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剧《茶花女》中咏叹调《永别了,过去的美梦》的音乐特点

2021-12-30李鑫

艺术品鉴 2021年9期
关键词:卡巴茶花女咏叹调

李鑫

一、引言

朱塞佩·威尔第被世人称为歌剧之王,他的一生中创作了不同类型的歌剧作品,例如:《弄臣》 《茶花女》 《西西里晚祷》 《阿依达》等,他的音乐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一直被世人传唱。歌剧《永别了,过去的美梦》选自威尔第《茶花女》,它是根据法国作家小仲马改编而成的歌剧,整部歌剧情感丰富,人物刻画非常细致,揭示了悲剧性的色彩以及戏剧性的张力。

二、歌剧《茶花女》的简介

《茶花女》的原文是由法国著名戏剧家小仲马写的话剧,当时威尔第在巴黎看完这部作品之后引起了共鸣,于是他开始创作,四个月的时间,他把这部作品改编成了歌剧。

歌剧《茶花女》主要讲的是,一位游走于巴黎上流社会的交际花茶花女薇奥列塔,一位则是来自传统家庭的年轻作家阿尔芒,他们不顾自己的身份地位坠入了爱河,原本两人以为可以白头偕老,但作家阿尔弗莱德的父亲不同意他们在一起。薇奥列塔被误会是用情不专的女子,被逼离开,经过种种误会之后又开始了自己过去奢靡的生活,阿尔弗莱德看到现在的她心中充满恶意与恨意,用各种手段报复她,最后就在她生病卧床不起到后来离开人世的时候才知道真相,最终造成了两人一生无法弥补的遗憾。歌剧一共有三幕,咏叹调《永别了,过去的美梦》就出现在第三幕薇奥列塔在身体十分虚弱的时候在病床上演唱的作品,她心中渴望见到阿尔弗莱德,但是自己却病入膏肓,她祈求上帝,但是一切都结束了,场面非常感动,也看出了薇奥列塔对爱情坚贞的情感。

三、《永别了,过去的美梦》的音乐特点

整部作品是一个并列单三部曲式。宣叙调部分是1-28 小节,从29 小节开始到105 小节是咏叹调的部分。宣叙调部分整体的音乐渲染了当时薇奥列塔悲伤的情绪以及她内心的绝望;调性变化从降G 大调转为了a 小调。咏叹调部分29 小节开始,C 大调和A大调交替出现,速度变慢变弱,体现了当时她病入膏肓的状态,52 小节开始速度稍微变快,体现了女主人公的情绪激动,对自己过去生活的留恋以及祈求上帝的一种渴望。结束部分是59 小节到65 小节,结束部是a 小调,这里运用了回旋曲式的方式,情感上是为了强调主人的不舍之情以及薇奥列塔紧张不安的情绪。

整首作品旋律优美,速度变化较多,体现了戏剧性的张力,突出薇奥列塔的痛苦忧伤的情感。整首作品中既有优美的歌词和感人的旋律,同时也有人物的心理描写,将女主人公薇奥莱塔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一)《永别了,过去的美梦》的技巧分析

《永别了,过去的美梦》这首作品是由宣叙调和咏叹调组成的,因此在演唱的过程中我们的演唱技巧也要有一些变化。在演唱宣叙调的时候,首先气息需要流动起来,像说话一样歌唱,这样才能更自然,此外还需要对八分休止符的一个把握,这里的休止符为的是突出主人公薇奥列塔的悲痛的心情。21 小节以及26 小节跳音记号,在演唱的过程中要短促一些,但是都要搭上气息,让情绪带动着音乐。因为宣叙调的部分是薇奥列塔在病情恶化的情况之下演唱的,所以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语气,一定要把忧郁悲伤的情绪代入到音乐中。

咏叹调部分从pp 的力度进入的,包括在之后有很多连音线以及重音记号,在演唱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气息的流动,因为气息是歌唱中最关键的一部分,气息永远是走在声音之前的,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音箱,它一定是通过气息的支撑通过高位置传送出去的,但是声音一定在贴在后咽壁像一条弧线一样穿出去的。61 小节开始的旋律,在演唱的时候就需要气息的流动,包括始终都要保持高位置的演唱,在这里我们可以先用哼鸣的方式去找到音高,点一定要小,像一个芝麻那么大就可以,但是气息需要非常强大,找后腰的力量,笑肌也一定是抬起来的,不可以塌下来。找到位置之后带词的时候要把词咬清楚。这里有很多下行的音阶,所以就需要我们始终保持高位,越往下走的音越需要我们往上唱,声音永远是向前的,不可向后倒。

(二)《永别了,过去的美梦》的情感处理

《永别了,过去的美梦》是出现在歌剧的第三幕当中,当时薇奥列塔已经是病入膏肓的情境之下,她知道阿尔弗莱德要来探望他,但是她深知自己即将离世,心里非常矛盾时演唱的这首咏叹调。整首作品都是非常悲伤悲痛,因此在演唱时,声音需要轻巧,需要带一些哭腔去演唱。

图1 谱例1

这一段出现在宣叙调的开头,在演唱这一句的时候,一定要突出绝望悲痛的心情。突出主人公对她的爱人的依恋之情。包括升fa 的这两个音也需要唱得很准确。既要唱准确连贯,还要像女主人公一样哭泣的情绪(谱例1)。

图2 谱例2

这一段则是情绪的一个宣泄,这一段在演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气息的流动以及重音的演唱,这一段主要就是宣泄她想念阿尔弗莱德的心情以及她陷入了悲痛和无奈之情,需要强大的控制力(谱例2)。

图3 谱例3

这一句在整首曲子里是比较难演唱的一句,需要演唱者横膈肌的支撑,包括积极的高位置,演唱的时候需要声音的集中,要突出薇奥列塔的那种悲伤和失望的形象。这一句连音线非常的多,和中文的翻译形成统一,这一切都有了结局,以此来表达她与阿尔弗莱德一切都结束了,那种永别的情感(谱例3)。

(三)《永别了,过去的美梦》不同歌唱家的对比

《永别了,过去的美梦》这首咏叹调在当今的声乐歌坛中演唱率非常高,主人公薇奥列塔以及阿尔弗莱德的人物形象一直被世人铭记着。这首作品的版本很多,其中作者比较喜欢的有:卡巴耶、安吉拉·乔治乌的两个版本。两位歌唱家在不改变谱子的基础上表现出了自己对角色的认识,用自己的个性以及情感表达了薇奥列塔的悲惨命运的感情。卡巴耶演唱的版本,首先她的声音是非常浑厚圆润的,因此她在演唱这首作品的时候气息非常饱满连贯,在宣叙调“attendo”中,她的呼吸是比较缓慢的,慢慢地进入音乐,在没有进入咏叹调的部分,应该在呼吸上缓慢一点,卡巴耶这样唱给听者营造了一种忧郁安静的氛围;乔治乌在演唱宣叙调的时候,声音非常干净纯洁,虽然没有卡巴耶那么圆润饱满厚实,但是她对音乐的处理非常具有美感,唱出了薇奥列塔悲伤和无奈的复杂心情。听她们演唱时会不自觉地被带入到故事情境中去。卡巴耶在演唱咏叹调部分,她的气息非常松弛具有张力,高位置的点非常小,声音具有穿透力,而且强弱表现得非常好。听她演唱会感觉非常痛苦以及无奈的情绪,尤其在第一个高音A 音,卡巴耶做了一个先弱到强,弱音做到了极致,仿佛一根细丝被缓缓地拉出来。随后把声音全部释放出来,特别能感受到薇奥列塔伤心却无能为力的情绪。乔治乌在演唱咏叹调的部分,首先她的声音位置要稍微靠前一点,演唱的时候加入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稍自由一些,换气的点和卡巴耶有区别。第一个高音A 音,卡巴耶做了一个由p 到f,但是乔治乌做了一个f,这样处理更让人可以感受到薇奥列塔伤痛欲绝崩溃的宣泄。在第二段结束部分,卡巴耶还是按谱面的速度走,而且情绪更加丰富紧张,表达了那种无能为力的情感。而乔治乌第二段提了速度,这样唱更加增强了乐曲的对比和层次感,同时具有了戏剧性的张力,乔治乌对气息以及情绪的宣泄控制得游刃有余。卡巴耶和乔治乌演唱《永别了,过去的美梦》这首作品,不仅塑造了两个不同形象的茶花女,同时在技巧方面,两位歌唱家都有我们所能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但是在听完不同版本的演唱时,听者也需要二度创作,不能刻意去模仿某位歌唱家的演唱风格,还是需要形成一个自己的声音体系以及自己对角色人物的理解。之所以他们可以成为歌唱家,是因为在演唱之前深层次地分析了作品的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的刻画,那么演唱起来就会更加的声入人心。

四、结论

《永别了,过去的美梦》是女主人公薇奥列塔演唱的咏叹调,在整部歌剧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首作品也是女高音的经典必唱曲目之一,从技巧上来看,需要演唱者一个强有力的气息支撑,并且在演唱的过程中需要高位置的保持,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从情感上来看,首先需要对整部歌曲有一定的了解,并且需要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在演唱时需要不同的情绪,不同的音色以及不同情感的处理。威尔第的《茶花女》在歌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被世人传唱至今,值得我们继续思考与研究。在二度创作的同时,不仅需要深入地了解作品的精髓,还需要把自身的演唱体会融入作品中去,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音乐,将作曲家所要表达的内容展示出来。

猜你喜欢

卡巴茶花女咏叹调
感知、认知与演绎整合下的中提琴表演艺术教学新探——以咏叹调《请让我哭泣吧》创编教学为例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茶花女
把她带到镇上去
浅谈茶花女悲惨结局
茶花女吊灯
清唱剧《以利亚》中两首男高音咏叹调演唱研究
中外杀毒软件大比拼
可悲一代“茶花女”
音乐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