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是每天探索多一点
2021-12-30陈春花
陈春花
很多人问我到底什么叫智慧?
可以借用“说文解字”的表达方式,“智”,上面是“知”,下面是“日”,也就是每天要知道多一点;“慧”的上面是“两个丰,中间是雪,下面是“心”,就是让自己用心安静地学习,双倍吸收,这个时候你就有“慧”了。这个表述也许不够准确,但是可以从一个视角帮助我们去理解“智慧”。
在日常观察中发现,教师会遇到一个挑战,这个挑战就是学生也许无法用心倾听老师的讲解。我对新入职的老师讲,你得有能力把学生的眼光吸引回来,而不要让他把脑袋放在窗外来听课。老师可以吸引学生的原因是老师拥有智慧而不是拥有知识,只有老师真正拥有智慧,学生才会用心来听课。
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知识和智慧的唯一区别就是,知识会有一个阶段的终点,但是智慧没有,智慧必须是每一天、每一天逐步增加的。你可以说这本书我现在看完了,但是智慧没有结束的时候,智慧就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
走在成功路上的应该是拥有智慧的一群人,而不仅仅是拥有知识。只要你每一天都在进步,能够平静地接受所有的东西,你就可以成为拥有智慧的人。
在现实的生活中,一个人的成长与另一个人的成长为什么会一步一步地拉开距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愿不愿意探索更多的东西。你只要愿意探索,你肯定是往前走一步的人。因为探索多一点东西,就会增加多一点智慧。
“智慧”并没有要求你去做更多,“智慧”只是希望你每天知道多一点,只希望你见到所有的事都有吸纳之心,见到所有的人都有欣赏之情。即便是这样,我也很想你扪心问问自己:“是不是做得到?”
年轻人欣赏别人和吸纳别人的习惯不多,挑别人毛病的习惯却非常普遍。我曾经研究过很多学生的实习报告,结果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都会在短短的3个月里面,发现公司的很多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且还会给出解决的意见和对策。
看到这些实习报告,我知道大家对于自己的认知有问题。发现公司存在问题并给出对策,这本身没有什么错误,错误的是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如果没有吸纳、学习的习惯和眼光,是无法拥有智慧和成长的基础的。
教授了多年的MBA和EMBA,每一次讲完课我都会说:“我虽然与你们一起了解完这门课程,而且把方法都和大家讨论过了,我希望你们回到公司去,不要满眼看到的都是毛病。”一些学完课程的同学说,以前他们觉得公司还不错,可是学习完课程之后,发现公司有很多问题,甚至非常危险。
这正是我所担心的,因为企业永远是有问题的,也正是有问题才要求我们回到学校学习和思考。但是同学不是带着解决问题的目的把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不是吸收智慧来给企业一些好的解决方案,反而是发现很多问题,束手无策。
如果学习的结果是看到问题,这是简单理解知识的结果,而不是探索的结果。如果学生们是用智慧的眼光来探索管理的理论,我相信他们会在学习中得到很多启发,也会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法。
就像营销中常常讲的一个故事,有两个人分别到非洲卖鞋子,一个人看到非洲人都不穿鞋子,非常震惊,马上通知公司不能够在非洲卖鞋子,因为这里没有人穿鞋子。而另外一個人看到非洲人不穿鞋子,非常兴奋,马上给公司信息,大量生产鞋子运到非洲,因为这里每一个人都需要鞋子,市场非常巨大,最后的结果是后者成功。
这就是智慧之眼的作用。对于任何现象,都需要人们去探索积极和有意义的方面,从更多的角度来看待。如果不能够探索更多的东西,仅仅是看到问题,这样的回应就表明你不具备智慧,而没有智慧也就没有了欣赏和吸收,也就无从探索!所以探索任何事情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智慧。
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但人如果要拥有智慧,就需要经过知识流动链,先拥有大量数据,进行加工变成信息,然后个人再通过鉴别信息而拥有知识,再将知识运用在行动当中,最终获得的结果才成为智慧。
英国10岁小孩蒂莉·史密斯在2006年普吉岛巨大海啸来临之前,发出警告拯救了一百多名游客。她拥有关于海啸的知识,发现了引发海啸的现象,运用知识之后告诉大家、救了大家。这个真实故事诠释了人类的个体智慧。
智慧的起源在于你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对每个人来说,经验不是最重要的,智慧最重要。所以,我建议你放下过去的成功,因为那是一种经验。成功如果形成知识体系,你才能拥有更大智慧的可能性。
因此,人们能不能拥有智慧的前提是能不能真正拥有知识,以及知识能不能被运用在实际行动过程中。强调“知行合一”就是要达到智慧的高度,只知不行还是不能拥有智慧。
身为一个年轻人,其实没有太多具有优势的东西,如果现在要你去与别人竞争,相信你竞争不过那些专业人士和有着深厚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在年轻的时候能够把握的东西非常少,唯一可以与别人比较的东西,实实在在地讲,就是你所拥有的知识和智慧。
用充满智慧的眼睛、充满智慧的头脑、充满智慧的能力,来判断所有的事情,来贡献你的价值,这就是年轻人可以做的事情。
因此,要养成获得智慧的习惯就必须在年轻阶段完成:要求自己不断地去探索多一点的东西。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号“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