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本视角下高职德育教育工作困境与突围策略
2021-12-29朱娅晶
温 赟 朱娅晶
(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常州 213000)
高职院校以培养更多的专业性人才为导向,其与社会紧密衔接。现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要始终秉持德育优先的原则,优化育人指标,使职业教育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2-5]现阶段高职院校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德育教育尤为重要,能够使更多学生更加客观地评价自身的能力,于其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也有积极意义。现阶段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高职德育教育中为各个教育工作者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本文重点探究基于人本视角下高职德育教育工作困境与突围策略,希望能为更多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一、人本教育的概念
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就提出了人本教育的相关理念,其主张恢复人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核心,培养完整的人,并帮助其塑造完美的人格。该时期的教育过程中,人本教育为主流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也有相应调整。相关学校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恢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学作为引导学生思考专业知识的过程,注重其潜力的激发。[6]各个院校要毫无保留地贯彻人本理念,为学生创设各其学习的自由的心理氛围。在当时人本理念的提出惊动了整个教育界,虽然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但其很多优点是可以借鉴的。人本教育是在本世纪初流入我国的,其为我国各个院校的教育工作明确了方向,同时还主张恢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当前国内的教育理论来说,这是目前要走的必然之路,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完整的人。[7-9]所谓完整的人不仅是身体上的完整,而且还是心灵的完整以及精神世界的富足,达到内在与在外的和谐统一。目前来看,人本教育被多个高校应用,且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对于学生的成长有重要作用,也能培养其创新意识。与此同时,多个教育机构还将人本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旨在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弥补行业发展过程中人才短缺的漏洞。
二、当前高职德育教学陷入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德育阵地狭隘
高职院校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其在学生个人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来看,高职院校主要通过思政教育实现人本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统一。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基于人本视角下的德育教育被局限于课堂上,德育阵地总体上体现出狭隘的特征,不利于德育教育的高效渗透。[8]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不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使德育教育走向了误区,不利于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德育活动单一
目前来看,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未设置主题式活动,形式单一,不利于激发高职学生的参与形式,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育教育效果。现阶段高职德育教育总体上呈现程式化特征,在活动设置方面也缺乏活力,未体现与时俱进的原则,不利于德育教育的全局辐射,也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使德育教育陷入困境。
(三)德育氛围缺失
氛围对学生的思想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能够达到推波助澜的效果。从德育的落脚点来看,其着眼于学生的思想与心灵,只有在特定的氛围下才能“释放”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内心交流,激发其内驱动力。目前来看,部分高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忽视了环境建设,未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建立有机结合,使高职德育缺失人文内涵。[10]
(四)激励机制不全
有效的激励能够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德育观,其具有思想导向作用。可以说,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学生内在驱动力,促进其良好品格的培养。目前来看,部分教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未将激励机制放到重要位置,往往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使整个评价模式比较刚性化。从一定角度来看,这种刚性化的制度虽然能从一定控制学生的行为,但不能使德育内化为学生的自我需求。[11-12]对此,高职院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引入科学的激励机制,实现德育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三、基于人本视角的高职德育困境突围
(一)从学生认知入手,拓宽德育教育阵地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从学生认知入手,进一步拓宽德育教育阵地,能够提升德育教育效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要秉持人本理念,尊重作品的认知规律,在此基础上搭建特殊的教育平台,并依托互联网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可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第一,平台建设。高职院校可搭建德育教育网络平台,在官方网站首页引入德育教育模块,提高学生的重视力度。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可将“德育之星”的相关事例放到该平台上,使全体师生加强对德育教育的关注力度。第二,创设移动化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也逐渐普及,几乎人手一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可搭建移动化平台,开展微德育教育活动,使学生以自己熟悉的方式认识德育,并参与到相关互动过程中,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教育,提升德育教育的渗透力,使其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二)从时事生活入手,丰富德育教育活动
德育教育需依托特定的活动,高职院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可丰富德育教育活动形式,融入时代元素,可引入时事让学生辩论,丰富德育内容。例如,高职院校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可结合当代的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如疫情防控期间的抗疫人,国家领导人、医护人员、运输队伍以及各类基层干部等,拓宽德育教育范围。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可引入“中国梦”“十九大”等相关内容,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此外,教师还可从生活这个角度入手,渗透生活因子,选择贴近生活的案例,开展相关的主题班会,如“我心目中的英雄”,让学生介绍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并谈谈其身上的品格。
(三)从校园文化入手,助推德育教育工作
校园文化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可以说,德育教育也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对学生的思想有潜移默化地影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工作者可从校园文化入手,进一步丰富德育教育的表现形式,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落实:第一,高职院校可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渗透德育因子,可组织学生制作相应的板报,并评选最优作品,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常态。第二,组织各个社团,借助学生之力,助推德育教育工作。高职院校可鼓励学生建立不同的俱乐部,并渗透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组织学生参与相关俱乐部,使德育教育升温。
(四)从激励机制入手,实现德育教育辐射
激励机制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利于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效性。高职院校在激励机制完善过程中可以从榜样入手。榜样有一定的带头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从榜样精神入手,评选时代榜样能够实现德育教育的全局辐射。客观来讲,榜样具有无穷的力量,高职院校在开展相关教学中要树立榜样典型,放大激励机制效应,提升学生的德育自觉性。例如,高职院校可评选时代榜样,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榜样,并学习其良好的品格,争做他人的榜样。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设置学生榜样,鼓励学生参与榜样投票工作中,激励学生进行自我德育教育,从而提升高职院校德育影响力。
四、结束语
目前来看,高职德育教育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落实德育教育能够促进学生个人发展。对此,高职院校要立足于人本理念,采取必要的措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完整的人。