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互助县农经体系建设现状分析与建议
2021-12-31叶兰英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农村经济经营服务站青海互助810500
叶兰英(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农村经济经营服务站,青海 互助 810500)
农村经营管理体系是贯彻落实党的农业和农村惠农政策的基础部门,是农村基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落实党的支农惠农政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经工作含概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许多重要方面,近年来工作范围不断拓展,内容不断增加,农经人员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责任越来越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的指导下,农经如何改革,如何对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做出适应时代的正确决策,尤其是在农经体系建设方面如何解决面临的新问题,现根据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的现状,分析并提出对互助县的农经体系建设的改进建议。
1 互助县农经体系现状
1.1 人员的分布及岗位设置
互助县辖区共有19个乡(镇),总有农经岗位人员54人,机构设县级农经站一处,每个乡(镇)设有农经岗位,每个乡(镇)人员1~2名,2020年,县乡(镇)总共从事农经专业工作的人员54人,其中县农经站人员31人基本从事农经工作,再者为乡(镇)社会经济服务中心农经岗位的在岗人员23人,这部分人员身兼多职,专业人员为农经岗位总人数的42.6%。
1.2 文化结构
从文化结构从学历结构看,专业人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54人。
1.3 职称情况
互助县农经站有专业技术职称的48人,占实际从事农经工作人员的88.9%;其他职务(管理人员——职员)6名,占农经岗位人员的11.2%。在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的6人,占农经岗位人员的11.1%,中级职称的16人,占农经岗位人员的29.6%,初级职称及以下的26人,占农经岗位人员的48.1%。
1.4 年龄结构
农经队伍的现状为中年结构,在整个农经人员中50岁以上有9人,40~50岁的有12人,40岁及以下的33人。
1.5 农经体系建设与改革
互助县农经系统筹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隶属当时的县级农村工作部,人员的较多时期在九十年代,曾达到109人,至2000年前后,农经队伍一直是互助县农村工作的一支重要的有生力量。2007年乡(镇)机构改革中,撤销乡(镇)的农经站,将农经人员划归乡(镇)社会经济服务中心,设农经岗位,而实际工作性质发生了变化,主要从事农村合作医疗和乡(镇)中心工作,之后的乡(镇)农经岗位人员也呈现较大的不稳定性,变动频繁,对业务不熟、工作效率低、岗位人员短缺成为普遍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全县的农经职能严重削弱,工作严重滞后,为正常的农经工作开展带来了诸多不便。
2 农经队伍体系在农村农业社会经济发展中承担的职能
2.1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长期以来,农村“三资”管理一直是农经工作的核心之一,它的有效管理与健全的制度,保障了农村集体财产的安全和集体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行,为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近年来开展的土地确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清产核资工作,更是党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保障农村集体资产安全和维护广大农民财产权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当前农村改革最为广泛、最关切农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他的主要实施者——农经部门在这方面体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2 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减轻农民负担一直是一个社会性的话题,是一个与农民有直接利益联系的与党的政策落实相关联的问题,即尖锐又隐蔽,稍有松懈就会反弹,农经部门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有效的抵制了面向农民的三乱问题,是监督党的惠农政策落实的一个窗口。
2.3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与维护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稳定
自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以来,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就肩负着土地承包合同的管理工作,从联产承包的起始到互助县的四次土地小调整和土地承包合同的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定,以及在稳定承包期长久不变的的改革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也有着较为完善的承包土地资料,在近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更是承担了非常艰巨的工程,建立了农村每一承包户、每一块耕地的信息库,为农村承包制长久不变提供了刚性的保障。
2.4 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自2010年起,互助县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调解和仲裁工作就走上了正规化轨道,有了正规的仲裁机构,以农经人员为主的仲裁员,遵循法律和政策的规定,结合长期的农村土地承包经验,通过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化解和解决了涵盖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方面的各种纠纷问题,使互助县的纠纷调解仲裁工作成效显著,为稳定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和保障农民的承包权益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2.5 规范和指导农村新型经营体制建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
互助县范围内指导筹建新型的农村经营体制,完善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支持种养殖专业大户的发展,家庭农牧场从无到有,为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期在规范发展上做了进一步的努力,清理不规范和“空壳”合作社,逐个清理了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175家,查出不规范的430家。在正常运行的合作社中,有6家为国家级示范社,46家为省级示范社,79家市级示范社。除此外互助县农经站近年登记家庭农牧场354家,培育省市的示范性的家庭农牧场94家,通过这些动作,使互助县的新型经营主体质量状况得到有效提升。
2.6 调查与研究农村经济情况统计及农产品市场信息
从以往的农村经济收益分配到主要经济指标的统计,为各级部门提供互助县农村经济基本情况、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情况、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负债情况、产权制度改革情况、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运行情况、农民负担情况、农业社会化服务情况的数据,为农业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2.7 延伸农经服务职能
近两年,互助县农经部门还按上级的要求拓展了农村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核定和问题的整治工作;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试点工作和推进秸秆还田项目;农村宅基地管理利用情况调查摸底工作等等,可以说新增了许多的为三农服务的工作内容。
3 机构设置及运行中存在问题
3.1 机构不健全
现阶段互助县19个乡(镇)农经岗位由乡(镇)社会经济服务中心人员兼职,很少设有专人专岗,大多数人身兼数职,致使大多乡(镇)农经岗位人员力不从心,难以有效进行农村经营管理服务工作,各项基础性的工作难以扎实有效的开展。乡(镇)改革后只设置农经岗位,其岗位人员一般由乡(镇)领导指定,其工作变动性很强,长期从事农经工作者很少,并且常常出现空缺,在一定意义上说形同虚设。
3.2 专业化程度低
除县农经站人员比较专业以外,19个乡(镇)农经人员中21人中只有4人长期从事过农经专业工作,其余都是非专业人员,因此开展农经专业工作常常难以胜任,对一些连续性的、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力不从心。
3.3 农经人员职称低、评聘难度大
乡(镇)农经队伍极不稳定。互助县从事农经工作岗位的50多名人员中,副高级农经师职称只有6人,农经师职称的16人,因为农经方面的专利发明难等问题,致使高级农经师评审很难。其中还有一部分未聘任,有的人从事农经工作几十年,还是助理级别,无法评聘至与能力相应的职称或职务,待遇反差太大,是影响农经队伍稳定和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4 改进措施
4.1增加乡镇农经人员编制,恢复乡(镇)农经站或设专职人员2~3名,在业务上受县农经部门指导和考核,在岗位变动时要由业务部门核准,保证其稳定性和专业性才是关键所在。
4.2农经工作性质应以专业化为主,除配备专业化人员外,还要从专业培训、考核、晋级、职称评定等方面来促进农经工作。
4.3要改变农经队伍不稳定和工作积极性不够高这种状况,就要从落实上级改革精神,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分配结构,临聘人员实行同工同酬,在编人员在职称评审条件上应当与同等劳动程度的单位相一致,评审条件方面给予一定优惠照顾,让其能够在农经岗位上安心工作,能够发挥其应有的能力,在岗位比例、在编制定性上参照省级管理办法,即参照公务员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