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但凡你做不到的事情,就是很难

2021-12-29闫晗

今日文摘 2021年12期

看见一个发福的朋友,感慨说:减肥好难啊。另一人反驳说:减肥其实一点儿不难,只要管住嘴,迈开腿,就可以。我不能同意:可问题正是既管不住嘴,又迈不开腿。道理都懂,有几个人能良好地执行呢?看到美食总是抵挡不住诱惑,吃了一口又一口,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工作会感觉好累,只想躺着玩会手机……

有人以为看不清道理和方向的迷茫才称得上难,别的都不难。可是,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呢?因为不一定能照着道理去实践,而但凡你做不到的事情,就是很难。觉得一个歌手唱一首歌很轻松,那是在听人家唱的情况下,不信换你唱唱试试,是否能接得上气息?你看做天鹅臂的玛丽轻松自在地将动作做出美感,自己动起胳膊才会发觉那有多酸爽。

看一个作家,说自己七年来每天下班都坚持写作,后来也算小有名气,出了好几本书。一些人觉得这个作者文笔平平,没什么了不起的,只不过坚持的时间长了点而已。“很简单啊,我要是坚持下去,也能做到的。”我经常听见人家这么说,仿佛优越感满满,万事都在自己掌握之中。不去尝试,也许就是为了保留这份优越感,万一做了真不行可就没退路了。许多人临渊羡鱼,却不归家织网,只是站在岸边说三道四,调侃别人的手艺不行。“我只是不做,做起来肯定比你强得多。”世上唯一不用努力就能得到的只有年龄。

想起中学时一些成绩平平的同学,他们的家长总是说:我家的孩子,挺聪明的,就是不肯用功。生怕落下一个“笨”的评价,好像勤奋是件容易得不得了的事情,哪天愿意了就唾手可得似的。不知道他们究竟聪明不聪明,反正是没学会勤奋,静不下心来学习。一个习惯了游戏思维的人,闯关升级都会有实实在在的奖励,而读书做题,回报要慢得多,过了很久也看不到,坚持的难度也就大一些。

也许是因为过去大家对勤奋之类的强调得太多,写作文老举谁谁勤奋的例子,以至于有点腻味,甚至反感。后来出了不少反鸡汤,都在说国外的快乐教育多好,在玩中就可以轻轻松松学到知识。然而事态也在不断变化中。最近看过一个TED演讲,国外的演讲者强调毅力的重要性,现在西方在推崇勤奋、坚持、毅力这些品质,想成就点儿什么都要花一番功夫的,不是天生聪明那么简单,吊儿郎当没什么追求。虽然也可以,但逐渐会下沉到社会的底层,然后下一代又延续着类似的命运。

中学时有个数学老师跟我们说,发下卷子来,可以看看你为什么出错,是不会,还是粗心。不要以为粗心的过错就觉得,没什么,不会的题,你认真了解一个知识点就可以学会,而粗心是个大问题,你往往永远也改不掉。当时大家都笑了,不太认同——还是题目都会,马虎出错自己会好受点儿。但以后的人生中却是收到了教训:多少次以为下次可以认真一点儿,却始终会粗心那么一点点,难以做到完美。粗心是人生大忌啊。

听过的道理,要去实践,做不到的事情,就是你的局限。看清自己的局限,才有进步的可能。

(徐玉荐自《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