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城圈”建设背景下工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以通川经济开发区为例

2021-12-29孙世伟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5期
关键词:开发区园区经济

孙世伟,杨 超

(1.中共通川区委党校 教研室;2.达州市图书馆 采编部,四川 达州 635000)

2020年8月,达州市四届九次全会做出了关于融入“双城圈”建好“示范区”加快实现“两个定位”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决定,决定指出:要推动产业发展成链成群,打造现代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制造业“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增强工业经济新优势。狠抓工业发展是全面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工业挑大梁”部署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达州构筑川东北产业高地,加速构建“以城促产、以产兴城”的产城发展新格局的现实需要。2020年4月,通川区五届五次党代会确定了“一轴两翼七支点”的发展战略,报告指出:要充分依托环凤产业大道,串联辐射复兴、双龙及东岳等区域,紧盯“智能装备、数字经济、现代物流”等新兴业态,招引更多企业入驻发展。“工业强区”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经济开发区作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自邓小平同志提出兴办经济开发区以来,国家各级各类经济开发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通川区工业上突出发展食品、药品、建材等产业集群,逐渐形成了以冶金、建材、电力、煤炭、食品、医药为主导的六大产业体系,但工业发展资源依赖性强、工业布局不合理、粗放型生产等格局没有明显改变。2019年1月,四川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达州通川经济开发区,通川工业发展迈上了新的起点,如何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布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双城圈”建设背景下以通川经济开发区为例研究工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通川经济开发区概况

四川达州通川经济开发区,位于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是达州市、通川区“市区共建、以区为主”的园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通川区经济发展第一增长极。其前身是2008年4月经通川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达州市通川区工业集中区, 2015年10月,区政府批准将东岳、复兴片区一并纳入达州市通川区工业集中区建设管理。2018年2月被纳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9年1月25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四川达州通川经济开发区设立为省级开发区,规划用地覆盖复兴、东岳、魏兴三大片区,复兴片区范围东至凤舞社区,西至两路口村,南至孙家坪社区,北至板桥村;东岳片区范围东至有力村,西至山桥村,南至兴盛社区,北至丘林村;魏兴片区范围东至石庙村、西至友谊村、南至厂坝村、北至蒲家镇朱仙社区,行政管辖面积876.51hm2,可利用建设用地352.19hm2。

经济开发区以金属冶炼及加工、绿色食品加工、新型建材三大产业为主导,不断激发产业集群发展效应,逐渐形成了“一区三园、一园一主业”的基本格局。魏兴片区,以地奥天府药业、宏隆肉类制品为龙头,形成了食品医药两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基地。东岳片区,以双胞胎、金安杆塔等企业为龙头,成立了东岳新型工业集聚区,主要发展新材料、机器制造、电子科技等产业。复兴片区以金属冶炼加工、汽摩销售及配件生产为主导,成立了复兴现代商贸物流区。近年来,园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在250亿元左右,占全区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在75%以上,入驻企业23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户,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的60%以上。随着经济开发区入园企业的投产运营,其解决社会就业的作用也愈加明显,每年可吸纳从业人员2万余人。

2 通川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发展困境

2.1.1 整体竞争力不强。总体来看,当前,经济开发区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收入水平不高,整体竞争力较差。从产业分布来看,产业多集中在冶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领域,工业产品以原料产品、初级加工品为主,缺乏深层次加工。从产业关联度来看,产业链条短,各产业之间关联度不大,没有形成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也没有形成多产业交叉的边缘效应。从产品竞争力来看,产品附加值较低,缺乏竞争力,如食品、制药等产业普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2.1.2 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开发区已经制定了详细发展规划,对主导产业也有明确的定位,但当前经济开发区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新旧经济增长点“青黄不接”。以黑色金属冶炼、压延,煤炭开采、洗选,化学原料、制品制造为代表的传统重工业面临转型升级的难题。与此同时,虽然经济开发区逐步增强了对机械、电子、信息技术、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引进,但整体发展速度较慢,产业带动能力不强。

2.1.3 外部“虹吸效应”明显。成渝经济区在给经济开发区带来经济辐射的同时,也吸引经济开发区众多高层次、高质量的服务需求转向成都、重庆等地寻求服务供给,这样就减少了本地高端服务业的市场需求。在承接成渝产业转移方面,广安、内江等地距离两大核心城市更近,更具交通优势,相对减弱了经济开发区对成渝两地产业转移的吸引力。

2.2 基础设施短板

2.2.1 基础设施有缺口。近年来,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但设施承载力与需求之间缺口还很大,有些还很不完善。相对来说,魏兴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但是复兴、东岳等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却相对滞后,降低了园区经济的集聚、辐射和带动效应。

2.2.2 配套功能不完善。经济开发区内相关配套设施已逐步完善,但企业入驻程序还比较烦琐、“做多跑一次”百分比还较低,配套金融网点还较少。如东岳片区只有一家农村信用合作社金融机构,金融服务能力弱,已无法满足辖区企业日益增长的资金流服务需求。同时,所在区域无税务、工商等行政服务点,不能满足辖区企业政务服务需求。

2.2.3 场镇发展较滞后。随着产业园区企业的不断入驻,将极大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吸引外地群众务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但是所在地场镇规模小,大部分场镇规划发展滞后,配套设施、服务能力已不能满足企业激增的需求。场镇自身受财力限制,投入也严重不足,交通等基础设施逐渐老旧,外围软硬环境与园区建设发展需求已不相匹配。

2.3 集群环境软肋

2.3.1 产业集聚度较低。当前,经济开发区处于“筑巢引凤”的初级发展阶段,入园企业大都由开发区原有规模以上企业迁建集中,新引进企业多在加速推进当中,产业集聚还处在初始阶段。总体上看,企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弱,分工协作不明显,同时,决定开发区产业布局的优质企业也太少。

2.3.2 集群条件较不成熟。从国内外产业集群的经验来看,发展集群产业的必要条件是具有较长的产品或服务价值链、足够开阔的销售市场、浓厚的知识导向氛围。但从经济开发区实际情况来看,商品生产整体流程不是很复杂,整个价值链上所需的参与者不是很多,如食品加工。销售市场方面,经济开发区内机械、家居、建材等商品生产企业受物流成本约束较大,供给远大于当地需求,企业发展必然面临开拓市场的压力,受市场规模限制大量同类企业必然难以聚集。知识导向方面,园区内创新氛围还不浓,企业缺乏创新效益刺激,研发投入不足。当前,园区内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总共不足10家,知名商标不足40个,特别是驰名商标只有1个。近年来,经济开发区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不足2%;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年末实有企业比重不足5%;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重也只有20%左右,与高质量经济开发区构建还有很大差距。

2.3.3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不明确。三大主导产业已经明确下来,但围绕主导产业还未形成自己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产业集群的稳固发展倒金字塔格局不明显。

2.4 环保压力挑战

2.4.1 企业环保压力增大。当前经济开发区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在环境整治上进行了大量工作,但园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随着“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环保督查力度的加大,园区企业特别是重化工企业环保压力骤增。如东岳片区内国电达州发电有限公司,加大技术改造,投入超两亿元资金改造环保设备,但水、气、固体废物污染问题依然严峻。

2.4.2 交叉污染风险加剧。经济开发区内机械制造、新型材料、轻工电子、综合工业等竞相发展,企业集中建厂增加了行业交叉污染的风险。特别是化工企业不同气体排放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有害气体,如若对企业污染源处理不当,必将加大行业之间的交叉污染程度。如金安杆塔厂、天源实业公司投资兴建的乙炔生产项目,以及达卓强塑料、亚飞钢化玻璃建材等企业项目同属东岳片区,污染源合力增强。

2.4.3 周边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场镇废水管网污染、种养殖业污染、农业生产废弃物污染等问题比较突出,已成为影响开发区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调查显示,场镇污水收集管网老旧明显;农家乐、分散养殖场将废水、粪便未经任何无害化处理都直接排放或任意堆放现象较多。农业生产环境方面,化肥施用量大效率低,平均每公顷在550kg以上,利用效率只有35%左右;农村70%以上农作物秸秆未被有效利用,焚烧秸秆现象普遍;农用地膜残留污染也比较严重。

3 通川经济开发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加快新旧产能转换

3.1.1 强化政府引导作用。政府政策引导是开发区发展的初始动力,决定着产业布局和发展后劲。围绕“三大主业”功能定位, 把工业产业结构优化放在三次产业和城市发展的整体布局中统一规划,形成城市发展与园区产业互促提升的良性格局。优化入园标准并严格执行,注重资源、劳动力、交通、地理位置等区位因素的影响,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契机,在“双城圈”内找准定位,优化产业布局,协调周边,防止产业结构同质化的现象。

3.1.2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借助电子信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推动传统工业迭代,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以黑色金属冶炼、压延,煤炭开采、洗选,化学原料、制品制造为代表的传统重工业的转型升级,分层分类逐步取缔以原料产品、初级加工品为主的低端产业链条,引进“智能制造”深层次加工生产线,增加产品附加值。积极承接重庆等地优势产业转移,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引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1.3 深化外部联动效益。以达州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契机,发展互补型经济,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加强企业、产业以及区域间的竞争和合作,形成区域经济特色,在更大范围内促进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补发展。鼓励园区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加强与域外产业链关系紧密的高端企业联系,实现“域内与域外相结合”的横向合作模式,通过探索建立跨空间、跨领域的更高层面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快产业园区同步发展。

3.2 提升服务保障,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3.2.1 开拓资金渠道来源。开发区建设,归根结底取决于资金,仅靠政府投入远远不够,开拓资金渠道势在必行。在持续搞好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向上争取财政资金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直接投资,如发展各类投资基金、充分发挥证券市场融资功能、扩大政府债券规模及种类,积极探索新型融资方式,如推进BOT(“建设-运营-移交”)、BOO(“建设-拥有-经营”)、BOOT(“建设-拥有-运营-移交”)、TOT(“转让-运营-移交”)等融资方式。鼓励企业投资、社会融资,构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设施建设、营运、管理的市场化格局,不断完善电力、给排水、供气、信息网络、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满足企业生产生活需求。

3.2.2 加速构建服务型政府。加快“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减少审批事项、提高办事效率,不断改善政务服务环境。瞄准企业发展瓶颈制约,全面推行代办服务,帮助解决融资难、用地难、手续办理难等实际困难,持续提高“最多跑一次”百分比。搭建交流服务平台,把行业交流、中介服务、行业监管等统一纳入,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强化政策措施的落地执行,做到政策不截留、措施不变形,加强政策落实的协调性,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

3.2.3 探索“区镇联动”共建模式。开发区与辖区乡镇只有共建共享,才能相互促进。加强与所在地政府的整体规划,通过“区镇联动”加速开发区与周边区域发展融合,以大公司为依托,将开发区的作用辐射到农村,实现资源整合。统筹推进园区、乡镇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医疗、金融、餐饮、娱乐、治安等设施配套,使员工真正实现工作在园区、居住在小区、生活在社区。如以东岳镇农村改城市社区为契机,区镇联动筹划引进如工行、农行等营业网点,为企业入驻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3.3 营造集群氛围,进一步壮大产业集群规模

3.3.1 延长产业价值链条。大力推进基于“三大主业”的价值链重构和价值创造环节再造,促进工艺流程、产品、功能和链条升级。大力开发、引进先进技术,改造升级产业链。将不符合发展要求的装备坚决予以淘汰,以前瞻性思维,引导园区企业未来发展定位和产品格局。通过引进新项目,拓展延伸产业链。以园区现有优势为依托,积极吸引行业领军企业和龙头企业的入驻,以龙头企业的战略带动作用构建园区产业新格局,实现园区产业结构的实质性升级调整。同时,吸引具有技术、市场和管理优势的中小企业入驻,实现企业集聚,从而补充和完善产业链条。

3.3.2 激发创新驱动活力。加快园区产学研联动平台和科技成果孵化器等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出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转型升级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对创新资源的市场配置能力。鼓励和引导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技术合作交流活动,可重点抓好一批产学研示范企业的培育和成果转化项目,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探索高端人才与本地产业共生发展新路径,链接国内外“高、精、尖、缺”行业领军人才,搭建与高校、院所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北部湾、“双城圈”等先进地区交流合作平台,鼓励重点企业采取兼职聘用、联合攻关、项目合作等方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3.3.3 探寻集群发展模式。综合考虑开发区产业基础、产业特性、区位条件、历史渊源、市场发展等多元因素,确定开发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围绕“三大主业”,形成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共生协作的金字塔形集群结构,让具有基础性地位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具备研发、营销、战略决策等功能的中等规模企业以及决定开发区整体格局的龙头企业协调发展,最终形成分工有序、相互协作、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围绕开发区核心企业探寻企业间合作模式,激发产业关联和互动的创新氛围,不断引导经济开发区发展向集群层次提升。

3.4 夯实环境基础,进一步凸显社会生态效益

3.4.1 营造全民参与氛围。环境保护事关全民,不只涉及企业与开发区。要加大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增强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社会使命感。督促企业树立正确的经济伦理观,使环境成本由原来企业运营的“良心成本”变为最基本的“要素成本”。加强政府部门环保监管的责任感,将清洁生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环保指标纳入部门绿色政绩考核。同时提高社会组织对环保事业的参与度,实现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民众协同配合的格局。

3.4.2 完善环评监管机制。探索建立不同产业、不同行业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评估指标体系,并进行不定期监测,强化企业产生、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的全过程监管。实行园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引入第三方专业监测机构,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发动社会力量,构建环保系统环境监测和社会环境检测共同发展新格局。将环保评估作为企业入园的硬性指标,做到污染物处置、环境风险防范和事故应急等设施与园区同步规划、同步运行。

3.4.3 构建循环共生网络。构建发展循环经济共生网络,加强基础设施保障建设,提高污水系统管网处理能力,提高园区环境承载能力。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企业环保提升,发展循环产业,推进高耗能耗水行业节能节水,高污染行业技术改造,实现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园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改造提升,重点实施污水收集处理、重点河道清水、工业污染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工程,全面提升园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整体形象,加速形成居民企业宜居宜产共建共享格局。

猜你喜欢

开发区园区经济
松木岛化工产业开发区
松木岛化工产业开发区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国办发文部署开发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