸和发展的意义重大。“平原是中国城市的摇篮。平原地区自然环境优越,地形平坦,交通方便,水源丰富物产丰盈,能为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一切必要的条件。仅土地资源一项就使城市有足以回旋的余地,物产丰盈更使城市的发展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5]宁夏平原“塞北江南”的富庶景象,已被两千多年的历史检验过了,它的地理基础与物质条件将依旧为新时期沿黄城市群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特殊的支撑,为新的城市群落的形成和经济文化发展提供地缘优势,延伸了黄河文明的许多新的内容。
二、黄河文明与黄河文化遗产
(一)黄河文明遗存
黄河对于宁夏,不仅滋润了千年绿洲农业文明,而且孕育了丰富神奇的黄河文化。无论农业文明,还是黄河文化,与特定的地理环境又有着千丝万缕地联系。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古人早已给予合理的总结和诠释。追溯黄河文化,泾水与清水河是重要的源头。宁夏平原与蒙古高原的边缘鄂尔多斯台地相接,向北延伸的空间更大。宁夏的历史与文化书写,就在这样一个地理格局中形成。宁夏地貌样式丰富,基本上汇聚了全国地貌特征,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高山大河相间,黄土高原与平原映衬。在这个广阔的地域,黄河及其支脉孕育了丰富而灿烂的文化;丝绸之路穿越全境,中外文化交融,衍生了丰富的文化遗存。
黄河文明在宁夏的文化遗存,按照类型,可分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文化遗产等类型。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如固原古城、固原北朝和隋唐墓地、须弥山石窟、开城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两类:一是列入“国保”级的人类早期文化遗产,如旧石器时代的水洞沟遗址、菜园遗址、鸽子山遗址、照壁山铜矿遗址、张家场古城遗址等;二是“国保”级文化遗产,如古贺兰山岩画、历代长城、西夏王陵、西夏窑址、古塔、建筑艺术、将台堡革命旧址等。国保级遗产之外,还有大量的宁夏区级重点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沿黄河沿岸修筑的城池,以固原城、灵州城、银川城最具历史文化内涵,固原城,缘清水河而修筑,灵州城、银川城,布局于黄河东西两岸。古城的修筑与水结缘,再加上独特的地缘优势,历史上皆为北方著名城池。西夏近二百年建都史,就依托在宁夏平原黄河西岸。
(二)黄河文化活态传承
宁夏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进入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多,数量大,各级各类传承人数不断增加。在传承的同时,注重创新,视野开阔,各门类技艺或艺术都不断吸纳新工艺、新技法,冲破了传承的思维模式,呈现的是“活态”传承的鲜活的生命力。黄河文化在宁夏地域上的传承,国家级非遗文化遗产,有六盘山花儿、回族民间器乐、回族服饰、武当庙佛教音乐、杨氏家族泥塑、贺兰砚雕刻艺术、张氏回医正骨疗法、隆德高台马社火、宁夏小曲等。自治区级非遗文化遗产,主要有剪纸艺术、刺绣艺术、皮影戏、宴席曲、黄河筏子、纸织画等。红色文化遗产,主要有红色文化遗产、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红色口头文化传承等。
(三)黄河文化延伸新景观
10年前,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并实施“建设沿黄城市带,打造黄河金岸”的构想,在提升沿黄经济带建设的同时,全力打造黄河文化。黄河流经宁夏平原,孕育和影响了数千年的黄河农业文明。宁夏因黄河而存在,依黄河而发展,靠黄河而获取“塞北江南”的美誉。追溯历史,宁夏的文明史是一部与黄河相伴相依、水乳交融的历史。远去的历史,在为宁夏平原留下富庶的农业文明的同时,也留下了丰厚的黄河文化。随着历史的延伸,当代宁夏黄河文化创新工程也得到了重视,如同“盛世修志”一样要在沿黄河带打造和展示黄河文明的新地标,中华黄河坛、黄河楼、黄河书院、黄河博物馆等与黄河相关联的文化建筑,将成为宁夏沿黄河带经济发展的文化象征,更加显示了宁夏平原黄河沿岸黄河文化大美的时代,尤其是中华黄河坛与黄河楼成为宁夏最为独特的黄河文化新景观。
1.中华黄河文化坛
中华黄河坛,位于黄河宁夏青铜峡市金沙湾西湾。这里地貌奇特,中华黄河坛背景靠贺兰山,左为金沙湾山脉,右依青铜峡峡口;河水与山脉相融,在这里转了一个类似于太极图的造型。中华黄河坛的整体设计,布局于黄河西岸金沙湾的台地上,中华黄河坛长999米,宽200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是建筑规模很大的黄河文化建筑群。建筑所用材料,全部是青铜与优质石材,再经过精工打制而成。展示的内容,皆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建筑符号,一百余件青铜器艺术品,分别承载着传统中国文化的精华。
青铜建筑铸造艺术,用艺术形式和文字叙述黄河农业文明的历史。长72米、高7.2米的大型浮雕青铜照壁,位于中华黄河坛广场。照壁正面是黄河文明五千年的发展史,背面是黄河农业文明五千年历史的青铜书写。照壁上的内容,用青铜浮雕艺术展示了历代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以及中华文明的传承,用图示的形式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照壁背面的青铜文字书写,将五千年文明史的精华浓缩为近2万字的文字书写,以黄河之水、黄河之史、黄河之子、黄河之坛四部分内容高度概括。大型青铜牌楼耸立在中华黄河坛正门,是一座高15.8米,跨度45米,10门9柱的特大型牌楼。它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十门九柱的牌楼,也是目前最大的青铜牌楼,彰显了黄河文化的厚重与博大。黄河鼎、黄河钟、黄河鼓,为黄河文化丰富内涵的另一种表述形式,黄河钟与黄河鼓分布在中华黄河坛的左右。黄河鼎与黄河钟、黄河鼓,皆为华夏第一。此外,青铜地动仪、浑天仪、司南车等,都是中华黄河坛的重要青铜艺术品。
石鼓艺术形式展示黄河文明。石雕艺术是与青铜艺术相映衬的另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主要展示黄河农业文明的话题。农耕大道的特殊场景布有18面石鼓,梳理和记录了远古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代农业政策,包括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政策。二十四节气柱,是传统农业文明的根脉,包括六十甲子的座像。18面竹简,记载了历代文脉传承。黄河鼎、黄河钟和黄河鼓,赋予了中华黄河文明的丰富内涵。碑林大道,两旁有青龟驮碑,碑上的文字记载着历代歌咏黄河的诗篇。文化大道上车轮承载着18本石书,记载着重大文学创作名录,暗示中国历史与文化如车轮般滚滚向前,永不停息。
中华黄河坛,通过青铜和石质造型艺术布局,集中展现了农耕文化、儒家文化和黄河文化,贯穿着五千年黄河文化的主线,从不同视角诠释着黄河文化的根脉。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融入了新时代56个民族的文化元素,感恩母亲河。同时,有重点地突出了宁夏地方历史文化特色。感悟和阅读中华黄河坛,如同翻阅五千年文明史,如同游走于黄河文明的历史时空之中。“中华黄河坛就是一种精神的固化。它虽然是宁夏人民建造的,却能代表沿黄九省区对黄河的感念,它是宁夏经济腾飞、沿黄河经济区发展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一个民族感念母亲河的精神图腾。”[6]
中华黄河坛,它将散落的黄河文明用艺术的时空之线连缀起来,展示了一幅宏大而壮丽的历史画卷。中华黄河坛已成为黄河带上的著名文化景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集大成的景观,也必将成为宁夏沿黄城市带最吸引游人的地方之一。
2.黄河楼
黄河楼,是依黄河而建的大型楼阁建筑。黄河穿青铜峡进入银川平原,平畴阡陌与平静的黄河相拥相间,黄河楼就耸立在黄河西岸,人工黄河水环绕黄河楼西北,黄河楼和它占地面积超大的台基处在黄河水中央,如同历史上宁夏平原的黄河之洲,有石桥将大地与黄河楼台基连在一起。八柱七间的多层牌楼,上书“大哉黄河”,是黄河楼整体建筑的北面第一道景观。穿过牌楼,即进入黄河楼的主体建筑群。
黄河楼主体以九层设计,七明两暗。即看得见的楼阁是七层,暗两层依托在两层台基上。七明寓意七级浮屠,九层寓意九九归一。台基占地面积很大,七层黄河楼就建在两层台基之上,总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第一层台基外围,左右建有二十生肖青铜站像,有传统文化里暗喩镇河之用的青铜牛的造型。台基内以方城的形式布局,四角建有阙楼,建筑样式与颜色类似于北京故宫四角。四面有四门,分别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命名。登上第二个台基,就是黄河楼主体建筑。楼体总高达近百米,登临楼阁可观黄河之水,感受大河涌动之景;可览宁夏平原塞北江南之阡陌,盛赞宁夏平原“新天府之地”之景象;可远眺吴忠与青铜峡东西两座城市,以感悟宁夏沿黄河城市群的生机与富庶。
黄河楼承载着黄河文化。黄河楼建筑位置独特,楼阁建筑造型新颖,规模宏大,与著名的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和鹳雀楼并称中国五大名楼。黄河楼将成为连接宁夏平原沿黄河城市带的著名景观,也将成为黄河金岸旅游文化带上的特殊资源,连同黄河楼外围的黄河文化园。黄河文化延伸打造的新景观建筑,是黄河文明在当代的创新和积淀。
三、黄河农业文化遗产
“天下黄河富宁夏”,是缘于宁夏平原引黄灌溉所形成的农业文明。流金的九曲黄河,不仅给宁夏留下了千里沃野,还留下了丰富而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Global Important Agrcultural Henritage Systems”(GIAHS),缩写为AHS。其中对农业系统遗产研究相关表述,中科院已将这种表述界定为“农业文化遗产”。
宁夏平原黄灌区就属于这种“遗产”,极具特殊性。农业系统遗产的研究,属于以资源为基础的研究。对农业系统遗产的认识,必须与古代农业文明相关联。宁夏平原的农业文明属于“自然地理环境多样性、民族多样性、文化交流多样性”相融合而独具特殊意义的农业文明遗产区,“是农牧交错产生的交流对农业系统遗产的影响”。[7]宁夏的历史背景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中国历史的推进过程对宁夏平原农业文明的影响。这块内容的研究与保护,从更大范围看,也是沿黄河带文化建设的精细内容之一,再现的是其原真性,是农业系统文化遗产“活态遗产”,也是未来旅游文化开发的新的看点。此外,沿黄河带星罗棋布的文化遗产,还有大面积的湿地等,黄河文明不仅孕育了农业文明,而且孕育和生成并遗留下大量的文化遗产,诸如枸杞、灵武枣、滩羊肉皮。
著名汉学家费正清等人在他们的《东亚文明:传统与变革》一书写道:“要控制黄河,使它提供必要的水利资源,成为中国专制政府的经济支柱。”[8]两千多年来,宁夏平原的引黄灌溉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流经宁夏平原的黄河水。宁夏平原是一个特殊的地理空间,南北走向的贺兰山,是宁夏平原的保护神,阻挡了沙漠和西北寒流的侵袭。环宁夏平原,三面皆沙漠,这块黄河绿洲即“塞北江南”的粮仓,是黄河滋润和孕育的产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没有黄河平原灌溉,就没有宁夏平原这块绿洲。
(一)十大新天府
古人向以“天府之国”称其为富庶繁盛之地。2008年评选的中国“十大新天府”,宁夏平原忝列其中。宁夏平原是我国特大型古老灌区之一,开发历史悠久,属于“自流灌溉”。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位,其自身就是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这里物产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里山光水色相融,丰饶美丽相映,是人群宜居常乐的地方。其富庶程度、四季气候和人文环境等都达到了新天府的标准和要求。
“天下黄河富宁夏”,这是古人早已对黄河农业文明的总结。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将水资源与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等综合起来考察和研究,极具现实意义。宁夏平原是西北地区的精华之地,贺兰山和黄河构成了宁夏平原的地理格局和生命脉络,提供了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所具备的自然生存条件;后人依靠黄河水利灌溉和宁夏平原肥沃的土地,奠定了中国粮仓的地位。两千年前,秦始皇派蒙恬屯军开发,是宁夏平原大规模开发的开始。唐代的宁夏平原,已经是美丽富饶的绿洲,“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唐代诗人韦蟾的著名诗句描绘了宁夏平原黄河灌区繁荣富庶的景象。两千多年来,宁夏平原农业文明的开发,沿黄河城镇的兴起,沿黄城市群的布局,依托的是黄河与黄河农业灌溉所形成的独有的“塞北江南”的富庶空间。
(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黄河流经的宁夏段,地当黄河中上游。黄河流域基本处在暖温代,气候变化四季分明。距今8000年前,地球上的气候进一步变暖,黄河流域进入新石器时代,农业开始出现。黄土高原是我国农业最早出现的地区,宁夏平原是黄河流域主要的农业区,它的形成与黄土直接相关。宁夏平原基本上是由黄土高原的黄土被侵蚀而后重新沉积而成。黄土、黄河,负载着宁夏黄河文化的历史演进。历代不间断地开发,共同造就了宁夏平原黄河农业文明,形成并孕育了“塞上江南”的美誉。
宁夏缘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母亲河黄河孕育了富庶的宁夏平原。宁夏引黄河灌溉肇始于秦汉,兴盛于汉唐,元明清历代不断提升发展。历代治水先贤励精图治,重视民众智慧,不断创新黄河灌溉,推进黄河农业文明在宁夏平原的发展。秦渠、汉渠、唐徕渠、大清渠,代表着宁夏平原不同历史时期引黄灌溉的发展史,鉴证着宁夏平原“塞上江南”富庶景象形成的历史经历,写就了宁夏平原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作为中国四大古老灌区之一的宁夏平原,2000年后又迎来了一个世界性的机遇。2016年,宁夏启动了引黄灌区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在水利部、国家灌排委的帮助和指导下,宁夏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申遗工作。2017年10月10日,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灌排委第68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宁夏引黄灌区被正式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两千多年的引黄灌溉史,赢得了世界的认可,不但成为世界灌排工程的典范,也填补了宁夏黄河文化遗产的世界“空白”。同时,也成为国家层面上代表着世界古代水利灌溉工程技术的卓越鉴证。
四、黄河湿地——生态文明建设之根基
“生态优先”,是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治理黄河的国家战略,保护与治理同步推进。生态环境,是建设美丽新宁夏的当下方略和长远目标。宁夏因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富,保护母亲河安全与生态是宁夏人的使命、义务和责任,要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高度来审视黄河保护与生态建设。湿地,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是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之谋略。宁夏平原的湿地,是黄河文明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财富。形成于明代的“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主要是指宁夏平原农业文明的富庶景象;宁夏平原湿地,在生态文明的当代意义上同样是黄河文明留给宁夏平原的无价之宝,是宁夏生态文明建设得天独厚的基础性资源。
黄河孕育了“塞北江南”的宁夏平原,生成湖泊串联的宁夏水域湿地。这些湿地湖泊为宁夏平原带来的自然文化遗产,是宁夏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湿地的存在,对于维护宁夏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生态环境的永续发展,都将起到重要作用。湿地,是建设美好家园的基础。宁夏的湿地主要在黄河平原,仅黄河段两侧就有近千处大小不等的湖泊湿地。实施退田还湖、退耕还湖等工程以来,石嘴山、平罗、银川、吴忠、青铜峡、中卫等沿黄河区域多有湖泊出现,尤其以鸣翠湖、阅海湖、星海湖、典农河等大型湖泊河水最为闻名,提升了城市的品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湿地与城市相融,人与城宜居,生态环境大为改观。
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地、天三者是在相互制约中发展的,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理念,也是古代先民生态观的基础。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的保护,一是要实施生态原则,把城市生活与居住生态融在一起,达到自然生态与城市生态的平衡。二是要支持自然性原则,即要尊重湖泊与湿地的原有地形和自然状态,包括湖泊、湿地与城市地貌地形的自然状态,城市不但有魅力,而且是人“乐居”的地方。从长远看,“要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的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就是要提升生活空间的宜居适度,要坚持以“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要扩大森林、湖泊和湿地面积,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美好家园”。
1992年,中国加入世界《湿地公约》。2012年,是我国加入世界《湿地公约》20年纪念,又恰逢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未来国家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意义更为重大。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重中之重。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时代的高度来审视,把生态文明建设当作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伟大的革命性转折来看待。
目前,宁夏已建立湿地类自然保护区4处,国家湿地公园12处,自治区级湿地公园8处。其中,国家林业局将7处公园纳入国家湿地保护工程范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达八处:贺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沙坡头国家自然保护区、罗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雾山草地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火石寨丹霞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湿地面积不断得到保护和恢复,鸟类品种快速增加这些都是远离城市的自然景观和重要的旅游观赏地。
宁夏平原湖泊水系的贯通,尤其是典农河南北贯通,形成一条绵延且独特的生态水系景观带。以典农河为主轴东西布局的众多湖泊,如阅海湖、西湖、宝湖、海子湖、涨塔湖,鹤泉湖等如同众星相拥,再加上千年流淌的唐徕渠、汉延渠等古灌溉渠系的水系,不同类型的水域为宁夏平原大面积的湿地提供了多姿多彩的存在形式。从水文化的意义上,它是独特的,唯一的,充满着特殊的生命力。2018年10月25日,在迪拜举行的国际湿地公约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上,银川平原获得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荣誉称号[10]。此项殊荣,由联合国国际湿地公约组织评估认证,它代表着银川平原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的巨大成就。黄河的润泽,留下了宁夏平原的湖沼湿地,传承着黄河文化在宁夏平原的传承。
五、黄河文明传承的精神
宁夏“唯黄河而存在,依黄河而发展,靠黄河而兴盛”,这是新时期“天下黄河富宁夏”的另一种前瞻性、智慧性的阐释和表述,也是宁夏人民对黄河文明新的感悟和认识。这样才能呵护黄河,才能感恩黄河,才能传承黄河文化兼容并蓄的博大精神,创新和推进宁夏经济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两千年前,秦始皇派蒙恬屯军开发宁夏平原,是宁夏平原大规模开发的开始。唐代的宁夏平原,已经是美丽富饶的绿洲,“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唐代诗人韦蟾以他睿智的审美观照,留下了描绘宁夏平原黄河灌区繁荣富庶景象的著名诗句。历史,在奋斗中推进;文化,在传承中发展;精神,在创新中传承。
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纪念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题词:“建设美丽新宁夏 共圆伟大中国梦”,宁夏始终是党中央情之所系、心之所牵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的贺匾“情满塞上”,成为宁夏各族人民“奋进逐梦”的新起点,将进入一个新时代。黄河文明孕育自强不息的精神,千百年来以“坚韧不拔、勤劳刻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兼收包容、海纳百川”的黄河文化,凝聚成“团结、拼搏、求实、开拓、奉献”的黄河精神,深深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宁夏地域文化之中,成为维系宁夏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宁夏人民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和谐互助的文化品格和文化多元融合的人文胸怀,是宁夏黄河文化的内核。
黄河文化兼容并蓄,体现着自身的博采众长与融会贯通,数千年间在宁夏的体现,草原游牧文化、西域中亚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在这里不断融合交替,作为桥梁和纽带的丝绸之路,为多样性文化在宁夏的碰撞交流、生成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时空。无论张骞“凿空”打通西域门户,还是成吉思汗西征及其子孙建立元朝,在这个频繁的文化大交流的历史进程中,宁夏的地域空间都是一个大舞台。宁夏大地上的文化遗存和传承的各种文化现象,体现的正是黄河文明的久远历史与兼容并蓄的多元特点。新时期,黄河精神的传承与黄河文化的创新,仍是我们生存的这个时代必须坚守的路径,下大力气关注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