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性分析

2021-12-29吴泽明

科学咨询 2021年26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评价

吴泽明

(四川省荣县中学校 四川荣县 6431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即使在新时代其适用性也极强,需要高中生对其继承与传承。同时,新课改也关于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需要让高中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精神内涵进行理解和感悟,促使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因此,作为新时代的高中语文教育者,为了取得更加理想的教育效果,必须要将传统文化的深入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其中散发的魅力是不可忽视的。在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总是停留在机械记忆一方面,感受不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乐趣,出现了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兴趣缺失的问题。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则不同,能够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魅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学习中收获快乐[1]。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在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是十分重要的教育任务。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能够对传统文化中的字词文字内涵以及历史文化进行深挖和利用,这样能恰到好处的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另外,传统文化之中的优秀意识也十分丰富,对于学生的影响都是十分深远且深刻的,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三)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作为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需要每一位中华儿女主动肩负起对其传承的职责。尤其是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能够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就能够让他们更加认可传统文化,成为未来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承者,让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分析

(一)受到传统教育思路的影响

高中生即将面临着高考,老师会引导学生将全部的精力放到应对高考中,缺少传统文化教育的意识。所以传统教育思路是阻碍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因素。

(二)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

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教育素材,但隐性素材高于显性素材,在老师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素材深挖的教育背景下,老师会面临传统文化教育缺乏素材与生硬灌输的问题,使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不够顺利 。

(三)老师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高中语文老师在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老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量,必然会对最终的教育效果产生影响。但就实际教学来看,部分老师存在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如在向学生解释《雨巷》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时,部分老师只是按照教案对其解释,却没有从丁香传统意象进行讲解,既不利于学生的深入理解,也错失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契机。

(四)缺少科学的教学评价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教学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但部分老师仍存在重结果评价轻过程和整体评价的问题,使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缺乏针对性和方向。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深挖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老师必须要对其进行多角度深挖,如在教学《荷塘月色》课文时,老师可以从情感内涵入手,对月光、荷塘等进行分析,做好让学生对我国文学作品中古老的浪漫感受的教学准备。在教学《蜀道难》课文时,老师可以从教学环节入手,为学生展示课文中描述的蜀道地图,将学生带入想象之中,真切感受蜀道之难。另外,老师还要善于从课文的细节以及补充教学等环节引入传统文化内容。通过老师对教材中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利用,能够让学生始终驰聘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海洋中,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多关注和感受[2]。

(二)探寻传统文化的传递契机

首先,从每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入手,既能够让学生顺利掌握知识,又能够升华学生的情感。其次,从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入手,如在教学《沁园春·长沙》一诗时,在对其讲解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入音乐作品,自然将传统文化引入课堂,让学生主动接受传统文化知识,进一步完善传统文化教育效果。

(三)设计多样化的传统文化活动

传统文化的教育必须要理论结合实践,如此才能够深度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比如在班级中开展一些传统文化,如主题班会、传统文化交流活动、传统文化赏析活动等,还可以在校园中开展一些文化活动,包括诗词大会、时尚汉服秀等活动,让学生将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及时进行实践,深化学生的理解与选择。另外,还可以为学生布置课下作业,如要求每位学生在网络中搜集一位自己喜欢的诗人,对其进行专题剪辑,将剪辑作品上传到学校网络平台中,让学生在共享中进一步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传统文化的开展质量。

(四)实施科学的传统文化教学评价

在对学生实施传统文化教育评价的过程中,老师要坚持结果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以实现对学生的整体性评价。一方面,老师要对学生课堂中参与与互动过程的关注,以细节去了解和考察学生是否主动参与传统文化学习。另一方面,在利用试卷对学生的诗词记忆以及课内外阅读篇章的情况进行了解,为整体性评价的实施做好准备。

四、结束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意义重大,老师要根据对传统文化实施问题的分析,从教材深挖、探寻传递时机、设计丰富实践活动以及科学评价等方面,强化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效果,进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传统评价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