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1-12-29李迪
李 迪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木冲沟中学 贵州六盘水 553000)
初中阶段的物理难度并不大,但其涉及一定量的实验与抽象内容,这对于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而言,直接理解有些许困难。而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侧重于讲解,不管是实验还是理论都以“讲演”的方式进行授课,导致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的缺失。让学生自己动手,自主实验,在实验中对一些抽象的内容可以直观形象地看到,而且,还能在动手实践中体会到物理实验的乐趣,对学生物理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学习的时候,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把控,引导学生对实验的现象进行具体的观察。 对此,教师需要在合理预测的基础上,对观察结果进行细致的分析。教师在进行具体实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以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将实验的重心与学生的兴趣点结合起来,将实验的教学作用最大化发挥,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一些突出现象的时候,也要鼓励学生提出来进行探究,这样才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1]。
在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实验操作的时候,教师需要让学生准备光具座、凸透镜,并且需要准备已知焦距和焦距固定的凸透镜以及光屏、蜡烛和火柴。在具体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明确实验的背景:之所以选择用这些实验器材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是因为在日常生活当中,有许多凸透镜成像原理的一些现象,学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进行学习,在生活当中学以致用。在学生明白了教师的教学意图之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被充分调动兴趣。
以学生的兴趣点着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让学生自然而然进入到观察的状态, 并且留心生活当中的事件,在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得到了结论,并且明确了原理之后,就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进行广泛的应用,学生物理学习的使用性和目的性会增强,同时也会有助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提升,最终会成为良性的学习循环。
二、正确识别和使用仪器能力的培养
能否正确的识别仪器是学生进行实验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只有学生在正确认识仪器的前提下,才能够正确的组装仪器,并且合理的称量物品,最终才能够保证实验顺利的进行,实验的结果才会正确。对此,教师一定要先为学生打好基础,让学生正确认识仪器,避免在实验的过程中出现失误。 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仪器,在进行仪器组装、拼装的过程中,要做到又快又准,在学生能够熟练的进行仪器识别和组装之后,才能认为该学生对实验的具体内容和操作过程已经十分了解,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实验顺利的进行。
在进行八年级“弹力和弹簧测力计”这一课时的实验教学学习中,教师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仪器,学生需要通过动手实验,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通过探究物体的形变与大小这些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具体教具是弹簧、钩码、橡皮筋、橡皮泥、铁丝和充满气的气球等,在具体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塑料尺向下施加压力,给弹簧施加不同的拉力和不同的压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区分拉力和压力的概念,在弹簧拉力计上分别挂一个、两个、三个钩码,在挂不同钩码的时候,记录示数的变化情况,最终学生得出总结:在一定范围内,物体所受外力越大,形变也越大,这说明弹簧测力计是利用这个原理进行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成,注意其使用特点,力的单位,读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量程,并且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开展一个特殊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使用弹簧测力计测自己的头发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
在引导学生正确识别和使用仪器之后,学生就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使用仪器的时候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实验的准确性与正确性,在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时候也能够更加的明显,只有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才能够培养学生缜密的物理思维,同时提高其物理综合素养。对此,教师要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让学生时常复习物理仪器的使用方式注意事项等[2]。
三、处理数据及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
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培养还体现在学生能否正确处理数据以及归纳总结这一方面,在学生进行完善的操作之后,最终要对观察到的现象和相关的物理知识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并且进行相应的总结,对知识进行串联,有针对性地提升个人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能够真正将物理实验进行升华,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学习正确处理数据和归纳总结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能够高效地进行物理实验的学习。
学生处理数据和归纳总结的能力,能够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学生的物理素养,教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在提升学生物理素养的过程。对此,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并且多次反复记录数据,以求达到精确,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和良好的作风。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从多个维度、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此来提高其综合素养。
四、结束语
综述,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教材中的实验过程进行充分地把握,了解每一个实验的操作细节; 其次,教师要注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再次,注重物理学科的生活性,引用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实验; 最后,要注意提高实践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也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的应用能力,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