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演进的经验与思考
2021-12-29吴萍,戈佳
吴 萍, 戈 佳
(辽宁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党的教育方针凝聚党和人民对教育事业的总体要求,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的基本原则,为教育目的的实现指明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实施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整。
一、党的教育方针演进的历史进程
党的教育方针的演进过程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进程大致同步,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一)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阶段(1949—1977年)
新中国成立时,为应对教育困境,党所面临的紧迫任务是改造旧教育,开创教育事业新局面。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提出了“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这阐明了新中国教育工作的任务和总方向。这些方针政策对于肃清旧教育的不良影响,新教育的建设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论述知识分子问题时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党和学校都有责任,“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3]。在此之后,各类大中小学开展了贯彻教育方针,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但由于片面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过多地组织师生参加各种生产劳动,使课堂教学和基础理论的学习受到很大冲击[4]。尽管“这种方针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有效方法,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次大革命”[5],但这个方针产生于“脱离实际、超越阶段”的主观主义盛行之时,党对领导社会主义教育缺乏实践经验,在教育方针落实过程中出现片面理解或教条化的错误,导致教育事业遭到破坏。“文化大革命”中,在这种“左”的错误方针指导下,教育事业更是出现严重的倒退。
(二)改革开放全面展开至深入推进阶段(1978年至21世纪初)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昭示着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中国社会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此之前,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使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得以恢复,教育事业开始走上正轨。与此相适应,党的教育方针也适时作出了调整。
1981年6月3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6]。这个教育方针是对“文化大革命”中否定知识、取消教育的“左”的错误的纠正,旨在扫除轻视教育和歧视知识分子的错误观念,肯定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1985年5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7]。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大规模准备各级各类合格人才。这些人才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7]。可以说,这些表述具有教育方针的性质,是党对国内、国际形势,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的准确把握。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与之相适应,必然要求教育体制进行相应改革。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素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8]的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至此,党的教育方针第一次用一句话涵盖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个方面的内容,与现阶段党的教育方针比较相似了。
21世纪初,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9]。这个教育方针的表述中除了将“美”纳入培养目标体系外,还多了一个内容:“为人民服务”。这个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领域的贯彻,体现了党始终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的崇高追求。
(三)改革开放深入推进至全面深化阶段(21世纪初至今)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提出高等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0]。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1]。这是党和国家第一次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的目标体系中,与“德智体美”并列提出,但目前仍未写入国家的教育方针。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再次提出教育要坚持“四为”方针,并且教育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2]。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从教育工作和教育改革顶层设计的角度出发,在党的教育方针中不断充实,逐渐完善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二、党的教育方针演进的基本经验
回顾党的教育方针演进的历史进程,我们发现,对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的回答,尽管不同阶段呈现不同表述方式,但是依然呈现出共性特征。
(一)善用发展思维,始终坚持与时俱进
中国共产党善用发展思维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与时俱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复兴需要的时代新人。教育方针就是为整个教育事业发展指明方向,它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而不断深化、不断丰富的。这种变化和深化在“培养什么人”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
新中国成立初期,德智体全面发展都被看成是教育的培养目标。1978 年中国选择打开国门,改革开放,中国人看到了一个别样的世界。这个世界得益于新技术革命,经济、教育和科技有了飞跃式发展。为了了解世界,缩短中国和世界的差距,发挥人才优势,加快社会主义建设,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3]35。教育培养的人才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中共十八大后,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更加复杂严峻,立足于当下世情国情,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2018年9月,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国家在每个历史阶段的具体奋斗目标不同,党的教育方针就必然随之不断变化,坚持与时俱进也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了。
(二)坚定政治方向,服务社会主义事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每一阶段提出的教育目标,始终强调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才,无论具体内容怎样变化,这一政治方向始终不变。
具体来说,教育方针坚定正确政治方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中国的教育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是毋庸置疑的。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围绕“人民教育”的普及这一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建设的中心工作,在改造旧中国教育的基础上,另起炉灶,建设“人民教育”。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致力于走出教育发展的重重困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建设进行积极探索;第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尽管教育方针内容在不同的时期表述略有不同,但它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基本原理,形成了党的教育方针的三个基本点:一是无产阶级的教育必须为广大无产阶级服务;二是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党的教育方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化,中国化。
(三)重视教劳结合,积极开展社会实践
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还是在改革开放时期,都坚持将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客观来说,毛泽东非常重视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58年在党的教育文献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方针就出现了[14]。但是由于某种原因,当时将是否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视为教育战线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路线斗争的表现。这与我们今天所说的教劳结合意义相去甚远。
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就明确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15]107。在这一时期党和国家不仅意识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重要性,而且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适用一切教育阶段的普遍原则。
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并且,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出指导意见。
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后则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说法[16]。这里的社会实践不同于以往对体力劳动的实践,而更多的是青年对社会上的其他领域或自己所要从事职位的一种经验积累。自此之后,对于青年人才的培养要求增加了社会实践这一要求,许多高校利用课余以及寒暑假期间组织青年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四)坚持“德育为先”,努力实现全面发展
不管党的教育方针呈现出怎样的阶段性变化,“培养什么人”的目标中,始终把培养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位,始终坚持“德育为先”,同时抓好智育,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把德育放在各项工作首位是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决定的。在个体的素质结构中,“德,才之帅也”,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统帅其他素质的作用。对于受教育者来说,仅有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才能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拥有健康的人生观、道德观,要拥有好的品质和习惯等,能为社会上的其他成员造福。党和国家深刻认识到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不论是哪个阶段的培养目标都将“德”字放在第一位,从精神文明的建设首先强调“思想道德素质”再强调“科学文化素质”,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再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都是如此。要先做到立“德”才能树好人,“德”若立不好则人也将难树,它直接关系到我国“培养什么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目标能否得到实现。因此,在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快速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要坚定优先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将一代代青少年培养成合格并且可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重视德育的同时,党和国家也注重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相互融合和协调发展。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这些文件的出台,表明党和国家在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对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迫切期待,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提出更高质量要求。
三、党的教育方针历史演进中的思考
(一)“四有”的内涵及使用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寄语青少年时使用了“四有”的概念。此后,“四有”在内涵以及适用群体方面都有了变化。
首先,内涵方面的变化。1980年5月26日邓小平同志给《中国少年报》杂志的题词中指出“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使他们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15]369。这是最早对“四有”新人的表述。1982年5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中,把邓小平的题词延伸为要培养青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强健体魄的新一代”[17]。1985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完整地提出了“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13]110。
其次,适用群体方面的变化。“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完整提出后,学校一直将其作为德育目标来贯彻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节选)中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18]。邓小平在讲话中还将“四有”目标扩展到党员干部和全体人民。1986年11月9日,邓小平在《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的讲话中指出“现在中国提出‘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13]190。1987年2月18日,《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的讲话中,“我们提出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13]205。1989年9月4日,《改革开放政策稳定,中国大有希望》的讲话中,“我们的目标是‘四有’”[13]318。
最后,将“四有”与“德智体美”并列表述,体现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份文件中。《决定》指出:“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四有”中的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是“德育”方面的内容,有文化是“智育”方面的内容。如果将二者并列,难免有重复之嫌。因此,后来党的教育方针中,没有将二者并列,只是提“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二)劳动教育实现目标与手段的统一
很长一段时间内,党和国家把“劳动教育”作为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手段和途径。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现阶段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第一次正式列入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系中,与“德智体美”并列。劳动教育由此实现目标与手段的统一。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首先,劳动教育作为目标,是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创造价值”,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想要兴旺发达就必须深植于劳动,劳动是人类一切生存发展的基础。十九大以来,我国进入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在这样一个全新的历史方位下,我国要想更加稳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就必须继续扎根于劳动,扎根于实践。随着社会条件的发展,劳动更多地是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而进行的各种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总和。青少年认识到劳动对民族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国家才有真未来。其次,劳动教育作为目标,是教育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的教育发展已经从注重速度规模向注重高质量发展转变,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结构,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改变以往片面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技能的掌握。我国要培养的青年人才必须能为社会主义国家所用,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劳动与社会实践的相关教育,深化青年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让社会主义的教育始终与时俱进,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优秀青年人才;最后,劳动教育作为目标,是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要。青少年一代埋头苦干、朝气蓬勃,国家才能充满活力与希望,因此,无论我国经济发展到何种地步,都不可忽视对青少年的劳动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谈到奋斗的重要性:“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等等,我们的青少年要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懂得奋斗的意义。将劳动教育放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就是要培养青年学会踏实坚守,用自己的双手双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由此可见,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过程中,只有始终按照目标与手段的统一性来贯彻落实劳动教育,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问题
教育方针一旦制定,随之而来的就是贯彻落实的问题,正所谓“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中,如何坚守教育初心,杜绝“教育搭台,经济唱戏”的短视行为值得认真思考。
首先,重塑教育观念。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和国家以及全国人民都意识到教育的极端重要性,但是意识到这种重要性的角度不同就决定了教育方针落实中的具体策略不同。利用教育资源为发展经济服务,把现有的教育资源当成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这是经济框架中的教育观念,把教育看成一种隶属经济的工具和手段,这是从教育外看教育,从非教育的立场上看教育。因为,从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来看发展经济只是促成社会发展的手段,所谓的社会发展进步,就是人类社会通过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通过教育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以社会进步最终衡量指标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各级教育部门党政机关及领导,要更新教育观念,从人类文明和民族进步的高度看待教育的重要性,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全面准确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其次,加强教育管理。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没变的情况下,教育兼有两种功能。第一个是手段功能:就是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为经济发展服务。第二个是目的功能:从总体上推进民族进步和人类文明。面对这两种功能,管理部门就有两种管理责任。尽管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发展纲领的特殊历史时期,发展经济是必须,但教育部门最应该明确的是解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问题,特别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比如入园难入园贵、择校热、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唯分数”“唯升学”问题仍未解决;还有一些机构打着教育的旗号,圈钱之后“跑路”,给学生和家长造成巨大损失,破坏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对此,要加强教育管理,加大教育改革力度,狠抓落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领域难题。对于“教育搭台,经济唱戏”的恶劣行为从严惩处,不让“一切向钱看”的功利化、短视化行为亵渎神圣的教育领域,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不受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