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愤怒”不等于“愤怒表达”
2021-12-29高琳
我们对生活惯常的理解中,愤怒大概率是一种负面情绪,似乎在通往成熟的路上,必修一课便是学会控制愤怒,最好能做到连气都不要生。然而心理学家认为,被压制的愤怒背后,往往有着更为纠缠复杂的情绪和期待,或许是将愤怒指向内在,形成抑郁;或许是牺牲自我,却想要占领道德制高点的傲慢。
其实,表达愤怒不可怕,怕就怕自己没有察觉。我们需要对愤怒有自我觉察,允许愤怒像其他情绪一样流动。因为任何一种情绪都没办法被压抑,所有被压抑的情绪终将卷土重来。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合理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呢?
“说情绪”而不是“做情绪”。“做情绪”就是把东西一摔,大声说“我不干了”!而“说情绪”就是基于事实说出自己的感受。比如我的一位同事时间观念很强,另一位同事却经常在会议中迟到。一次例会,那位同事又迟到了,他选择了表达不满,他说:“你经常会议迟到,我感觉自己不被重视,不开心。希望你能尊重我的时间,下次开会请准时。”他的表述不但没有让同事难堪,两个人的关系反而更近了一步。
有人在愤怒的时候,很容易用威胁语气对待对方,比如“你再这样,我就不客气了”“你最好给我小心点,我可不是好惹的”……但威胁对方虽是给自己壮胆,也是给对方浇油。其实,当我们生气愤怒时,更需要的是表达自己的诉求。而且,在你表达的那一刻,你是理性的,这也让别人看到你的原则和态度。
情商高的人总能做到知行合一,目的和行为统一,发脾气也是。比如你发了脾气,吵了架,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这样的发脾气是情商低。
不要忘记,你表达不满的目的是重新找到关系中的平衡。表达感受不是重点,让对方道歉也不是终点;不要滔滔不绝,不容对方说话;也不要在他/她面前让步。而一次表达愤怒的机会也能防患于未然,所以最后一定要提出你的需求,表明下一次遇到类似事情你希望对方怎么做才不会引发矛盾。只有找到修整你们关系的方法,才能真正达到目的,让每个人都保留自己的完整性。
(蒋清华荐自《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