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基于Byram ICC理论模型
2021-12-29李昱坤
李昱坤
(信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不同文化背景者的交往日益频繁,越来越需要“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效、恰当地交往的能力”[1]。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相互交流的关键能力,其重要性越发凸显。与此同时,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增加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内容,强调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仅要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而且能够比较文化异同,吸收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优秀文化的能力。而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是将语言、文化、交际等有机结合,因此它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平台,但在实践层面上,它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上仍存在不足与局限。鉴于此,基于Byram的跨文化交际理论框架构成要素类模型(ICC,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2],结合我国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教学现状,从态度、知识、技能和批判性文化意识四个维度出发,系统地、全面地分析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采取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路径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教学现状与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国内的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无论是在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内容上都有了一定的创新和提高。但面对不断加速的全球化进程,我国大学英语精读课堂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并不乐观,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重视不足
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与现状忽视了跨文化教育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此外,作为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的精读教学中的文化输入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尽管大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跨文化意识培养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意义,但受大学英语四、六级应试的压力、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教学任务繁重但课堂时间有限、文化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以及相对功利的教学目等因素的影响[3],现实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往往会被忽略,部分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亟待提高。
(二)大学英语精读教材忽视中国文化的融入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教材是教师教、学生学的重要载体。然而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为例的精读教材中缺少对中国文化的描述,造成学生无法从课本中认识、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不利于学生成长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者,更不利于帮助学生在外语课堂上深切感悟本民族文化,深化文化自信。另外,教师也易对文章进行单篇教学,忽视教材中关于中国文化的补充与融入,这也不利于学生体悟与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学生易忽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碰撞与冲击。
(三)学生无法对等理解“深层文化内涵”
“深层文化内涵”主要指饱含“文化”的相关词汇及价值观。由于受到母语思维的负迁移影响,部分大学生无法对等理解“文化负载词”,即无法迅速建构起汉语和英语词汇之间的对等理解,不利于英语教学中文化目标的实现。同时,价值观作为深层文化的核心,它是人们辨别好坏、正误、真假等的标准。但部分教师往往将文化教学流于表层,没有进行深层次地批判性文化教学,没有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念,导致学生无法对等理解价值观,无法对于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基于ICC模型的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路径
采用PWP模式,根据Byram的ICC理论模型中态度、知识、技能和批判性文化意识四个维度的能力特性设计课堂活动,从而在精读课堂上形成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有效互动,进而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结合态度维度,注重加强“课程思政”
在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态度维度,注重加强“课程思政”,实现对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不一定是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内容,也可以是思想政治教育所体现的一种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5]。在社会多元价值交织的背景下,英语作为中西文化碰撞最激烈的学科,英语课堂无疑是课程思政的一片沃土,具有很强的可行性[6]。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引领,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英语教学全过程。
因此,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挖掘课文中隐形的育人元素。通过挖掘其所蕴含的思想道德追求、科学精神、人格培养、爱国情怀和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真正发挥英语课堂对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引领作用,从而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在对精读材料进行价值观、思想、思维、情感提炼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阅读前或阅读后的一系列诸如视频、名言、课堂讨论、新闻播报等与文化相关的课堂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以一种“好奇、开放、悬置民族主义判断意愿”的态度对待不同文化,从而培养学生树立具有国际视野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多元价值观,真正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2》中的Unit1“Another School Year——What For?”为例,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在大学中的一次教学经历,从而告诉初入大学的大学生们大学的真正意义所在。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翻译以下两句话“开学为什么要庆祝?”“庆祝有学上,有书读,有知识,有成长,有前途,有未来。”作为本课的导入。教师通过设计这一活动让学生在翻译中初步感知、体验英语语言的魅力,使其以好奇、开放的心态开启大学英语语言学习;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对台词的讨论与理解从中初步感悟、思考大学学习在他们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意义。
(二)结合知识维度,拓宽对中西方文化认识的深度与广度
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结合知识维度,着眼拓宽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认识的深度与广度。因此,教师在以教材为基础,拓展介绍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同时应该有意识地带领学生探索水线以下的“文化冰山”,即隐性的信念、价值观、思维模式等[7],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了解相关话题、掌握文章大意,更能够思考、理解文章的深层寓意,与学习材料产生有意义的互动,从而提升对中西方文化深层次的理解。
另外,教师也应该平衡好教材中中西方文化比重,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将中国文化精华与西方文化精髓有机融合,适当补充、增加体现中国优秀文化、中国特色事物以及中国当代文化建设发展成就的素材,使学生不仅能够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特色,而且能够深化文化价值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在课堂上,教师要精心选择为产出任务服务的输入材料。一方面挑选思想境界高、弘扬中国正能量的阅读材料,用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建立正确的思想价值体系;另一方面挑选反映国内社会和政治热点话题的阅读材料,用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8],从而拓宽文化知识学习的广度。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2》中Unit 15“Obama’s Victory Speech”(奥巴马的胜选演讲稿)为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让学生感悟奥巴马演讲的语言艺术魅力的同时,探索其背景意义;教师也可以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感悟中外领导人演讲的不同语言风格,在学习不同语言表达的同时也有利于激励当代青年学子为中华民族的腾飞顽强拼搏,从而让本节课的学习更具有知识的广度和学习的深度。
(三)结合技能维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技能
以教学内容为依托,让学生在应用实践中提高其跨文化交际技能。一方面学生可在课后阶段通过复述、讨论、演讲课文相关文化内容等活动提高其解释、关联技能。课后的复述、讨论、演讲等活动有利于检测学生对于课文中文化内容的理解程度,以锻炼其用多元的价值观解释不同文化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通过参与教师所设计的模拟情境的跨文化体验活动来提高发现、互动技能。模拟情境的跨文化体验活动可以是角色扮演、街头采访等形式,其目的在于带领学生在较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感受、体悟中国人在国外所会发生的“文化火花”,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发现、互动技能[9]。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中Unit 5“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为例,在课后的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然后自选角色,最后进行情景剧演绎。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文章内容,而且有利于学生用所学语言进行演绎。情景剧演绎活动在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体验感与实践性的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其跨文化交际技能。
(四)结合批判性文化意识维度,加深学生对文化差异的理解
结合批判性文化意识维度,教师采用多元的文化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差异的理解,帮助学生领会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文化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学会从跨文化的视角对文本进行讨论和挖掘。在文化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更多应作为构建情景的脚手架激发学生自主建构批判性文化思维的形成,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文化之间差异的教学活动,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秉持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世界文化,摒弃傲慢和偏见,打破传统的刻板印象,用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10]。例如,在《现代大学英语精读2》的Unit 5“A Quick Fix Society”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对比美式生活中“只求现在,不顾将来”“只求快速不求慢速”“只需肤浅,不求深刻”的生活态度与“放慢脚步,重新寻找生活乐趣”的生活理念,并让其通过辩论的方式呈现出他们对未来生活的选择,进而带领学生思考、探究和挖掘生活的真正意义所在,从而能够用一种批判性的生活态度走向未来。
基于Byra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模型,结合我国大学英语精读实际教学中的发现,可以给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意识上提供一些参考借鉴及实践指导,提升跨文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提升学生对于文化类文本解读的认知建构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阅读理解水平的提高与发展[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