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1-12-31候立平
候立平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车道镇中心小学 甘肃庆阳 745717)
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小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的知识方法,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分析并顺利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学生数学思维形成的重要性
在小学阶段,学生在课堂上接触的数学知识虽然难度系数不大,没有较为严格的逻辑论证思想,但是,从数学的特点来看,小学数学依然有较为基础的推理判断内容。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课堂上应该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数学思考模式。小学高年级学生虽然接受着小学阶段的学习,但是在这个阶段他们还要为初中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这个时期,小学生需要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在转化过程中需要数学教师的引导和培养,可见,小学数学教师承担着重要的教学任务。
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动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学习动力,只有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吸引学生,使其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和动力,才会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爱好特点,找到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点,在结合数学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改进、创新教学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五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大,已经不会被简单的图片所吸引,这时候数学教师应该使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活动,从而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例如,在部编版五年级的“图形的变换——轴对称”的学习中,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导入部分插入发射“载人航天飞船”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相互讨论航天飞船的轴对称特点,教师再播放一些轴对称和不是轴对称的物体图片,让学生进行分辨,最后在得出轴对称定义的基础上,请学生举出在日常生活中是轴对称的物体,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二)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学习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合作学习和集体意识也不断深入人心。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要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引导学生在相互帮助的过程中共同进步。教师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教学手段,以小组的学习模式,让小组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小组活动中,让学生可以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又敢于质疑他人[1]。在讨论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相互合作,解决数学问题。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将学习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小组中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在部编版五年级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或圆锥体等不同图形分配给不同的小组,可以将制作教具、求表面积、求体积、上台讲解等任务分配给小组内的成员。让学生在课下和课上的一部分时间完成这些任务,在课堂上让小组代表发言。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集体意识,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数学的源于实际日常中产生的生活问题,数学课本上的学习内容多源自生活问题。因此,课本中的数学知识也可以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数学问题中。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数学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要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数学问题,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亲自动手实践的教学活动,加强实际生活与数学教材内容的结合,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魅力[2]。
例如,学习部编版五年级的“统计”问题时,数学教师可以将学生日常会接触到的“五年级各班级的课本分发数量”进行统计,并做图。在做这些统计时,数学教师将全班的学生分成小组,把收集数据、统计数据、针对数据制图的任务分配给小组中的成员,将学生主体、教材内容、实际生活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可以逐渐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加强学生的抽象思维
在小学数学学习阶段,几何问题的学习难度较高,几何问题也几乎贯穿了数学的整个过程,也是最令学生“头疼”的问题之一。其实,学生难以理解几何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形成抽象思维,对图形的印象认识并不深刻。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强化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要注意以数学教材上的内容为主,加强对学生的数形结合训练,掌握了数形结合方法的学生,可以在头脑中将抽象的几何图形形象化,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进行充分的结合。例如,在“周长和面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课下的空闲时间,自己制作小正方形、正方体。讲解“周长”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PPT上画出正方形,让学生根据图形学习周长公式;讲解面积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正方体,让学生在求正方体面积时,清楚地知道有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的面积。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学生不用再死记硬背记忆公式,当遇到周长和面积的题目时,将公式和图形结合便能轻松解题,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可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五)在教学中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尚不完善,完整、系统地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不足,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对此,教师应该注意,过于简单的“好不好”“对不对”等问题并不能激起学生的思考,而过于难的、超出学生知识储备的问题也会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3]。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并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例如,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在使用一种计算方法对分数进行计算后,可以提问:有没有同学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呢?让学生充分开展思路,积极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不应该急于否定学生的计算方法,要帮助学生分析计算错误的原因,强调被遗忘的知识,加深形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非常重要,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课本的熟悉程度,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改进,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合理的引导,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