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有效结合探究

2021-12-31金立忠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32期
关键词:监测技术环境治理环境监测

金立忠

(江西赣州市于都生态环境局,江西 赣州 3423000)

生态环境监测作为环保工作的主要应用技术之一,可以更加科学详细了解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以便于工作者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科学性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因此,应结合农村生态环境特点和地域差别,研究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积极探索有效的技术应用方案,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监测有机结合,增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效果,推动农村区域生活、生产环境持续改善优化。

1.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现阶段,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针对生态振兴,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动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原则,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文旅等产业方兴未艾,这些均离不开良好农村生态环境作为基础。通过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能够优化村民的居住环境、农业生产环境、文旅环境,由此推动广大农村的生态振兴。在此过程中,检验各项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效果均需要参考相应的农村生态环境指标,而农村生态环境指标数值则需要依靠配套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操作来获取。一直以来,生态环境监测技术都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借助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可以获取农村区域内土壤、大气、水体中污染物的分布、种类、浓度等基础数据,对现行生态环境治理措施有效性加以评估,再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改善优化,以获得更好的生态环境治理效果。由此可见,环境监测技术贯穿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全过程,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此外,通过将高新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引入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实现实时、自动化的生态环境监测,压缩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人力资源成本,同时也有助于治理措施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结合原则

根据上述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分析,可以将该技术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有效结合原则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针对性原则。为了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获取的各项数据能够满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应根据农村地域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特征污染等特殊性,结合生态环境治理目标需求,进行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案设计,让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与不同地域生态环境状况、治理目标结合更具针对性,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价值;第二,规范性原则。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代表性和全面性,直接关系着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制定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合理性,需严格遵守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程、标准,落实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性;第三,实用性原则。在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应用中,除了考虑技术操作规范性、针对性以外,还要关注技术的实用性,并结合实际条件,选用具备足够可行性、经济性的监测技术,以促进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顺利结合。

3.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有效结合探究

3.1 与大气环境监测技术结合

3.1.1 大气污染源控制上的结合

早期生态环境保护的宽松政策,广大农村红砖厂、水泥厂、畜禽养殖场等大气污染排放企业点多面广,企业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向大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悬浮颗粒物以及其他有害污染物,严重破坏农村生活生产环境。落实污染源集中全面管控,及时发现和整治环境空气污染问题离不开环境监测技术的支持。在此过程中,必须将大气环境监测技术结合到企业大气污染治理,围绕企业大气污染源的特点、分布、风向等因素,制定环境监测方案,开展排放口和企业周边环境布点采样分析,精准监测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一旦发现排放超标,立即展开依法督促、整改工作,实现对农村环境空气环境保护。一般来说,在环境监测技术操作中,如果工厂较多,且分布较为分散时,可以运用网格布点法,以更快、更准确地确定污染排放超标污染源所在位置;当工厂规模较大、数量较少时,则可用扇形布点法,对工厂的下风区域进行集中观测,为污染源控制工作提供更加详实的数据;当工厂位置较为集中时,则可以直接采用功能区布点法,并在无障碍物的下风区域,布设一定数量的监测点位即可集中观测此区域的大气污染情况,为污染源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3.1.2 在实时了解农村空气污染现状上的结合

随着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发展,在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上,人们可以借助无线通信技术,以及配套自动监测装置,构建出自动化环境空气监测系统,为农村环境空气提供实时的环境空气监测数据,提高治理措施时效性与准确性。尤其是在捕捉农村秸秆焚烧方面,借助无人机监测措施可以有效发现目标,提高秸秆禁烧工作效率。同时,在大气排放污染源监测方面,将大气自动化监测技术运用到大气污染排放企业,在排放口安装在线监测准备,并与地方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实时监督排放口达标情况;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方面,逐步在重点乡镇和企业密集区域,布设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对农村环境空气质量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分析数据变化趋势,提出改善农村环境空气质量措施。应当结合各地域经济实力和污染状况,选用具备经济性、实用性、可行性的自动化监测技术方案,提前谋划设计自动化系统运维方案,支持自动化监测系统在农村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应用。此外,还要注意,考虑到上述自动化技术尚处于推行普及阶段,应加强对运维人员培训,使其能够迅速掌握系统操作方法,做好环境空气监测技术与农村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有效结合。

3.2 与农村水环境监测技术的结合

3.2.1 在制定污水管网系统建设方案上的结合

现阶段,一些农村地区尚未配置统一的污水管网,农村禽畜养殖污水、生活污水乱排乱放现象极为普遍,导致农村地区水环境污染严重,破坏当地的人居生活环境,制约农村文旅、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建设统一污水管网系统已经成为农村水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在此过程中,为了快速准确识别处管网建设、运行存在问题,提高生活、养殖污水治理效果,需运用水环境监测技术,通过监测使用水量、排放水量、管网收集水量、污水污染因子、浓度等参数,评估现行处理工艺是否可行、管网建设方案是否合理、管网是否存在泄露故障等问题,对现有的问题进行改善优化,提升污水管网收集率,发挥水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处理效能,在环境监测技术与农村水生态环境治理结合中,需要根据污水管网的分布,设立水环境监测点,还可以考虑设置自动化监测系统,并将环境监测工作纳入到管网运维工作范围内,以提高管网运维的准确性,增强农村污水治理效果。

3.2.2 在治理农村径流水体污染上的结合

在早期大肥大药的农业生产模式下,大量的农药、化肥会渗透到土壤中,并随着地下水流动进入径流中,出现农村径流水体富营养化,引发生态环境问题。而就目前来看,虽然大肥大药生产模式已经被更为合理、现代化生产模式所取代,但由此形成的水体富营养污染问题依然存在。为了改善农村环境,需将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作为重点工作,并积极运用生物技术、物理技术、化学技术,对水体加以治理,优化农村径流水体质量。结合水生态环境监测技术,通过对各项富营养指标监测,评估现行治理措施落实效果,根据评估结果,不断调整、优化现行治理方案,持续提升治理工作水平,实现富营养化治理工作与环境监测技术的有效结合。在此背景下,可以考虑用TSI指数法,对富营养程度进行评估,然后根据指标测量需求,进行水体中总氮、总磷、叶绿素的监测,再用上述监测结果,与标准值进行对比,由此评估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最后,参考评估结果判断现行技术措施的有效性,并及时加以优化改善。一般来说,当总磷<15mg·m-3、总氮<400mg·m-3、叶绿素<3mg·m-3,说明水体处于贫营养化状态;当总磷为 15~25mg·m-3、总氮为 400~600mg·m-3、叶绿素为3~7mg·m-3,说明水体处于中营养化状态;当总磷为 25~100mg·m-3、总氮为 600~1500mg·m-3、叶绿素为7~40mg·m-3,说明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当总磷>100mg·m-3、总氮> 1500mg·m-3、叶绿素> 40mg·m-3,说明水体处于过营养化状态。

3.3 与农村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结合

3.3.1 在土壤环境污染风险评估上的结合

由于农村区域的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因此,大量的矿山企业和化工企业建设在农村地区,给农村地区带来重金属污染、化学污染等土壤污染问题。在此背景下,为了保证广大农村居民生活生产质量,必须开展土壤环境污染风险评估,借此对土壤环境污染危害后果的可能性进行表征,明确土壤污染造成人体疾病、死亡、伤害的可能性,以及引发生态系统破坏的可能性,由此评估是否需要在使用土壤之前,进行土壤环境治理,以免出现环保治理工作不及时,导致农作物受污染、生态系统恶化等问题。而在环境保护中,可以考虑结合土壤环境监测技术,并根据土壤环境污染风险评估需求,对土壤指标进行针对性监测,为评估工作提供极具参考价值数据信息,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但在此过程中,应当需要先对土壤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明确土壤中可能存在的污染物,由此确定监测技术方案设计方向,使监测技术的应用更加符合风险评估的需求,充分发挥技术、保护工作相结合的效能。

3.3.2 在土壤污染治理评估上的结合

土壤污染治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其直接关系着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因此,为了获得更好的污染治理效果,可以考虑将环保工作与土壤监测技术相结合,并借助监测技术,实时了解土壤污染情况变化状态,由此评估治理方案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以便于及时发现和改善治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持续优化治理工作效果,推动当地农业生产水平的发展。在此过程中,考虑到土壤污染物的多样性,目前所用的治理方法以综合治理为主,因此,在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与土壤污染治理结合中,需采用集成型的监测技术,构建出一个综合性的监测系统,以全面监测土壤中含有的各类污染物,使监测结果能够更加完整、准确地反馈治理工作的开展效果。但应当注意,随着全社会对土壤环境治理重视程度提升,国家已经出台配套的土壤监测技术规程,因此,在应用此技术时,要严格按照现行的规程,落实各项技术措施,以保证技术、环保工作的结合效果能够达到预期。

3.4 与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结合

3.4.1 在生态环境治理方向确立上地结合

在农村地区,交通运输工具、电子产品等现代化设施的普及,使得人类活动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扰动越来越大,因此,为了推进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治理逐渐成了农村环保工作中的重点。但由于生态系统本身就比较复杂,且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人们通过观察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来找准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由此确立生态治理方向,保证生态环保工作的准确性。在此背景下,可以考虑将生态监测技术与环保工作相结合,运用物理、遥感、生物、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监控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的各项指标,并借助测得的指标值,反馈出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然后工作者即可基于此,确立生态治理方向,制定针对性的生态治理措施,改善生态系统运行状态。

在此过程中,应当秉承综合性的原则,运用物理、化学等多种监测技术,全面监测各项生态环境表征指标,并结合土壤、大气、水体的监测结果,对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由此才能更加精准、客观地反映出当地的生态变化情况,以及各项影响因素,促进生态环保工作找准侧重点,增强环保、监测技术相结合的有效性。

此外,考虑到人类活动是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应积极运用高新的卫星遥感监测技术,以扩大对人类活动的监督核查范围,为生态环保方向的确立提供更加完善、详细的依据。

3.4.2 在生态环境治理效果评估上的结合

为了保持农村地区的良好生态环境,需针对当前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方案,以不断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在监测技术与环保工作相结合的背景下,可以运用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来实时观测生态环境变化情况,由此评估现行环保治理方案的落实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分析现行治理方案的优化点,再及时对治理方案进行改善调节,使其能够达到更好的落实效果,促进环保、技术的有效结合。为此,在监测技术的应用中,可以设计一套自动化监测技术方案,并运用多项监测技术,构建出集成化的自动监测系统,以综合测量多个生态环境指标。同时,设置数据统筹分析系统,由此运用前端测得的各项指标数据,运算分析出生态环境整体状态信息,提高生态监测结果的参考价值,为生态治理工作的持续优化奠定基础。

4.结论

综上所述,深化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可以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整体水平和效率。在农村生态环境振兴中,借助相应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大气污染问题、为水与土壤污染治理工作提供有利信息,助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治理工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监测技术环境治理环境监测
汽车胎压监测技术探讨
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陡帮强化开采边坡立体式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城市水环境治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广播电台播控系统的监测技术研究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