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服务提升高职图书馆价值

2021-12-31孙海亮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8期
关键词:社区服务图书图书馆

孙海亮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图书馆,山东 潍坊 261011)

高职院校图书馆是学校的信息资源中心、第二课堂、三大支柱之一,各种光鲜的头衔却难以掩饰门前冷落的尴尬处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不少业界同仁对此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高职图书馆还是存在大量资源闲置、师生阅读需求低迷的情况。在内需不足的制约下,我们可以转换思维,把社区群众纳入服务的范畴,以庞大的基数抵消刚需的不足。

1 背景

1.1 国家层面的要求

教育是国之大计。提高国民素质,学校教育只是其中一环,更需要倡导全民阅读、终身学习。学校图书馆具备位置、资源、人力的天然优势,可以更好地服务周边社区群众。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强化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服务功能,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

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1]。

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指出: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图书馆应在保证校内服务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发挥资源和专业服务的优势,开展面向社会用户的服务[2]。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19)也提出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这些都需要高校图书馆积极参与,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2 基于高职图书馆本身的情况

自智能手机普及以来,数字资源以其便捷、高效、快速、形式多样、不受时空限制等优点,取代传统的纸质文献成为读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读者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手机上学习或者娱乐,对图书馆的依赖性大大降低。图书馆资源利用率、自修上座率、设备使用率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空置现象严重。馆员队伍建设滞后,难以开展较高层次的精准化学术服务。这就造成了图书馆的基本服务校内读者需求低与高端服务跟不上之间的尴尬局面。图书馆没有体现出足够学校重视的价值,人才、经费、政策等需求难以得到保障,处境只会越来越糟糕。

1.3 社区群众的阅读需求难以满足

人的一生都要不断地从周边获取信息,或为学习,或为娱乐,或为自我提升等等。特别是中小学生,每年都被要求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即便成年之后,人们也需要阅读文学类或者专业类的书籍以提升自身素质,以期获得更好的发展。对家庭而言,这些书籍基本阅读一遍就束之高阁,很少参与流通,既费钱,又占地方,利用率极低。如果去公共图书馆借书,很大一部分人需要横穿半个甚至一个市区,极不方便。种种情况,导致阅读需求难以满足,阅读动力被进一步压制。

2 推动社区服务面临的问题

高职图书馆开展社区服务,既是国家的要求,也是满足人们阅读需求的有力措施。然而,大部分学校图书馆并未开展相关服务,或者未实质开展社区服务。

2.1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国家虽然对高校图书馆提出了社区服务的要求,但更多的是建设性意见,并没有具体的推进措施。是否开展,如何开展,完全取决于高校的意愿。高职图书馆的经费完全由学校拨款,其原本的宗旨是为校内读者服务。如果对社区开放,仅靠学校本身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优质的服务离不开足够的人力、资源、技术等方面的支持,需要第三方特别是政府、社区的政策、资金倾斜。

2.2 高校的积极性不够

多数高校不愿意开展社区服务,主要顾虑费力不讨好。①图书馆是学校的一部分,所有的资源由学校负责,那么,受惠的就应该是校内师生。社区并未投入哪怕一分钱的人力物力,所以服务社区的主观性不足。②资源是有限的,对社区开放,意味着人均资源占有率下降,担心会占用师生资源,导致服务质量下降。③大部分高职院校仍实行出入管理制度,特别是疫情期间,管控更加严格,对社区开放,无疑会大大增加管理难度。而且社会人员情况复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3 图书馆面临新的挑战

由于服务对象的不同,图书馆需要做相应调整。①相对校内读者的纯粹,社区读者在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兴趣爱好等方面要复杂得多,这就对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要有跳出舒适圈的心理准备,以及足够的业务能力支撑。②如何解决图书丢失、逾期、损坏等异常情况,这是无法避开的问题。图书馆需要获得收取押金、图书丢赔、逾期罚款、损坏罚款等许可,才能确保外借的图书不会出现被恶意丢失、损坏等情况,或者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③图书馆的制度建设和相关技术需要进一步完善。涉及社区读者服务的相关制度必须进行调整,比如证件办理、权限调整、违章处理等;相关的技术比如自修室座位管理系统、图书预借预约、数字资源使用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升,以确保服务质量。

2.4 宣传推广难度大

由于受众群体的差异性,针对校内学生的宣传推广模式难以适应社区宣传。传统的线下推广活动规模较小,阅读的主力群体不是上班就是上学,无法面对面交流,而且现在群众防范心理很重,容易被当成传销,效果不理想;网络推广受众面大,但是首先要解决推广平台的推广,比如微信公众号、网站。

3 解决的思路

开展社区服务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情,值得高校图书馆积极推动。图书馆要带着问题深入社区调研,寻求解决的办法。

3.1 争取政策支持

加强与属地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争取政策、经费的支持,携手开展图书馆社区服务,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丰富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国民的文化素质和发展潜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为加快城市经济建设和创建文明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转变观念,提高内在动力

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开展社区服务对学校正面宣传的重要意义。①图书馆本身丰富的资源利用率不高,开展社区服务,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②社区群众阅读需求有别于在校师生,比如中小学生更希望借阅学校规定的课外必读书目,在职人员更倾向有助于职业发展的专业书籍,老年人更注重养生、历史类的图书,还有人喜欢美食、运动等类别的图书。所以,对师生读者的资源需求影响不大。③高校图书馆满足了社区读者阅读需求,在服务的过程中展现了高校积极的精神面貌,树立了良好的正面形象。④社区服务的多样性,给图书馆提出了挑战,从而倒逼图书馆服务质量和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

3.3 有步骤开展服务

开展社区服务不易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探索前行。开展社区服务的前提是确保校内读者的权益不受侵犯,服务质量不能降低。在这个原则下,应筛选图书馆所能提供的服务,由简单到复杂,有序开展。

以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我们在社区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先试点建设社区图书服务站。2019年,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仓南街社区图书服务站成立。双方建立了稳定的沟通渠道,图书馆有针对性地定期更换图书,为社区群众服务。图书馆计划在周边社区逐步建设更多的图书服务站,以点带面,辐射3km范围内的群众。下一步,图书馆将探索以图书预借方式对社区群众有限制开放图书资源的服务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社区读者网上预借、不进校门、定点取书、图书资源逐步开放。目前,图书馆已在校内率先开展图书预借、送书上门服务,为下一步开展社区群众图书外借积累经验。如果该模式效果较好,将开放校门,逐步开放书库、自修室、报刊阅览室、数字资源等服务。

3.4 共建共享图书馆

图书馆对外开放,首先要解决读者身份问题。如何确保学校资产不受损失,避免把好事办成糟心事,图书馆能否收取押金,图书丢失、逾期、损坏如何处理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那么,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规避以上问题呢?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十六条高等学校应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积极向图书馆进行捐赠和资助。图书馆可以尝试以共建共享的理念,宣传发动社区群众捐献闲置不用的图书。作为共建者,可以共享图书馆的部分甚至全部资源。这种模式,既解决了社区群众手中闲置图书利用率不高、占用家庭空间的问题,还满足了他们更多的阅读需求,节约了阅读成本,另外,图书馆的馆藏也更加丰富了。图书馆需要做的是适时调整管理制度,规范读者的行为。

3.5 与社区联手开展推广与服务

好的政策想要落实,需要有效的宣传。针对社区的宣传,首先要与居委会积极合作,借用对方的平台,一方面更正式,权威性更高,持续时间更长,另一方面针对性更强,毕竟他们对社区群众的情况更加了解。其次,要用好社区图书服务站的桥头堡作用,在服务的过程中开展宣传、收集意见建议,提高图书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最后,要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不同群体进行宣传。比如,在居委会指定位置张贴宣传材料,推广图书馆的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线下联合举办一些趣味活动,线上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开展多维宣传,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4 展望

开展社区服务是大势所趋,是推动全民阅读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必然要求,是利国利民利校的大好事,也是一项复杂的长期工作,需要政府、社区、学校、图书馆以及企业等多方协调配合。图书馆应本着“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主动开展服务,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猜你喜欢

社区服务图书图书馆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的问题与对策:文献综述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研究30年:热点与趋势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去图书馆
我国社区服务的性质和服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