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抑郁症学生危机处理个案研究
2021-12-30蒋栩璐
蒋栩璐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提升了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让高校学生感受到日益加剧的压力,从而引发了不同种类、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习近平总书记(2016)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出“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也就要求高校大学生应练就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人格特质。而在《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8)中,进一步明确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主自助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的基本原则[1]。
大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阶段,个体逐渐成长为需要承担所有社会责任、真正意义的社会人,而这对所需求的个体适应性也做出较高要求。当个体面临无法解决的困扰或生活重大事件,其应对能力或支持系统不匹配时会呈现出心理失衡状态。而积极心理品质指个体在先天潜能和环境教育交互作用和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正向心理特质[2]。积极心理干预不仅能够帮助个体达到丰盈状态,还能降低负面情绪,改善心理问题[3]。
综上,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为解决高校学生抑郁症这一心理危机提供了全新视角。基于积极心理学,针对高校学生抑郁症这一心理危机的防范和快速反应机制研究具有深刻而长远意义。
一、案例简介
小问(化名),一名心理专业大二女生,美丽且充满微笑的面庞下却深深埋藏着抑郁与不安。在新生入学心理测试中,小问被筛选出小学阶段有过自杀史,初中阶段确诊重度抑郁。在班级同学的霸凌下、父母高压式的教育环境中,小问度过了一段非常不快乐的童年。小问到了大学,心理情况并未有所改善,学院辅导员联系小问家长的同时对小问持续关注。小问强烈反对休学住院治疗,但又随时可能情绪崩溃。室友们多次对小问不当行为好言相劝,但小问并不领情。当室友们因担心自身言行对其造成消极影响而尽可能避免与之正面接触时,小问更感受到被孤立、不被关心的痛苦,造成次生伤害。
二、案例分析与处理
(一)教育理念
本案例是一个学生因大学适应问题、原生家庭问题导致抑郁症复发的典型案例。多个负面情绪事件的接连发生,是导致该生抑郁症复发的主要原因。父母的高标准严要求在该生进入大学后并未改变,室友的避而远之行为等,均让该生回忆起了曾经痛苦的经历。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后期和完善阶段,尚未能独立应对一切挫折与困难,当出现心理危机时,具有发生前的隐秘性、发生时的迸发性和发生后的潜伏性等特征。故而,应以生为本,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探寻深层次矛盾点,运用积极心理学干预手段,从而找到破解心理难题的方法。
(二)处理结果
①小问的部分压力来自于父母高压教育,家长过于执拗的认知与责备,让小问感受到了无尽的痛苦。而偶然的谈话间透露出来对父母关心的渴望,也成了辅导员开展工作的切入点。辅导员鼓励小问与父母袒露内心,积极应对问题;父母也意识到自身教育存在的不恰当之处,并开始每天主动联系小问,倾听小问的心声。小问逐渐减少对父母冷漠态度的抱怨。
②辅导员帮助室友们情绪疏导,并充分关切室友们的心理健康状态,告知她们助人自助的前提是保护好自己的心理健康,当两者冲突时,应该先保护好自己。室友们纷纷表示,愿意帮助小问共渡难关。
③小问在老师、家长、室友的关心下,以及在自我救赎意念下,按时且遵医嘱服药,近期情绪崩溃的频率逐渐降低。小问也意识到自己分身乏术,慢慢学会放弃一些学生工作,先关注好自己的心理健康。
三、启示
(一)完善四级心理干预机制,优化心理委员队伍建设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这一特殊时期,心智发展成熟但独立应对挫折的能力不足。在遇到环境适应、学习压力、人际冲突等事件时,不是每个人都能通过哭泣、运动、倾诉等方式有效排解,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为有效监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建构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预警、干预机制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定期组织心理委员培训,围绕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心理班会的开展、心理问题的鉴别、典型案例的分析等主题展开,充分发挥心理委员队伍力量,密切联系同学、及时掌握信息、保持情感追踪。
(二)强化辅导员风险应对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应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辅导员本身非“科班”出身,应加强学习,具备初步甄别心理问题的能力,区分学生心理问题的性质(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精神病性问题等),从而及时转介至学校心理中心或专科医院;此外,作为学生接触最频繁、最了解学生的辅导员,也应增强积极心理学理论知识、心理危机干预、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培训,为应对突发心理危机事件提供有力技术保障,更易于增强辅导员风险应对能力。
(三)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凝聚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原生家庭极大程度决定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以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学生,有效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我们应及时通过合适方式告知家长,同时规避家长不正确沟通方式带来更大伤害。诸多家长对抑郁症起因和症状不了解,或是对自己孩子病情难以接受,往往会指责、质问孩子,带来极大心理负担。辅导员应加强家校联系,构建起家校合作的长效干预机制,强化家校育人合力,架构起沟通桥梁,让学生感受到安全感,共同努力克服心理危机。
(四)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积极情感体验
积极心理学家Seligman提出幸福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遗传素质+后天环境+自身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意味着可通过改变后天环境和自我控制,提升心理健康水平[4]。开展日常工作时,应着力打造具有学院特色的积极心理品牌活动,重视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挥大学生自身能动性,进一步提升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唤醒内心积极情感,从而实现对于心理疾病的预防与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