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蒋勋《黄公望绘富春山居图卷》
——围绕美术核心素养的一堂“美术阅读课”

2021-12-29张小珺

科学咨询 2021年24期
关键词:科学化

张小珺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 江苏无锡 214177)

美术学科涉及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储备和运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初中美术教材安排的内容多,学校安排的课时却很少,面面俱到如蜻蜓点水,难以深入,何谈培养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学意义不大。阅读是通过读一篇文章、一本书,运用其间语言文字、视觉图像、符号公式等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阅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让你发现,你读过的那些知识和图像,已经藏在自己的灵魂里了。于是笔者围绕校本化教材尝试了一堂“美术阅读课”,解决了教材内容“深度”和“广度”之间的一些矛盾,并让这“深度”和“广度”的知识变得更为深刻。这堂美术阅读课以赏析八年级上册第一课“中国山水画”,读蒋勋《黄公望绘富春山居图卷》为例。

接下来,我们从挖掘阅读的核心知识、选择阅读的美术书籍、铺垫阅读的知识储备、创生阅读的方式方法四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挖掘阅读的核心知识

我们翻开八年级上册,第一课“中国山水画”中,古代涉及展子虔、李思训、范宽、米友仁、马远、夏圭、赵孟頫、黄公望、倪瓒、文征明、龚贤、石涛等画家的山水画作品,现代涉及黄宾虹、李可染、傅抱石、关山月的山水画作品,提炼出提升美术核心素养的核心知识点,本课从设色到青绿到水墨到浅绛到泼墨的技法表现;笔法(主要是皴法)、墨法(主要是墨分五色、干湿浓淡)与文化发展情境;高远、深远、平远、之“字”、全景式的构图形式、自然意趣到山水寄情到赞叹山河壮丽的表达,全部讲解赏析课时不够,选择一件或数件作品重点赏析,争取以“点”带“面”理解全面知识是最科学的方法。

“重点作品放在什么作品上?”,再次梳理核心知识点之后,笔者认为承载核心知识最全面、最有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山水画作品是元四家之首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这张作品代表着中国山水画长卷美学发展过程中巅峰之作,影响力大;是用来与青绿山水、设色山水、水墨山水、泼墨山水、浅绛山水作比较教学最合适的作品;画面笔法、墨法表现多样,浓淡干湿、温润苍劲并存;诗书画印齐全,山水寄情,书画同源,文人画情趣格调最高。重点赏析的作品,落在《富春山居图》无疑最合适。

二、选择阅读的美术书籍

重点赏析、深入赏析《富春山居图》,老师必须拥有相关的更加丰厚、广博的知识体量,自然就需要做一个全面深入的先行阅读,为了确保重点美术作品教学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美术老师需要先行阅读很多相关的美术书籍。

就《富春山居图》,我读过很多版本,印象最深的是向斯《解密富春山居图》、楼秋华的《富春山居图真伪》、 陈艳《解密.富春山居图》、蒋勋《黄公望绘富春山居图卷》。其中,向斯的这本书从黄公望其人、创作背景、劫后余生、沈周哭临、乾隆鉴赏、真相大白、传奇命运、附章等七个大章节三十八个小节,讲得很详尽,但历史性、故事性叙述多于核心技法的分析,繁琐又不能一目了然理解核心知识;楼秋华的书梳理了相关绘画发展脉络,是鉴于专家级鉴别的学理探究,对于学生来讲,过于学术化,太深奥,不适合;陈艳的书过多侧重于技法分析,是专业级别的临摹佳册,不适合学生普及性阅读;相比较蒋勋的这本书,文笔清丽流畅、兼于感性与理性之间,相关美术核心知识和技能的深度、难度恰当,五个章节阐述明白无碍,再横向比较其他几本书籍,想要传授的核心知识点也没有原则性的出入,很适合推荐给学生作为现阶段美术阅读的书籍。

三、铺垫阅读的知识储备

翻开蒋勋《黄公望绘富春山居图卷》,前四章节偏向于知识性的叙述,第五章则偏重技能,我们这堂课只有45分钟,要让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通过阅读比较深入理解这幅作品,老师必须对每一章节的知识点进行分析,以便正式进入阅读的时候,让有些理解性的知识有前后的逻辑关联、或是对新的知识点理解有帮助的学生感兴趣话题的研究、或是由“浅”入“深”导向中“浅”知识的先行梳理。

比如,《富春山居图》中黄公望画风之前受五代董源、南宋马远、夏圭,元赵孟 的影响,之后同时代包括自己在内元四家之间互相影响,之后又影响了明代文征明、董其昌、石涛等,那么在阅读之前,这些画家的时代、绘画风格及作品在阅读之前在前后逻辑关系上要有所铺垫。

再比如,蒋勋《黄公望绘富春山居图卷》中第一章——“富春江的故事——渔、樵、隐逸”,里面涉及感受与富春山、富春江产生审美通感的众多文人的诗词作品,课上品读,会有很好的效果,选择哪一篇合适呢?老师必须斟酌,南朝梁吴均《与宋元思书》,也是八年级语文上册接下来要学的,美术阅读不可能引导学生向语文课学习一般去理解,且篇幅较长,不适合,但可以在这节美术阅读课之后作一个拓展式引导;李白是同学们熟悉的诗人,但文人心事叙述多于风景描绘,与《富春山居图》画面形感融合度不够;苏轼的《行香子——过七里濑》,重在写景,朗读起来韵感更美,难度不大,又能切实领悟到山水绵延,时光推移、人生感怀的迁变,学生没有阅读困难,兴趣会更高,自然更为合适。

再比如,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中有关技法赏析中,拿“皴”这一技法来讲,要理解他所用的“披麻皴”,那么我们不仅要在前一节课梳理出董源的“披麻皴”,还要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皴法”用于阅读课上对比阅读,像米家父子的“米点皴”、范宽的“雨点皴”、或者“斧劈皴”“解索皴”等等,还有水墨山水之前的“空勾无皴” 的“设色山水”“青绿山水”,或是之后倪瓒的“折带皴”、戴进以“势”为主的“点皴、线皴、面皴”的结合等等,有了这样的知识铺垫 ,学生才可以有足够“浅”到“深”知识的思考素材和思考的条件。

用于铺垫的阅读的知识储备,要么在之前用一节课,先行简单了解性呈现,要么老师在这堂阅读课之前的课余要有教学方法上的深入思考和预设,对于比较抽象的技能性知识点,必要时要有一目了然的作品展示或是示范性课徒稿的绘制,用于阅读课上的品读、对比、释疑和拓展。而这堂课方法上均有涉猎。

四、创生阅读的方式方法

既然是阅读课,阅读的方式方法是重点,确切地说,这堂课老师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带着学生用45分读完蒋勋的《黄公望绘富春山居图卷》,并且通过阅读,使相关美术核心素养的知识点更深入、更全面、有补充也有拓展。接下来,笔者从阅读方式和阅读方法两方面展开。

(一)阅读方式。

简单讲,有略读和精读两种。略读只要求略观大意,知道内容梗概就可以了,目的是为了迅速掌握文章的大意和纲目,不作高要求,略读着眼于广度,在于扩展眼界,扩大知识面,加快积累的速度。精读是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选择重要的章节或段落研读,精读着眼于深度,目的在于透彻理解核心知识点,提高吸收知识能量。

蒋勋《黄公望绘富春山居图卷》五个章节,其实无论逻辑上,还是核心知识呈现上,就目录本身就很明晰。于是,老师先引导同学们通过略读目录,了解文章叙述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然后就每一章节目录提示,将学生最大注意点放在重点的学科核心知识所在的第五章,也就是需要接下来精读的重要章节,当然这个过程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核心章节与其他章节的整体关联,用于阅读用时、精力、能力的把控;既然是读书,每一章节都有阅读它的必要性,接下来就是要引导学生走进每一章节,对于每一章节,遇到不重要的,无关核心素养的,可以直接“跳过去”,对于每一章节所呈现的必要的核心知识,则停下来重点阅读。比如,第二章目录——“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跋尾题记”,涉及作品卷末画家本人亲自写的跋尾、大画家沈周的跋尾、之后还有文彭的、董其昌的、邹之麟等等落下的跋尾题记,一一解读当然是不可行,也不必要,所以这一章精读落在画家本人的跋尾,因为这对于了解作品、了解画家所蕴含的文人情怀、人生态度密切相关。再比如第五章目录——“文本《富春山居图》——长卷六段构图”,虽然这是承载核心知识最重要的章节,但六段构图一一分析也是不可能的,笔者在整体略读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研读第一段构图、第三段构图、第六段构图。第一段构图《剩山图》,因为首先它是开头一段,一是乐章的序曲;二是浙江美术馆独立收藏的一部分,有特殊的意义,三是用墨,通透的淡墨间以醒目的浓墨“矾头”“苔点”“坡脚”或是“树干”,堪称完美;四是构图特色,连着接下来台北故宫博物馆收藏后端六百三十九点九厘米,有一个完整性的对比。第三段构图《云山苍苍、江水泱泱》,这一段视点远近相推,俯视、仰视、平视相间,空间变化丰富,散点透视特征明显;另外这一段墨色减少,笔法凸显,由圆浑敦厚转向劲挺苍茫;还有,渔者、隐逸者遥遥相望,诉说着一条河流在历史里的故事,隐藏着很强的文人情怀。第六段构图《余音袅袅》,这一段笔墨极少,一带远山,构图上空旷深远,乐章到了尾声,与第一段对比强烈,有始有终,阅读便有了完整性。

确定了精读的章节或段落,如何精读呢?笔者这样总结:第一,精读必须是详读。比如黄公望的跋尾,老师便是引导逐字逐句地朗读和解析;第二,精读必须有思考, 之前有了一节课的储备知识的铺垫,那么老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就这些知识分析思考,得出结论,比如复习马远、夏圭、赵孟頫等的作品构图,对比《富春山居图》第六段的构图,提出思考问题,黄公望向他们学习了什么?最后得出南宋画家“一角半边”到“空白”的传承和发展;第三,精读必须质疑,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带着疑问去读书,或是带着原有经验去质疑。比如,老师提出时间(季节不同)的质疑,引导赏读第一段和第三段,引导学生从表现方法上(墨色笔法)分析应证质疑。再比如,老师提出疑问,黄公望也受到青绿山水的技法影响,学生原有知识储备似乎有疑义,那老师再通过细化墨色分析《富春山居图》中浅绛的墨色运用,综合得出结论,确实有一定影响;第四,精读要求抓住核心知识,探讨前后引导学生学会提炼出关键词,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总结收获,让知识点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二)阅读方法

关于阅读方法,笔者从应境朗读、快速默读、对比视读展开叙述。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它更容易让学生集中精力倾听和理解,产生审美通感。比如第一章——“富春江的故事——渔、樵、隐逸”中,苏轼的《行香子——过七里濑》,笔者便是通过老师应境的领读,全班同学的应境齐声朗诵展开,接下来老师抛出问题,学生针对性朗读答疑。强调应境式情感的朗读,让文字与美术作品产生审美的通感,效果很好!

默读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只阅不读,可以阅其所想阅,有思考回旋之地,兴趣点和核心知识经过整合后快速呈现。比如,第四章——“问卿‘火殉’——爱根未割”,我印发了这一章节全部内容,老师抓住本章核心,提几个问题(关于问卿的痴爱表现、火熏的另一件作品或是火熏结果),让学生用三分钟快速默读一篇,回答问题就解决了。再比如,将乾隆皇帝生判伪作那第一段上的长跋默读之前,老师提问,那几句说明乾隆的自负呢?学生自然只阅其所阅,找出“此卷笔力苶弱,其为赝鼎无疑”便可。

视读是图形符号直接通过大脑反应,核心知识点呈现更快,更整体,是赏析美术作品的必不可少的阅读方式,再通过对比方式引导,科学有效。视图阅读很容易理解,那么对比视读又是怎样的呢?本课对比阅读用到这样几种方式,一是先学知识图片和本文图片的对比,比如之前一节课讲过的董源《潇湘图》、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与《富春山居图》全卷的阅读,为了直观性,PPT结合等大高清复印本,从笔墨法、设色、构图上作对比;二是《富春山居图》局部六段构图之间的对比,每一段局部(PPT高清)与整体全卷的对比,更直观立体地理解作品的构图、时间、笔墨和情怀;三是听读与视读对比,书中本来就图文并茂,挑选重要章节的文字朗读,比如,阅读第五章第三段构图,老师翻开书第91页,从“《富春山居图》第三段连绵一带大山,……渔、樵、隐逸,元人山水本来都以此为主题,黄公望更是把富春江两千年来的故事一一写入图画”开始读,学生听读视读同步体验:四是老师课徒示范与作品全卷对比阅读,比如披麻皴的长短、干湿、浓破淡的过程与效果等等,直接阅读抽象,很难理解,过程性课徒稿对比结合,一目了然。

这堂美术阅读课,将培养学生如何选择相关美术书籍、如何储备关联知识、略读什么、精读什么、怎么读的能力作为显性目标,把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能力作为隐性目标。这样的美术阅读值得其他合适的美术教学内容的再尝试,如果有一系列经验积淀,那么老师可以总结出更为系统全面的阅读类教学设计的模板,从美术阅读起点(学生学情、教学内容的前承和后起)、美术阅读重点、难点(围绕核心的教学目标选择的略读与精读)、美术阅读的环节(核心知识台阶式构建或是并列式的构建与阅读书籍的目录)、美术阅读的内容(相应核心知识和视读图片的选择)、阅读方法(常规叙述式朗读、默读或对比式视读)、阅读结果(检测性回顾)、阅读拓展(相应阅读环节由于时间原因无法读完全、或是相关知识其他美术书籍的拓展)、阅读能力(拓展式应证)等等。这对老师引导阅读前的深度阅读、阅读预设、阅读思考的能力,课堂上引导阅读的由目录提炼而来的组织架构、调控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需要不断尝试和优化。

如果教会了学生阅读的方法之后,他们能在课余自觉去挑选自己喜欢的美术书籍阅读,并养成阅读的习惯,那么我们这样的教学尝试就是值得的。这堂阅读课,对相同教学状态下,正在为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的美术老师们提供一个参照,然后希望能一起研究,在此基础上衍生成更科学、更有效的阅读方法。

猜你喜欢

科学化
流翔高钙,实现葡萄科学化管理助农增收
透明化、科学化和可预期
浅谈基层博物馆文物库房的科学化管理
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科学化的历史演进与经验启示
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机制科学化水平研究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措施分析
增强党章意识保持党的纯洁性 提高党内民主建设的科学化
突出“三个重点”工作 不断提高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
关于党的建设科学化问题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