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发了 自然知道要去向何处

2021-12-29绒绒

今日文摘 2021年12期

我一个朋友刚刚生产完,辞了工作想谋一份相对自由的工作,这样既可以多照顾一下家庭又可以减轻生活的压力。

虽然并没有十分明确的方向,但她本是一个骨子里带些文艺气质的女性,喜欢用各样的方式将枯燥生活增添一些情趣。跟家里商量了一下,她在楼下开了一个小小的花店,服务周边的楼宇、居民区。经过一年的经营,竟然有小小的起色,还把店面扩大了一倍,雇了一个女孩子一起同她打理花店。

我还有一个朋友,在自己曾经工作的领域收获了一定的资源和经验,想自己创业。两年前就辞了职,开始为新公司做筹备,开展各种各样的市场调研,还专门雇用了一个相关领域的毕业生专门来找寻、研究所谓的方向。结果两年过去了,朋友早已辞了那个学生,自己成了空壳公司的老板,业务却一直止步不前。

我总会听到一句话:准备好了再出发。但是我发现对于我,以及和我一样有选择性困难症的朋友,这句话并不十分适用。

譬如生活中,好不容易遇到一个风和日丽周末,我想出门走走,却总是因为迟迟想不出去哪里而失去出门的动力。最后只是随便在家里看个电视剧或者蒙头大睡,就浑浑噩噩度过了一天。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想到自己又宅在家中一天什么事也没做,后悔得不得了。

再譬如在写作中,我最近看一些古风类型的小说故事,心里喜欢得很,于是也构思着尝试写一篇。准备了半月有余,翻看了各种资料来充实自己,也买了一些古籍来作为参考,结果苦苦研究了一通之后,却迟迟没有动笔。

因为想塑造的人物形象太多,需要选择;想传达的思想有些乱,需要理顺;想叙述的形式也有几个想法,每个都不想放弃。

心中苦闷了几天之后,终于想通了。索性什么也不想,直接动笔开了个头,一字一句、一篇一章写下去,没想到竟然比我想象中的要顺畅。人物塑造和情节设置,都在写的过程中自然而然钻进了我的脑子里。越写越流利,越写越有动力,半个月不到的功夫,竟然也完成了10万字。

可能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的痛苦,是苦于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向。一旦有了方向,便会从此策马扬鞭、一帆风顺。这样的人可能通常会有很大的作为,把一切事情计划周密妥当,按照自己的精心部署有条不紊地笃定前行。但是对于有些人,可能最痛苦就是永远开不了头。这类人往往在做决策、做选择的时候理不清思路、分不清方向。他们往往缺的不是充足的时间去做准备,而是缺一个开始的动力。

出发了,才能抵达。开始了,才能继续。否则永远在准备,永远在一个混沌不清的状态下焦灼止步,慨叹“人生苦短,如果多给我一些时间就好了。”

我想人生茫茫,我们存于世间,不过就是为了赶路。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见什么样的风景。不用过于执著、追求完美,尽人事、听天命,做最好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如今碰到某个周末天气晴好的时候,我总会拉上家人一起出去。也不知道去哪。有的时候会去超市购置些家用回来;有的时候会到广场看看喷泉、喂喂鸽子;有的时候到了商场,索性买两张电影票,看一场或悲或喜的电影。

人生有时便是如此,出发了,自然知道要去向何处。

(林诗明荐自《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