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2021-12-29汪良文

科学咨询 2021年26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劳动历史

汪良文

(福建省惠安第一中学 福建惠安 362100)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劳动实践类的活动,还需要重视将劳动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中,如此才可以提高劳动教育的质量和价值。在劳动教育的开展中,由于历史学科中有大量关于劳动教育的素材,在实施劳动教育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因此,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历史教师,除了需要重视基本教学任务的完成外,还需要将劳动教育渗透其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一、劳动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通过对历史教育和劳动教育的研究,发现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十分重要,具体意义体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高中历史在渗透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科相关劳动活动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我认知能力,拓宽学生眼界,实现对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的培养。第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协同发展,这将有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达成,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第三,劳动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还可以丰富历史课程教学的资源,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这样就可以更好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并为学生的更好发展奠基[1]。

二、劳动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的问题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虽然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关注,但是从实际的教学践行来看,其效果并不理想。而之所以出现此种问题,一方面,与老师有直接关系,如大部分老师仍将历史看作是一门应试性质的学科,在教学之中比较关注课程知识的描述与分析,忽视了对历史课程整体性,也就是没有对历史学科知识内涵的深层次挖掘,使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狭隘性较强,在片面的教学理解下,会导致老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都停留在浅层次的历史学习中,在教学中缺乏劳动教育和德育因素挖掘和利用时,影响了历史课程育人作用的全面发挥,也影响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以及良好品德的培养;另一方面,学生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重视自己考试成绩的提高,对于老师的劳动教育比较反感,长期如此,老师也就逐渐放弃了该类教育内容的引入,进一步影响了劳动教育和历史教育的有效融合[2]。

三、劳动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的策略

(一)提升历史老师的综合素质

老师是历史教学的实施者,只有持续提高历史老师的综合素质,才可以为劳动教育的有效渗透奠基。第一,老师要树立科学育人理念。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于老师的教学要求也不断更新,因此,高中历史老师需要贴近时代进行教学,对学生实施全面的教育和引导,以便于培养出更多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帮助的人才。第二,老师要提升自我修养。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老师个人素养的提高十分重要,一方面,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老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思想水平。如学习历史教育和劳动教育的知识以及两者结合的知识,同时要及时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劳动教育和历史教育融合经验,提高自身的教育科学理论与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积极进入教学践行中。在老师掌握大量理论知识之后,就需要进入实践中更全面的践行、优化与提升自我,为劳动教育的科学渗透做好准备。

(二)创设教学情境,打造劳动课堂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其关键在“渗透”二字,要想取得理想的劳动教育渗透效果,就需要老师采取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形式,切不可出现生硬灌输的形式,如此才可以保障劳动教育的渗透效果。

比如在教学“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课时,老师以改革开放为出发点,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中流通的各种票证,如粮票、肉票等,并对其背景以及具体事例进行展示,让学生全面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并鼓励将自己知道的关于票证背后故事进行分享。或者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改革开放以后的巨大变化,学生在思考后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的学生说小时候身边的人都骑自行车,现在很多家庭都有了汽车;有的学生说小时候夏天最热的时候,也只是用扇子、电风扇,现在家家基本都有了空调……通过此教学情境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对新课的知识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还能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人们通过双手不断创造的奇迹,让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才让自己有了如今的幸福生活。

(三)利用历史人物,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老师要善于对历史中人物的挖掘和利用,以榜样的作用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品质。比如在教学“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内容时,老师就可以从毕昇发明的活动印刷术入手,让学生明白正是由于毕昇反复的劳动实践,才探索出了活字印刷术。该技术的出现,不仅实现了印刷效率的提高,还推动了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通过历史人物开展劳动教育,学生的接受度更高,而且也会在榜样的带动下,努力向他们靠拢,这样就达成了对其劳动品质的有效培养。

四、结束语

劳动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意义重大,老师要在对其重大意义感受之后,对自身劳动教育中的不足进行反思,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情境中渗透劳动教育以及历史人物中渗透劳动教育等多方面入手,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劳动品质和劳动素养。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劳动历史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历史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