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
——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例
2021-12-29成都师范学院数学学院马蓓蓓王万禹
◇成都师范学院数学学院 马蓓蓓 王万禹
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并对其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给出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建议,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思路。
1 引言
随着国家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毕业生每年日益增加,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特别是2020年开年的一场疫情,世界各国的经济受到严重冲击,部分企业面临倒闭。对于学生,延迟开学,延期毕业,找工作更加困难。面临这些情况,教育部在去年上半年下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2020届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20〕2号)文件,目的都在于推动毕业生就业,扩大毕业生的就业空间。
数学与应用数学(后面简称“数应”)专业是当前很重要的一个专业,是培养未来数学教师及其他学科的基础专业。现在各高校都在开设,但社会的需求量却没有相应的增加,部分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迫。这种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显示一个问题:即高校在数应专业人才培养上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创新创业与就业是紧密相连的,创新带动创业,创业有带动就业。对数应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双创”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文本根据数应专业的就业压力,分析目前高校以就业为导向的数应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的教育现状,分析其原因,从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解决的对策及建议。
2 数应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各大高校自主探索过程中,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逐步开始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受其他方面的影响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具体变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制度不完善,各部门对接失衡
人才培养制度是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的总体实施蓝图和根本性的指导文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制度是有关创新创业培养的重要规定、程序及其它实施体系,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得以按规定实施的重要保障与基本前提。但高校在“双创”教育中,侧重点都集中在创新创业的实践基础上,创新创业理论的知识讲解不到位,对学生双创课程的考试方式和内容过于单一,忽视双创能力的培养。学校的教务处、学生处、创新创业管理中心等单位职责划分不明确,沟通较少,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学分积累,学分的转换,部分休学学分得不到很好的处理。
2.2 缺少系统全方面的课程体系
在高校开设的课程中,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一般都是以选修课程的形式开设,理论课程开始的较少,同时开设的各种辅助课程偏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创新创业知识和相关的政策法规不能吃透,学生又极希望在学习这门课程中,不仅是学到课程中的知识,又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学校在创新创业的教育中,侧重点都集中在实践上,无论是校企合作还是双创基地,对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欠缺。
2.3 师资力量跟不上时代发展
国内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在国家大力倡导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很多高校在无相关师资背景的情况下强行开始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学理论都是通过自己摸搜,借鉴他人等方式获取。在我们访问调查的十所成都本科高校中,大多存在上述问题,而且数创新创业师资较为匮乏,大多数创新创业教师都是由辅导员班主任担任,且大多数教师并未有过实际的创业经验。这些都将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同时,在高校以科研为导向的情况下,学校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并未放在学校的重要发展目标上,任课教师更无时间来提升双创方面的教学能力。这样一来,无论是理论知识的教学还是实践活动的教学,老师上课只能是照本宣科,讲解死知识,不能灵活变通;学生在学完这些学科时,觉得枯燥乏味,很难提起“双创”意识和能力。在毕业就业中,并不能充分利用所学内容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特别是数应专业的同学,就业的时候很难想到自己去创业。
2.4 数应专业学生自身缺少创业意识,缺乏创新能力
和国外发达国家学生相比,中国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接受的是填鸭式教学,应试考试,是教师教授内容,自己被动接受。到大学之后,这种学习习惯才不断慢慢转变。数应专业的学生,由于学习内容多为理论性知识,可操作的内容较少,学习习惯并未很好的转化,导致在学习创新创业这门课程的时,还是不愿自己去做去想去思考。依赖老师的讲解,或者有想法却又害怕承担创业失败之后的结果。这恰好与这门课程开设目标不符合。有些学生有创新创业意识、想法,学院大三几位同学合办一个数学培训机构,入手的时候觉得简单,但进行一学期后,资金、设备等各方面遇到困难,觉得自己在创业这方面无能力,不愿意去积极动脑思考和创新,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遇到困难时也没有想着去需求专业的指导,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些也导致了当下数应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缓慢,水平落后。
3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法研究
3.1 国家、社会和学校共同努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通过社会舆论,就业形势与压力,不断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成为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共同的责任。学校可以统筹利用学校和社会各种资源,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相关课题,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申报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通过项目及资金支持引导学生自我创新完成项目。同时,高校可以建立创新创业社团或者相关的指导机构,给与学生一定的指导与帮助。
3.2 提高学生自身创新创业自信心
学生自身要认识到创新创业并不是学校开设的一门课程,不仅仅是学习一些理论知识,而是培养自身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在就业的时候,除了自身去各中小学、企业找工作,自身也可以创业。比如,开办一些辅导机构,一些与数学特设相关的行业,转变自己的观念。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投身到专业课教师的科学研究当中。学生在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过程中,可以领略到数学知识不仅仅是书本的知识,更多的还可以利用书本上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一项科研的成功,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自信心。
信心缘于实践,通过实践培养信心。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参加一些数学相关的讲座和比赛,比如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等,形成以项目组织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激发自我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另一方面,估计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各种创新创业活动,比如创新创业沙龙、创业技能大赛等活动,发挥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功能,提高自身创新创业能力。
3.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水平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取决于是否有一支知识水平过硬,技能突出的教师队伍,教师在创新创业培养过程中的作业至关重要。
从学校方面来看,优化教师工作环境,拓展教师发展空间,进一步引进专门从事双创教学的专职教师。同时,改善教师的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完善创新创业教师培育体系。引进或邀请数应专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中小学教师等人士来学校开展最前沿的知识和理念讲座,或带学生到中小学校或企业参观学习,提高学生的创造性、能动性、主动性。通过交流学习,数应专业的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和双创课程完美结合,明白其中的道理,使其再就业中才有创新创业热情。
另一方面,从教师方面来看,任课教师要加强双创学科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紧跟国家的政策、制度,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育方法,不断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持续积累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同时,加强与双创做得好的学校去学习交流,比如“数应专业方面的前沿知识和学术论坛会”,专门的双创知识研讨会等,也多去数应专业需求的企业参观学习,查看近几年企业或中小学对数应专业学生需求点,侧重点。这张在教学中,任课教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才能给出有效对策及建议。同时,通过任课教师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自我,明确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自身高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增强合作意识,推动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的稳步提升。
3.4 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课程体系
如今在各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更多的是集中在短时间的培训,如SYB等课程。大部分学生为了修这个学分为参与到这项培养当中。较短时间的课程较难达到一个创新培养的目标。创新培养是一个需要时间积累的过程,因此,高校可以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开设创新创业等必修科目。通过聘请校外社会导师授课,学生校外观摩实践等方式多角度,多形式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课程学习。同时,根据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特点,鼓励在校学生全员参与诸如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比赛,认真打造自己作品积极参赛,以赛促学。定期举办创业成功同学交流会,邀请毕业校友或者创业成功人士和学生面对面的对话,解答他们在课堂学习中和实际创新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分析学生创新创业失败和成功的原因,指导学生创业,给学生信息,让学生敢想并且敢去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