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混合所有制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模式研究

2021-12-29王坤明

科学咨询 2021年36期
关键词:所有制校企基地

王坤明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学发展需要,高校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的提升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应当注重创新教育机制,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职业素。[1]校企混合所有制就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在该理念的支持下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能够发挥多方面的作用,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创造更多条件,使得他们未来更好地走向社会。

一、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的作用

(一)契合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

在全民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要积极地响应时代号召,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优质平台的支持,校企混合所有制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的作用就在于此,其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便利。在教育基地,学生可以全程参与到各项项目活动中,不同学会之间的思维不断交流碰撞,这对于启迪学生思想,提升其创新能力也有着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校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与企业构建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实施提供有效的指导,这样创新创业教育才能永葆活力。[2]此外,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的建设不能凭空而来,其需要结合青年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向学生们传授创新创业的基本思路,这样才能为后期教学工作的实施做好准备工作。

(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其对于学生多个领域能力的提升都有着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说,在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成功建立之后,学校可能会承接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项目,而学生则是完成这些项目的主力军,部分项目可能无法由某一个人独立完成,其必须要由多个学生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将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教育的内容也将会因此发生转变。如在过去教学基本上围绕学生的专业学科开展的,但是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学生能力时注重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中对通识教育的关注度大幅度提升,教育对于实践性的关注度更高。[3]相对于传统教学来说,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教育教学工作也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需求。在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成功建设之后,学生的学习不再只是单纯的局限于课堂之上,学生在学习上拥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其可以根据自身的主观意识,自主的探究知识,在实践过程中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个人能力也将得到更好的延伸。

二、校企混合所有制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的优势

(一)有助于吸纳社会资源

混合所有制的原则和方式,决定了其可以实现多种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共同作用。混合所有制有助于经济的发展,其是公有制的补充形式。当前,混合所有制不只是在企业中深度渗入,在教育领域也有所发展。校企混合所有制相较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来说,其突出性优势就在于可以提升资本的利用效果,不同经济体彼此之间能够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可以帮助学校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源。在教育基地建设过程中,混合所有制实现了投资、产权配置的多元化,其有效地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有助于推进校企的共同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之所以愿意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发展校企混合所有制,就是为了在企业中发掘更多优质人才,而对于学校来说,其与企业达成合作,则可以为自身发展谋求更多资金,所以说校企合作混合所有制是双赢发展的表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而学校的经费是有限的,尤其是对于公办学校来说,政府每年下拨的资金主要是用于常规教学的,学校体制上的规定增加了创新教育基地建设的难度。[4]此时,如果学校能够积极地与企业合作,则可以为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的建设提供充裕的资金,这样也能够实现产学结构和治理主体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成功建设之后,可以培养更多优质的具有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则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充分吸纳人才,而对于高校来说,优质人才的培养,高就业率则可以帮助学校塑造良好的口碑,对于学校未来的招生也有着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有助于实现市场化机制

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够为社会做贡献,展现自身的能力和价值。而学校落实校企混合所有制也需要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各项资源配置,市场化机制高效运行对于学校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也有着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校企混合所有制的实施能够运用更加灵活的运行方式,降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的运行成本,促使创新创业期间诞生的一系列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展现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和价值。

(四)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不论如何发展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对于优质人才来说,其所需要具备的能力是多元的,其中创新创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其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发展高度。学校与企业合作,可以尝试应用工学相结合的方式,借助混合所有制建立教育基地,这样做可以解决学校自身教育基地建设经费不足、教学设备落后以及双师型招聘困难等多方面的问题。而且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在设置课程内容时也可以紧跟时代和市场发展需要,进而使得教育培养目标更加清晰明确,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则可以更好的结合企业的需要,这样做的优势在于人才培养质量将会得到有效的提升。混合所有制可以实现校企的深度融合,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得以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而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三、混合所有制创新创新教育基地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政策方面的支持

当前,校企混合所有制教育基地建设存在的突出性问题之一就在于缺乏政策方面的支持。校企采用混合所有制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的原因就是因为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自身发展的问题,针对校企合作以及其他教学工作实施究竟应当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如何有效地落实现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政策方面往往缺乏明确的指导。为了自身更好的发展建设,学校不得不依靠企业的力量解决自身在发展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当前,我国政府虽然对于校企混合所有制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的建设关注度比较高,同时积极鼓励相关工作的实施,但是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支持则十分有限,教育基地的发展存在有多方面的制约条件。

(二)校企合作共赢障碍重重

学校与企业构建合作关系,本质上就是为了双方的共赢,但是要想实现彼此共赢也绝非易事。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学校和企业隶属于不同的行业,其管理部门不同,经营发展中的目标追求也不同,学校教育属于公益性事业,其工作开展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社会培养优质人才,进而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其所追求的始终是经济效益,其之所以愿意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也是为了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其合作盈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扩大企业的影响力,提高企业知名度,使得更多学生了解企业,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5]另外一方面,校企合作混合所有制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成功建设可以帮助学校培养更多优质的人才,而企业在与学校合作时也可以签订相关条约,比如说,在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学校的学生,在毕业或者是实习期间必须要在企业内工作1~2年,这样的话企业也能够吸纳更多优质的人才。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相关工作的实施却可谓是困难重重。因为学校和企业在利益追求上存在有巨大的差异,而且学生存在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学生在实习或者是就业时有了更好的选择,可以就会对学校安排的企业存在排斥心理。同时,学校与企业隶属于不同的行业,管理部门不同,其深层次融合发展难度增大。比如说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可能会对教育基地的发展进行一定的行政干预,这样企业或者是学校就无法实现独立决策,企业的经济效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参与校企混合所有制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的积极性。

(三)运行机制存在制约

校企混合所有制下二者共同努力建设的教育基地,由于机制上的制约使得基地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存在有多种障碍。如基地建设经费来源比较单一,资金的主要提供者就是企业,一旦企业的合作积极性降低或者是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资金周转不足都有可能会影响基地建设经费投入效果。因此可能导致创新成果始终只是纸上谈兵,理论技术知识难以在短期内快速变现,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基地的前期发展虽然比较理想,但是后期发展却缺乏动力。同时校企共建合作创设的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本身的经营模式也存在有一定的缺陷,如彼此目标追求不一致,而且学生的技术研发能力也有所欠缺,无法有效的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此外,基地运行成本、运行人员条件水平等也是限制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良性发展建设的重要原因。

四、校企混合所有制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发展措施

(一)做好混合所有制条件下的法人治理结构

混合所有制下的校企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成功之后,要想保证基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使得企业与学校合作共赢,那么就需要对配套的治理结构予以优化。混合所有制条件下存在有多种主体,同时投资也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因此为了保证各项资金都得到有效地运用,各个主体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就必须要做好产权结构配置优化工作。在具体的优化配置过程中,需要结合基地的实际情况,消除现有行政管理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消除二者之间存在的壁垒,尽可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使得他们能够齐心协力为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的建设出谋划策。

(二)优化混合所有制下的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混合所有制下的教育基地建设,必须要运用市场化的运行模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市场化的运行模式可以将更多资源以及机制融入到基地建设工作之中,为相关工作的实施提供有效指导。同时,多种投资主体还可以对产权结构进行优化配置,保证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同时基地运行期间还应当积极地结合市场机制,建立相关的准则和推出机制,进而吸引更多优质资源,使得基地各项工作能够更好地实施下去。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校企混合所有制创新创新教育基地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与素养,使他们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就业发展。学生是基地的主体所在,如果他们在基地学习过程中认为自己学习不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自我能力提升水平有限,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将会大幅度下降,这样对于基地的发展也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基于这样的原因,笔者认为在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过程中,还需要想办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基地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在基地中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创新创业方面知识,提升自我的能力,为自身未来的发展积蓄力量。

五、结束语

总之,当前校企混合所有制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的建设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相关工作实施期间,学校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办学情况,学生知识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校企混合所有制的作用,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发展的机会,在实践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所有制校企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我的基地我的连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医院:到底走多远?
校企合作五反思
所有制结构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所有制政策的演变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