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
2021-12-30罗付仁
罗付仁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三河镇三河中心小学 宁夏海原 755220)
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与生活融合,增强学生的问题解答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但是基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而言,由于长时间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差,学习质量受到影响,数学教育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丰富教育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不同的知识迁移场景,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思维的重要方法。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价值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能够将枯燥、古板的教学模式变得更加丰富多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育的资源,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1]。比如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以图片、视频等形式讲解相关知识等,均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持续开展有益。
(二)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在单纯知识讲解的形式下,很多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或者应用效果不佳[2]。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形象的形式呈现出来,讲解重点与难点,能够增强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能力,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对策
(一)应用微课预习,增强学生自学能力
微视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发挥教学辅助的作用,是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方式[3]。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微视频内容,组织学生按照自身的时间安排自主观看,增强学生的预习及自学能力。
以《倍的认识》课程内容为例,教师则可以制作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内容,为学生展示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或者简单介绍知识内涵及原理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重复观看视频或者慢放视频内容等等。存在疑虑的问题则进行标记,在课堂中便于针对性学习及提问。
(二)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将数学课程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出来,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益。
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超市中购物的场景。比如香蕉3.80元/斤,苹果4.20元/斤,要购买2斤苹果和2斤香蕉,则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学生多比较喜欢购物,这种情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投入其中且进行计算。在解答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迁移,是提升学生数学知识理解能力、应用能力的有效举措。
(三)鼓励学生探究,网络资源展示问题
网络资源丰富,能够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容,对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教师可以基于学生情况及课堂教育的内容,以网络资源展示多个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且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鼓励学生之间交流,合作解答问题。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完成《位置与方向》内容之后,则可以为学生布置合作学习任务。例如教师可以导入网络资源的图片,为学生展示电影院的一个座位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需要快速找到对应的位置。再如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展示学校、家及商场的位置图等,邀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从家到学校行走的最近方向等等。
(四)及时掌握情况,构建智能作业平台
常规作业多通过作业本的形式提交,学生可能第二天会出现到学校抄袭同学作业,或者具有诸多理由推迟交作业的情况,难以及时、真实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情况[4]。针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作业平台。在作业平台中布置相关的作业,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提交。教师则可以通过网络界面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进行批改,便于制定下一步教学计划,基于学生的能力实施“因学而导”。
以《混合运算》内容为例,在课程教学完成后,可以为学生布置“8×2-3=?”、“6-4×3=?”等作业。学生登录平台,计算出结果后可以直接提交。教师可以在旁白位置批改,而后及时返还给学生。学生若存在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向同学、教师提问等。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第二天对常见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掌握正确运算的方式,注意事项等,提升其数学问题解答能力。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感受。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够逐步增强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应用能力。信息技术辅助下,可提升教学的效率,让学生更加灵活的预习课程内容,也能够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现状,对进一步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及学生思维的逐步培养有益,建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