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 激活数学教学
2021-12-29边燕霞
边燕霞
(河北省康保县第一中学 河北康保 076650)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学校教育中也需要不断革新教学方法,这样才可以开展与时俱进的教学,也才能够提高学校教育改革的效果。数学作为高中阶段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更需要根据数学学科的思维特点以及学生个人的特点,主动摈弃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将问题情境法引入教学中,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更好感受该学科在 社会各领域之中的运用价值。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十分必要,下面笔者就根据此主题具体分析。
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以及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数学又是高中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将创设问题情境引入高中数学教学中,其意义既体现在老师教学方面,又体现在学生学习方面。对于学生来说,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都十分重要,而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进行理论结合实践的学习,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进行了解,促使其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同时发展。对于老师来说,问题情境的合理运用,能够让老师以全新的方法对学生实施引导和启发,同时也更好掌握教学节奏,能够极大程度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1]。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不可以有任何的随意性,必须要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即针对性和适度性原则[2]。
第一,针对性原则。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所以,老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要指向数学知识,在这样针对性的问题之中,才可以将学生带入主题内容的学习之中,才可以更好保障数学教学的效果。反之,如果老师总是随意性的设计问题,那么必然会导致数学课堂混乱,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效果。
第二,适度性原则。高中生在经历小学和初中阶段学习之后,虽然已经有了较强的思维能力,但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知识储备以及思维水平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平均水平来设计问题,这样才会规避问题过难过深而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而且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本来就处于学习压力较大的阶段,内心比较敏感和脆弱,如果问题设计时没有遵循适度性原则,很可能因此让他们失去学习的自信,这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记忆整体发展十分不利。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上文关于问题情境创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研究,已经明确感受到了问题情境的应用价值,也对其应用的原则进行了了解,下面就结合具体实例,对高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进行介绍[3]。
(一)利用趣味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高中生每天需要学习的科目较多,学习的压力较大,再加上受到高考的影响,每天的生活都局限在吃饭、睡觉和学习三方面,这很容易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枯燥性和乏味性。如果学生长期处于此种学习环境下,学习会越来越缺乏兴趣和动力,十分不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因此,高中数学老师必须要了解到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就要注重对一些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轻松、愉快手段的运用,如利用趣味游戏创设问题情境,以此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反而会让学生取得令自己都惊喜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算法初步”一课时,先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设定一个题目,在设定后科学分组,小组中各成员各实施一个步骤,以最快速度得出正确答案的小组,就可以要求其他小组做一件事情。这样的趣味游戏面向全体学生,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也可以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更容易保障其开展的效果。
(二)利用典故创设问题情境
对高中数学教材深挖,我们能够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典故,老师如果能够在每节课的教学之中,灵活利用这些典故创设问题情境,那么更容易唤醒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新课的知识产生兴趣,从而主动进入新课的探究学习中,这样能够更好保障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和效果。
比如在教学“数列”知识时,在对其中典故挖掘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国际象棋摆米这个例子最适合,老师可以将这个典故讲给学生听,如国王为了奖励发明国际象棋的人,就问了他最想要什么奖励,全部可以满足他,这个发明者说他只要棋牌的第一个格子放一粒麦粒,第二个放二个麦粒,以此类推,直至将格子放满,问学生:“你们知道装满需要多少粒米吗?国王能不能装满?”由于该问题十分新奇,学生怎么思考都得不出答案,此时他们就会对新课的内容产生探究的兴趣,也才会在理解等比数列之后,对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和神奇性进行真切感受,让他们对数学课程的学习更加感兴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够让原本一潭死水的课堂,越来越有活力和魅力,在促使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发散思维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促使学生综合性发展的同时,让学生教学质量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