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2021-12-29李秀杰

科学咨询 2021年26期
关键词:研究性解决问题情境

李秀杰

(河北省秦皇岛市新世纪高级中学 河北秦皇岛 066000)

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中,老师比较注重知识灌输,学生则被动接受知识,在这样“各司其职”之中,师生之间严重缺乏沟通与互动,这就会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沉闷,不利于学生的思维。研究性学习的运用过程中,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但由于大多数老师没有运用该模式的经验,所以在初运用该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老师及时对自身教学中问题进行反思与总结,同时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的深层次研究,这样才可以结合现有教学经验,对研究性学习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更好将研究性学习模式助力学生学习的作用发挥出来。

一、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通常就是带领学生对课本中的知识进行死学,忽视了对学生思考的引导,这样学生既无法理解知识,又无法对知识灵活运用,此种教学的意义不明显。研究性学习模式的运用过程中,老师的教学思路会发生转变,会在课堂中更多带领学生对书本中知识进行深层次思考,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发散与拓展效果会越来越理想,不仅能够让学生形成多角度思考的意识和创新意识,还能够让学生在不断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之中,团结协作解决问题能力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能力。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老师必须侧重于对学生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团队协作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太重视。而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会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而在此过程中,小组成员需要不断沟通、合作与互相帮助,自然而然会达成对学生团队协作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也就为学生未来的更好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第一项工作,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其枯法以及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等问题,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难度极大。而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自然而然就达成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的,也就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奠定了扎实基础[1]。

二、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策略

(一)课堂渗透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所以在利用研究性学习模式的过程中,老师就必须要重视其在课堂中的渗透,并要对其渗透做好精心的设计,以更好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

比如在教学“三角函数”一课时,老师需要先让学生对三角函数的概念、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等进行了解与学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入对三角函数图像规律的总结之中。学生在具体的研究中,发现多个函数图像之间都比较相似,如正弦、余弦、正切等函数,而且它们的性质也很相似,这就需要学生去对比、思考与研究,在弄清它们的异同之时,学生才可以真正弄懂这部分知识,为学生接下来的深层次学习做好准备。

(二)设置开放性题目

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中,之所以要设置开放性的题目,是为了对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进行训练,也只有在做好该训练之后,学生的思维才不会再出现被禁锢的现象。

比如在教学“圆与方程”一课时,首先,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该节课的内容进行预习,在预习中完成对圆的方程表现形式的了解,然后,要求学生再进入对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分析之中,让学生在分析中完成对不同数学表达方式的了解。在具体研究过程中,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入对空间直角坐标系学习之中,通过对不同知识的合理运用,能够达成帮助学生构建新旧知识的目的。老师向学生布置题目时,可以从直线与圆位置猜想入手,并设计相关题目,由学生对不同解析式进行探寻。这样的教学设计,将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特征凸显了出来,可以让学生在积极和勇敢的探索学习之中,促使自身综合思维水平的持续提高。

(三)融入教学情境

将教学情境融入高中数学教学中,能够为学生提供具体思考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学习。大多数高中生对于具体问题的思考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能够缩短学生进入探究性学习的时间,并以最佳的状态投入探究学习之中,尤其是在抽象知识的教学之中,让学生由具体教学情境出发学习,对于知识的理解速度更快,而且理想效果较为理想[2]。

比如在教学“统计”一课时,会涉及到以样本估计整体的学习内容,老师可以让全班学生扮演整体,少数学生扮演样本,并根据实际内容进入具体形式的设定中。在具体情境之中,学生的分析和探究更加顺利,这就会让研究性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意义重大,老师需要加强对其运用的重视度,将其用于课堂渗透、开放题目布置以及融入进行情境之中,让学生对知识理解和应用的过程中,促使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

猜你喜欢

研究性解决问题情境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研究性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解决问题的设计
面对面沟通交流 实打实解决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